南方發現神祕大墓,墓室構建非同凡響,專家說此墓是消失的帝王陵

公元1402年朱棣打著“靖難”旗號起兵反抗朝廷。攻入南京時皇宮一片火海,混亂中建文帝朱允炆不知所終。此後,六百多年間,史學家一直在苦苦尋覓著建文帝的下落,可是卻毫無結果。此事也被稱為明史第一謎案。

南方發現神秘大墓,墓室構建非同凡響,專家說此墓是消失的帝王陵

關於建文帝的下落史學界曾有“自焚說”、“落髮為僧說”、“隱居說”和“流落海外說”等多種說法,但尚無定論。關於建文帝后葬身何處更是眾說紛紜。

人們發現了疑似建文帝的陵墓多達五十多座。哪一座才是真正的建文帝的陵墓呢?人們為此爭論不休。

這種爭論至2008年福建寧德上金貝村一座神秘大墓的發現而有所緩和。人們普遍認為這就是消失了六百多年的建文帝之墓。一時間,上金貝古墓名聲大噪。

南方發現神秘大墓,墓室構建非同凡響,專家說此墓是消失的帝王陵

這座古墓是當地的人們在規劃旅遊路線時發現的。古墓格局獨特,從內到外被分成了舍利塔、拜亭和墓坪三大部分。

整座墓佔地近200平方米。墓前石柱高約4--5米,墓壁旁邊牆頭上的雲紋龍頭石雕氣勢恢弘,精緻豪華的構建絕非一般人能夠擁有。給人的感覺彷彿就是一個縮小版的皇家陵寢。而且墓周圍還發現了蓮花座和火龍珠,這在明朝都是皇家用品。

這座古墓比同時代寧德籍的一品大員、刑部尚書兼太子少保林聰的墓還要大。在這個地方林聰已經是地位和聲望最高的人了,不可能還有地位比他更顯赫的人,除非墓主是外來的顯貴。而在明初唯一符合這種身份與條件的只有建文帝。

南方發現神秘大墓,墓室構建非同凡響,專家說此墓是消失的帝王陵

促使專家們認為這是建文帝陵墓的第二個原因則是奇特的墓刻落款。該墓舍利塔墓刻落款為“御賜金佛日圓明大師第三代滄海珠禪師之塔”,但是下面缺少了朝代和紀年。

對此,有的專家解讀說,“圓明”意為明朝和功德圓滿。在明朝能稱功德圓滿之人,唯有開國皇帝朱元璋了。“第三代”是孫子輩的意思,建文帝朱允炆恰是朱元璋的孫子,“滄海”是法號,有四海歸一的帝王心理。“珠”是“朱”的隱晦表達。

至於朝代和紀年的空缺,這是有意為之。說明墓主有不能對外人訴說的神秘身世。據此,人們普遍認為上金貝古墓就是史學家們苦苦尋覓了六百多年的建文帝的陵墓。

南方發現神秘大墓,墓室構建非同凡響,專家說此墓是消失的帝王陵

然而正當人們為此重大發現歡欣鼓舞之際,又有人對於這十九個字給予了不同的解釋。他們認為前九個字,指的是宋末元初高僧印簡,而後10個字則是代表墓主人。

“滄海珠禪師”是印簡的第三代傳人。“珠”是他的別名法號。因此墓主為明初僧人而並非自南京逃亡來的建文帝。

如果要確定墓主身份,必須要有確鑿的碑刻文字和文字記載等實物,因此要證明上金貝古墓就是建文帝之墓還需拿出更有說服力的證據。

讓我們一起期待那一天的早日到來,一起來解開這明史第一謎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