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G324,馳騁粵閩山海間

撰文_寧一 陳宏彬

在粵閩地區長達一千多公里的海岸線上,一條324 國道與曲折的海岸比肩而行。沿著這條濱海大道一路馳騁,我們與山海相伴,或趕海捉蟹、或爬山採花、或沙灘漫步。國道兩側,一邊是海水,一邊是山丘,在朝霞與夕陽的更替中,我們體驗了強烈的感官刺激。

遇到G324,馳騁粵閩山海間

黎明前的廣州,太陽還處於地平線之下,淡淡的霞光在江面上灑下一片金黃。趁著早高峰到來之前,我們駕車迅速駛離市區,沿著324國道一直往東駛去。

汽車行駛在324 國道上,一邊是丘陵,一邊是煙波浩淼的灘塗和千姿百態的礁石島嶼。一路走來,沿途不時出現著各種風格時尚的城市新區,一棟棟造型獨特的高樓從車窗外迅速掠過。潮水褪去,一排排紅樹林又裸露在了灘塗上。此刻,平靜的海面上倒映著落日斑駁的光影。

遇到G324,馳騁粵閩山海間

南澳島 北迴歸線上的“自然之門”

走南澳大橋,我們只用了不到半小時就橫跨了海峽,從汕頭市來到了南澳島。南澳島是南海當中的一個綠洲,生長著1400種熱帶和亞熱帶植物,並且很多野生動物棲息在此。主島附近有一個鳥島,是候鳥自然保護區。古時,南澳島是東南沿海一帶通商的必經泊點和中轉站,早在明朝就已有“ 海上互市”的稱號。南澳島有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港口資源和水產資源,文物古蹟50多處,寺廟30多處,大小港灣66處。

遇到G324,馳騁粵閩山海間

夏至“立竿不見影”

“自然之門”建於南澳島的北迴歸線上。該標誌塔採用漢字“門”字進行演變造型,兩邊門柱所傾斜的角度正好對應北緯23.50度。每年夏至日正午,當太陽直射北迴歸線時,日影將穿過上方圓球中心圓管,投射地臺中央,浮現出“立竿不見影”的自然奇觀。

遇到G324,馳騁粵閩山海間

南澳宋井

南澳宋井位於南澳島雲澳鎮近海處。風景區由蜚聲中外的宋井、景亭、太子樓遺址等景觀組成。據說,三口宋井原在山坡上,由於地殼變動逐漸沉入海濱沙中,故山坡井變成海灘井,才有了神秘莫測,時隱時現的現象。

東山島上的風動石

第一次知道東山島,是源於一部電影電影《左耳》。後來當我在一次攝影展上看到了東山島的照片後頓時被這裡曼妙的海景風光所吸引。於是,這一次沿著324 國道行走,東山島也就列入了我的旅行清單。

遇到G324,馳騁粵閩山海間

平潭島 石頭厝構成的城堡

在平潭島的東美村,漁民們正忙著修補漁網、從蠔殼中取出蠔肉。為了防止颱風破壞,漁民的房子多采用花崗岩建造,屋頂用石頭壓住瓦片以防止颱風掀頂,而這種石屋也有一個美麗的名字叫“石頭厝”。

遇到G324,馳騁粵閩山海間

去霞浦 領略灘塗之美

驅車前往北岐村,走過長長的海堤,美麗的風光就呈現在了我們的眼前。初登霞浦島,濱海公路旁分佈著整齊的鹽田,海上的漁船和成片的魚排密密麻麻的。

夕陽下,遠處的海面開始泛著紅光。當退潮的時候,紅樹林全部露出,灘塗上修築的圍堰及彎彎曲曲的長短堤壩展露無遺,一時間猶如“海上甲骨文”一般的圖案令人浮想聯翩。

遇到G324,馳騁粵閩山海間

國道檔案

歷史背景

324 國道起點為福建福州,終點為雲南昆明,全程2712 千米。這條道路於1936 年全線修通,是我國南部重要的交通要道。

線路特點

324 國道跨福建、廣東、廣西、貴州和雲南5 個省份,在廣東和福建,324 國道是名副其實的濱海公路。

景觀看點

走324 國道從廣東到福建,眾多美麗的海島就分佈在324 國道邊,像鹽洲島、南澳島、平潭島就是不可錯過的海島。

遇到G324,馳騁粵閩山海間

如有疏漏或錯誤,請不吝賜教。

以上內容摘自《汽車自駕遊》雜誌2018年6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