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盃來了,帶一摞書去“戰鬥民族”俄羅斯

世界盃來了,帶一摞書去“戰鬥民族”俄羅斯

本文轉自:新京報書評週刊

id: ibookreview

距離2018年6月14日世界盃正式開幕僅剩1天了,對於眾多球迷來說,這是一個令人血脈僨張的消息,因為喝酒擼串徹夜侃球的日子即將來臨,晝夜顛倒五迷三道的生活也即將開啟。

今年是世界盃第一次在被詡為“戰鬥民族”的俄羅斯舉行。

對於中國來說,俄羅斯並不陌生,尤其是上一輩,大都受過俄羅斯文化的影響。但是對於年輕一輩,俄羅斯似乎更多地存在於想象中。

文化意義上的俄羅斯,有人覺得是沉鬱的,比如小說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和電影導演塔可夫斯基,有一種向內深潛的靈魂氣質;有人覺得浪漫的,比如普希金濃烈的詩篇和柳拜樂隊輕揚而憂傷的民謠;有人覺得俄羅斯民族皆是精神昂揚的鬥士,比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和《牛虻》中為信仰獻身的人們。這些支離破碎隱約閃爍的印象,或許就是俄羅斯文化的氣質之一。

△由俄羅斯Lube樂隊演唱的民謠《Давай за...》。

今天書評君選了幾本書,希望為球友們提供一些深入理解俄羅斯文化的路徑,如此在喝啤酒啃雞翅之餘,聊聊除了足球之外的民族文化,或在俄羅斯更好地與當地球迷一起“擼串”。豈不更妙?

世界杯来了,带一摞书去“战斗民族”俄罗斯

01

《娜塔莎之舞:俄羅斯文化史》

世界杯来了,带一摞书去“战斗民族”俄罗斯

譯者: 曾小楚、郭丹傑

版本:四川人民出版社2018年3月

△俄羅斯民歌之《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這是一本飽受爭議的歷史作品。說它是史學書吧,它又具有極強的文學性,但說它是文學書吧,它又是按照嚴謹的史學思維來運筆的,出自一位歷史學教授之手。曾有學者對這本書提出過嚴厲批評:

“書中俯拾即是的史實錯誤比瓦隆布羅薩秋天的落葉還要多。”然而再多的錯誤也抵擋不了這本書本身的魅力。

這本書從1702年聖彼得堡的第一塊石頭開始,一直講述到1945年的紅色蘇聯,其間貫穿了歷史學者費吉斯對於芭蕾、繪畫、詩歌、戲劇、音樂等許多文化現象的討論,費吉斯由此探索了俄羅斯文化中歐洲文明與民間元素之間的分歧,“文明”和“本土”兩個俄羅斯之間的對抗,以及貴族上流社會和底層農村民眾間的分裂,並且更進一步地討論了“俄羅斯靈魂”和“俄羅斯性”的建構與表現,揭示了政治、國族認同、社會觀念、風俗習慣、民間藝術、宗教等對俄羅斯文化的形成和發展所產生的影響。

在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中,娜塔莎是一個靈魂人物。她出身名門,深受歐洲古典貴族教育,並在接受戰爭洗禮之後逐漸走向成熟。她是托爾斯泰道德理想和“新人”的化身。但是當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娜塔莎偶然在“農民大叔”的林中小屋裡翩翩起舞時,“突然發覺自己的身上流著農民的血液”,俄羅斯文化、身份認同的百年創傷一下子就撕開了。

費吉斯通過這個經典的文學意象指出:

歐化了的俄羅斯人有著分裂的人格。他的思維一分為二。表面上,他有意識地按照約定俗成的歐洲慣習生活;然而他的內心又為俄羅斯的風俗和情感所影響。

世界杯来了,带一摞书去“战斗民族”俄罗斯

△電視劇《戰鬥民族養成記》( Как я стал русским ,2015)劇照。

02

《俄羅斯的命運》

世界杯来了,带一摞书去“战斗民族”俄罗斯

譯者:汪劍釗

版本: 譯林出版社 2014年6月

△俄羅斯民歌之《卡秋莎》。

書呢略顯沉重,但卻是理解俄國文化精髓的一把重要的鑰匙。作者別爾嘉耶夫說:

日耳曼精神是一種強悍的但是有限度的精神;而斯拉夫精神是無限的深不可測的但也是陰柔的精神。

何謂無限?何謂陰柔?別爾嘉耶夫從俄國東正教的獨特文化,以及這種文化影響下的民族性格對此做出了深入剖析。

俄羅斯民族是信仰宗教的民族,即使是不信宗教者也依然有宗教性的憂慮,不斷尋找神和神的真理,尋找生命的意義。俄羅斯是一個十分獨特的國家,即使是對於別爾嘉耶夫這樣的俄國思想家來說,它依然是一個難解的謎。

