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政策吹風會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政策吹風會

會議現場

趙英民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大氣汙染防治工作,五年來,在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下,各地區、各部門共同努力,全社會積極參與,《大氣十條》目標如期實現,環境空氣質量總體改善,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顯著增強。但我國大氣環境形勢依然嚴峻,大氣汙染物排放量仍然巨大,大氣環境質量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突出短板。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落實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生態環境部會同有關部門研究編制了《三年行動計劃》,6月13日經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原則通過,將於近期印發實施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政策吹風會

國新辦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襲豔春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政策吹風會

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

趙英民介紹,《三年行動計劃》的總體思路是“四個四”,即突出四個重點、優化四大結構、強化四項支撐、實現四個明顯

突出“四個重點”

,即重點防控汙染因子是PM2.5,重點區域是京津冀及周邊、長三角和汾渭平原,重點時段是秋冬季,重點行業和領域是鋼鐵、火電、建材等行業以及“散亂汙”企業、散煤、柴油貨車、揚塵治理等領域。

優化“四大結構”,就是要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運輸結構和用地結構。

強化“四項支撐”,就是要強化環保執法督察、區域聯防聯控、科技創新和宣傳引導。

實現“四個明顯”,就是要進一步明顯降低PM2.5濃度,明顯減少重汙染天數,明顯改善大氣環境質量,明顯增強人民的藍天幸福感。

趙英民表示,《三年行動計劃》共分三個部分、10條、39項具體措施。主要任務包括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推進產業綠色發展;加快調整能源結構,構建清潔低碳高效能源體系;積極調整運輸結構,發展綠色交通體系;優化調整用地結構,推進面源汙染治理;實施重大專項行動,大幅降低汙染排放;強化區域聯防聯控,有效應對重汙染天氣等。保障措施包括健全法律法規體系,完善環境經濟政策;加強基礎能力建設,嚴格環境執法督察;明確落實各方責任,動員全社會廣泛參與等。

趙英民強調,《三年行動計劃》各項措施均明確責任部門和任務分工,有關部門和地方各級黨委政府將按照管發展的管環保、管生產的管環保、管行業的管環保原則,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制定配套政策措施和實施方案,認真抓好落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