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作為曾經的王者,是怎樣隕落在歷史的長河中的?

河北解放

眾所周知,世界上曾存在四大文明:古埃及、古中國、古印度、古巴比倫(注:古希臘、古瑪雅兩大文明因出現較晚,未列入),除了中華文化一脈相承延續至今,其他三大文明均已消亡。古印度、古巴比倫兩大文明因外族入侵而消亡,古埃及文明是因為什麼原因導致其消亡的呢?個人認為,主要是以下三方面原因導致古埃及文明消失於歷史長河之中:


一、自然條件惡化

古老文明的產生,離不開優越的地理環境特別是充沛的水資源,尼羅河正是古埃及賴以生存的根本。河谷生存條件優,有充足的水資源,加上尼羅河有規律、易控制的泛濫,為整個河谷覆蓋了一層淤泥,使土地變得肥沃,更適合種植農作物。但尼羅河的水量取決於氣候和降水,一旦氣候鉅變長期乾旱,尼羅河的水量就會越來越少甚至乾涸。各國科學家經過多年的研究取證,證實了因氣候鉅變、長期乾旱導致尼羅河水量長期偏少,導致古埃及王國大片土地沙漠化,農業遭受毀滅性打擊,整個國家因此陷入長期饑荒,這是古埃及文明滅亡的最主要原因。

二、內部長期動亂

古埃及同很多國家一樣實行“君權神授”的專制統治,神權與王權的結合,曾讓古埃及保持了相當長時間的繁榮。王權掌握在君主手裡,神權掌握在祭司手裡,祭司集團是特權階層,凌駕於政府之上。為了爭奪日益匱乏的水源、糧食、人口、財富,他們和地方軍閥勾結起來,挑起了長期的內戰,導致國家四分五裂,中央王朝名存實亡,無力號令地方軍閥,逐漸走向滅亡。
三、外族持續入侵

長期的乾旱導致尼羅河水枯竭,河水枯竭導致農業欠收,農業欠收導致經濟衰退,經濟衰退導致內亂不止,外族則乘機入侵古埃及王國。公元前525~前343年,埃及被波斯帝國佔領;公元前332年起,埃及被亞歷山大馬其頓帝國佔領;羅馬帝國崛起,埃及成為羅馬帝國的一部分;阿拉伯帝國興起後,埃及又成為阿拉伯世界的一員。埃及被外族佔領上千年,本民族的語言、文字、文化、宗教逐漸滅失,古埃及文明徹底滅亡。
目前,埃及這個國家還在,但是古埃及作為一個文明已經滅亡了。文明的滅亡本質上是知識和文化的滅亡,文明的滅亡意味著古代埃及的語言和文字已無人知曉,宗教已被人遺忘,古代埃及的哲學思想和價值觀不存在了,作為古埃及知識保存地的神廟也廢棄了,古埃及文明失去了傳承。


能忍即智

古埃及曾經是地中海世界出現得最早的、最發達的文明,早在公元前3100年就開始了第一王朝時代,埃及出現“統一國家”的雛形。從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之間,差不多1000年的時間裡,埃及建立起強大的農業文明,公元前2500左右的“胡夫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繁榮的象徵。這一時期,世界上其它國家還處在傳說與神話的時代,而埃及人已經取得了世界級的文明成就。

古埃及的成功,總結起來大概是依靠“中央集權”建立起的“統一王朝”,然後最大限度地發揮尼羅河流域的“農業”優勢,積累起巨大的財富,創造出眾多的文明成就。文明的繁榮是需要穩定的社會局面和發達的經濟支撐的。

隨著古埃及文明進入繁榮期,埃及人開始走向對外擴張的道路,到公元前1500年左右,埃及的對外擴張達到鼎盛,向西擴張至利比亞,向南深入尼羅河第三瀑布,而向北發擴張到幼發拉底河和敘利亞一線,形成一個環地中海的超級軍事帝國。正是從這一時期開始,埃及國王才擁了他特獨的稱號“法老”。

對外擴張使埃及成為“帝國”,但也給埃及上帶來沉重的負擔,消耗了大量的社會財富,人民生活痛苦,宗教力量和宗教思潮日益強大,埃及的“阿蒙神廟僧侶集團”獲得了精神生活與社會財富的支配權,王權衰落,從公元前1200年左右,埃及由於“王權”的崩潰,陷入宗教首領與軍閥的雙重割據之中,由於宗教祭司階層不能完全控制局勢,他們通常會和外族軍閥聯合執政,從公元前1000年左右開始,利比亞僱傭軍首領開始活躍於埃及歷史中,埃及進入外族統治時代。

從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前500年的差不多500年中,埃及基本上陷入宗教勢力與軍閥勢力的內鬥之中,埃及文明進入衰落期,直到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國征服,此後埃及成為波斯帝國榨取鉅額財富的殖民地,埃及文明徹底衰落。


波斯帝國衰落後,埃及又被希臘人征服,公元前332年,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侵入埃及,結束了波斯人的統治,從此埃及進入希臘化時期。公元前30年,羅馬人又從希臘人手中獲得了埃及的統治權,進入希臘化時代後的埃及,基本上喪失了文明主體性,成為希臘、羅馬文化的附庸,最後在公元300年左右,甚至連古埃及的文字也失傳了,古埃及文明可以說徹底湮沒在歷史之中。

從整個古埃及的衰落歷史來看,關鍵點在於內部宗教力量的坐大,以及對外擴張過程中“軍閥勢力”的興起,這兩股力量造成了古埃及的中央集權的王權體制崩潰,國內陷入混亂,然後被外族入侵、佔領和同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