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節,媽媽集體吐槽:生完娃我是當媽了,當爹的卻還是娃!

為我覺得很多新手爸爸都沒有資格過這個節日。前兩天我在公號上發了一個問卷調查,參與的人“熱情高漲”,從中我發現一個問題:什麼給娃換尿不溼選擇“極少”比例很高,晚上因為起床喂夜奶選擇“從不”很高,單獨給寶寶洗澡“從不”高達52%,……等等,最奇怪的是這個選項你家孩子跟父親關係如何,居然70%選擇是“親”!一口老血吐出來!

父親節,媽媽集體吐槽:生完娃我是當媽了,當爹的卻還是娃!

哎呀,我去,你說這有天理嗎?這些在育兒路上參與度這麼低的父親,居然孩子跟他很親,我接受不了這個現實,你呢?來,一起看看這是不是你們眼中的“豬隊友”。

來自媽媽們的吐槽:

網友一:我家是因為開始我就不放心爸爸估計孩子,什麼都自己來,導致現在也沒工作,全職帶孩子,孩他爸現在就認為帶孩子是我的事,他整天玩手機。

網友二:我言簡意賅的概括一下吧,我娃他爹只適合當婆婆的兒子,不適合當老公和爸爸。

網友三:最沒有用的母嬰用品,看孩子的方法就是抱著我家娃看手機看電視!

網友四:我是全職帶孩子,因為從孩子一出生,就覺得孩他爸護理孩子不細心,所以什麼都是親力親為,導致現在孩子九個月,在他爸思想裡就認為,照顧孩子是我的事了,他只在我做家務時看著孩子,然後還就顧看手機,也不給換紙尿褲,不給喂水。

下面這些爸爸,也是常態,他們自己的藉口:

父親節,媽媽集體吐槽:生完娃我是當媽了,當爹的卻還是娃!

1、不敢抱寶寶

對於新手爸媽來說,剛開始的幾天還不適應不敢抱寶寶,這很正常。但寶寶都兩三個月了,你還跟我說不會抱,這就過分了吧?某個夜黑風高的晚上,我想上個廁所,但胖弟睜著無辜的大眼,趴在我懷裡。於是,將胖弟快速的放進正在玩手機的爸爸手裡,還沒走到廁所門口呢,就聽見了胖弟爸爸的大喊:你快回來,他是個活物,竟然在動啊,我不敢碰他。我……要不是個活物,你才該大喊吧?

2、繪本我不會念啊

前段時間,胖弟迷上了繪本,於是,我經常是同一個場景給他講十次,有時候講著講著自己都要睡著了,胖弟還在要求重複。有時候,實在是耐心用盡,就讓他找爸爸。興致勃勃的去照了,不到五分鐘就又來找我了。因為爸爸的故事講完了。所以你家的爸爸是不是在講繪本的時候,3句話就講完了?要是你碰巧買了本沒有文字的繪本,聽到的可能就是“寶寶,這是大樹,這是青蛙,好了,講完了”……

父親節,媽媽集體吐槽:生完娃我是當媽了,當爹的卻還是娃!

3、手機才是家人

通過昨天的問卷調查下方的留言,我發現絕大多數的爸爸都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嚴重依賴手機。回到家,基本就是“葛優躺”,手機拿出來,要麼是刷新聞,要麼是打遊戲。前兩天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小學生作文:

“他玩得激情四射,對著鍵盤猛烈敲打,對著隊友大喊’快點去B點解除炸彈’。只見他神情緊張,皺著眉頭,眼睛瞪得老大……”隨後,看到爸爸玩得這麼“嗨”,孩子也拿起手機和爸爸一起“父子同樂”:我從床下掏出我的最愛——手機,眼不離機、手不釋機地進入天堂模式。

所以,我真的覺得手機才是他們的老婆,才是他們的孩子吧?口口聲聲說愛孩子、陪孩子,可是,爸爸媽媽,拿著手機的陪伴還不如不陪。

4、母性是天生的

在很多地方,我們都會看到這樣的句子:女人在當媽後,自然就散發著母性光輝。很快就知道如何正確帶娃。關鍵是這句話被很多男性拿來作為不帶娃的藉口我真的很不認同這個觀點。不管是當媽媽還是當爸爸,夫妻二人的起點都是一樣的,憑什麼女人可以快速找到角色並完美詮釋,男人就不行?

父親節,媽媽集體吐槽:生完娃我是當媽了,當爹的卻還是娃!

不過,也有部分網友覺得自家的孩兒爸是相當稱職的,甚至自己在他面前都有點自愧不如:

網友一:我們家,我覺得寶爸比寶媽還要細心周到,有些育兒方面的還是寶爸跟我說的,從寶寶出生他就是女兒奴了,寶寶洗澡換尿布洗奶瓶他都要親自來,他媽或我媽做他都不放心。

網友二:我們家的爸爸從月子裡,就一直給寶寶洗屁屁做撫觸,換尿布更是不在話下,是不是很棒?

網友三:哇,看來我家的爸爸確實很稱職了,下次我不衝他發脾氣了。畢竟他下班後,不玩手機,還抱寶寶,給寶寶洗澡換尿布比我還熟練……

好了,還是要祝各位爸爸們,父親節快樂!但身為媽媽代表,我想對所有的新手爸爸說:我們希望你們在養娃的路上,多點主觀能動性,而不是學青蛙,需要媽媽的督促。孩子是我們倆的,各佔50%的股份,憑什麼我當大股東,你當小股東,到時候年老分紅到底算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