俄羅斯民族的種種矛盾性格背後還隱含著兩個更大的矛盾,東西方的矛盾和上下層的矛盾。東西方的矛盾是地理和文化影響上的,是橫向的;上下層的矛盾是歷史和社會結構上的,是縱向的。這一橫一縱兩大矛盾,對俄羅斯民族構成了一個碩大的精神十字架。因此俄羅斯人常有強烈的末世論,悲憫心和沉鬱的憂患意識。

不過讀者也不用被這本書嚇到,雖然這是一本哲學書,但是完全拋棄了常見哲學著作中那種令人眩暈的表達方式,別爾嘉耶夫的文字像詩一樣,句句珠璣,沒有一句廢話,讀起來酣暢淋漓,極富閱讀快感。

世界杯来了,带一摞书去“战斗民族”俄罗斯

△紀錄片《沙皇帝國:俄羅斯羅曼諾夫王朝》(Empire Of The Tsars: Romanov Russia With Lucy Worsley,2016)劇照。

03

《俄國紀行》

世界杯来了,带一摞书去“战斗民族”俄罗斯

譯者:杜默

版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5年7月

△俄羅斯民歌之Kosakenritt

《俄羅斯紀行》(早期亦譯作《斯坦貝克俄羅斯紀行》——編注),稱得上是一本趣味叢生、令人印象深刻的遊記。它的時間線開始於鐵幕降下、冷戰爆發的1947年冬天,以《憤怒的葡萄》聞名的美國作家斯坦貝克因為不滿當時對蘇聯預設結論式的新聞報道,便拉上戰地攝影家卡帕到俄羅斯進行了為期 40天的訪問和旅行,從莫斯科到斯大林格勒,從烏克蘭田園到格魯吉亞海濱,對鐵幕背後俄羅斯人民的生活境況親身進行了帶有強烈的個人印記的體驗與觀察。

40天后,斯坦貝克帶回了數百頁札記,卡帕帶回了四千張負片,從而有了這樣一部可愛的書。

斯坦貝克吐得一口好槽,犀利又不失幽默。只是對於嚴肅的紀實者和批評家來說,這本書不免有些失之膚淺,更何況,他們的造訪往往經過了蘇聯接待方的精心準備,眼見並不真的為實。

但如此就將這本書打入冷宮是錯誤的,斯坦貝克的所觀所感不乏真知灼見,而今他筆下的社會主義蘇聯雖早已不復存在,但這本70年前的遊記中所記載的某些事情對於中國人來說竟有些似曾相識。天下的心靈地圖大體是相似的,就像斯坦貝克在最後所說:

我們大致不虛此行。正如我們所料的,我們發現俄國人也是人,也跟別的民族一樣親切。我們所遇到的人都憎恨戰爭,他們跟所有的人一樣,所要的只是美好生活,增加舒適度、安全感與和平。

世界杯来了,带一摞书去“战斗民族”俄罗斯

△由俄羅斯人阿列克謝·帕基特諾夫於1984年6月發明的遊戲《俄羅斯方塊》。該遊戲基本規則是移動、旋轉和擺放遊戲自動輸出的各種方塊,排列成完整的一行或多行且消除即可得分。

04

《大師和瑪格里特》

世界杯来了,带一摞书去“战斗民族”俄罗斯

譯者: 徐昌翰

版本:浙江文藝出版社 2017年2月

△俄羅斯民歌之《繡球花》。

我想要將這本書隆重推薦給對於俄羅斯文學不太熟悉的球迷讀者們。這本小說的另一箇中譯名是《撒旦狂舞》,文如其名,小說寫的就是一個關於魔鬼撒旦的故事,只不過,這是一個討人喜愛的撒旦。布爾加科夫筆下的魔鬼沃蘭德,本欲作惡,卻成就了善事,他惡魔般的言行非但不給人可憎的惡感,反而帶來一種令人愉悅的喜感,就像是人類靈魂的哈哈鏡一般給醜陋賦予了喜劇的形骸。

同時,這也是一個可以姑且稱之為關於愛情的小說,大師和瑪格里特的愛情與聖經中彼拉多和耶穌的故事纏繞在一起,本就具有了某些超現實的意味,而當瑪格麗特為了拯救大師將自己交付給魔鬼,在天空中飛翔並使身體在夜風中舒展開來時,全書也達到了高潮。

讀完這本書,你就會知道俄羅斯小說不只是向著靈魂深處與生命意義較勁死磕的黑暗系挖掘機,還是尼采筆下日神與酒神之力的絕佳載體,既諷刺又幽默,既癲狂又浪漫,讀之使人發痴,整個身心都充盈著神秘的震顫。私以為,這是整個二十世紀最好的俄語小說之一,在這本小說裡蘊藏著真正的斯拉夫民族的癲狂氣質和戰鬥精神。

世界杯来了,带一摞书去“战斗民族”俄罗斯

近期好文薦讀:

世界杯来了,带一摞书去“战斗民族”俄罗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