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高考的“獨家記憶”

關於高考的“獨家記憶”

高考1977

1977年的一聲驚雷,敲開了塵封多年的中國知識界,奠定了新中國未來經濟發展的方向,在新中國的歷史上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正是1977年的那一次高考,改變了許多知識分子的命運,又有多少有志青年重新看到了讀書的希望。

我從未想象過一個在家種地,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進入政府部門實現“治國平天下”的理想抱負,我的伯父有幸成為了恢復高考以來的第一屆考生。

40年後他回憶起高考,最大的感觸就是:“沒有1977的那場變革,就沒有我們鯉魚躍龍門的機會,也沒有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和新中國一個光明的未來。”

憶往昔,高考崢嶸歲月。看今朝,用知識武裝頭腦是亙古不變的真理,我們通過學習,來到了光榮的航天崗位。

作為新時代的航天青年,我將時刻牢記“科技強軍、航天報國”的偉大使命,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用自己的畢生所學,為我國的航天事業貢獻青春力量。

作者 王毅

關於高考的“獨家記憶”

今年,距離我的高考10週年。在高考後的10年裡,我離開家鄉,輾轉來到航天工作。

距離高考百天時,我在牆上掛了倒計時,緊張的學習生活也伴隨著我對未來憧憬的喜悅,同時,也幻想著“詩與遠方”。6月如期而至,高考語文結束後,我回家描述著作文內容,爸爸一下子就指出我訂的學習書上曾出現過這個話題,可惜“上戰場”前的我並沒有看到。

高考那一年,時間彷彿被拉長了,但每每回憶起來總是那麼溫暖,那時的我,可愛而執著,與父母並肩戰鬥。感謝高考,是它讓我的生命擁有了更多可能,是它幫助我將年少時的航天夢綻放,最終迎來了理想中的“未來”。

作者 白靜

木蓮花開,航天圓夢

“今年木蓮花開得比往年都好,這是我們學校的風水樹,開得好就意味著大家今年會考得好。”老師的話音落下,安靜的自習室裡響起了笑聲。這個片段是在我臨近高考時,記憶中難得的一抹亮色。

校園裡木蓮樹下,經常是文科生集結地,除了下雨,每天下午我們都會在木蓮樹下轉來轉去地背誦教材,直到晚自習的鈴聲響起。到了高考的衝刺階段,我看見很多女同學為了節約學習時間把頭髮剪得如男孩子般利落。

那年高考,看著用白色警戒線圍起的教學樓,同學們進入教室奮筆疾書,書寫著自己的未來與理想,然後再擁擠著散場。就我個人而言,整個高考就是為了理想的未來而持續進行的自覺地努力。

恰逢6月,又是一年木蓮花開時,如今的我已經“圓夢”,成為了一名航天人。有時候,我會忍不住想起高考時的自己,那個如木蓮花般純白、向陽的自己。

作者 黃華

發佈 冶玉娜(實習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