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斑瑪瑙破題下刀,玉雕大師陳義點睛雕龍太絕了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玉雕界 | 置頂關注發現玉石之美


帶斑瑪瑙破題下刀,玉雕大師陳義點睛雕龍太絕了

點睛雕龍

這年頭,缺乏的不是技法,而是作品的個人情懷和人文情懷。

─── 陳義物語

帶斑瑪瑙破題下刀,玉雕大師陳義點睛雕龍太絕了

繪畫中,有“畫龍點睛”的說法,梁代畫家張僧繇作畫的神妙,先有龍的造型,最後的點睛之筆讓作品生動而有神韻。玉雕藝術家陳義卻在近期的幾件雕刻中“點睛畫龍”,顛倒“畫龍點睛”順序,從眼睛破題進行創作。

如何來理解陳義老師“點睛畫龍”呢?即從石頭的亮點入手。換句話說,如果沒有亮點,有可能這個“龍”陳義老師都不“畫”了,因為這個亮點的出現才會後續的發展和延伸,才有後面的“龍”。

用陳義的話說,我們做東西,不要死死板板,畫龍點睛有時候我們可以倒過來從點睛開始,根據情況而定,在兵法中叫“兵無常勢”,玉雕也如此。

如圖▼

帶斑瑪瑙破題下刀,玉雕大師陳義點睛雕龍太絕了

一條變色龍,眼睛一目瞭然,直接點出了作品的生命。這件作品的解題陳義是從眼睛開始入手創作的。原本是一塊大料,後來在切料中陳義老師碰上了這個紋理“節點”,瞬間點燃了陳義老師的創作想象。原本這個“眼睛”很大,後來一毫一釐的推進,將眼睛磨小至“剛剛好”,然後以錐形的結構向外創作。

帶斑瑪瑙破題下刀,玉雕大師陳義點睛雕龍太絕了

《成就大業》

點睛再雕龍,於是有了這件作品的誕生

帶斑瑪瑙破題下刀,玉雕大師陳義點睛雕龍太絕了

作品背面

帶斑瑪瑙破題下刀,玉雕大師陳義點睛雕龍太絕了

“注意你看變色龍的手是蜷縮的,收回來撐住的,為什麼要收回來呢?它學會了收斂,他不張揚出去,默默等候在那裡。一個成熟的人,要學會忍耐,學會等待,沒到你必要出招的時候,千萬不要出招。就像梁山泊的好漢歌一樣,該出手時就出手。一旦進入了進攻範圍出手時獵物是肯定跑不了的。如果你沒有沉住氣,沒有學會忍耐的話,你是很難追到的。即便你追到了,也會很辛苦!”

“其實講的就是一個人,你要成就大業(你看它在大葉上),你要學會忍耐、等待,等到你修煉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出手時那就事半功倍”談及作品創作的初衷時陳義對作品解讀到。

帶斑瑪瑙破題下刀,玉雕大師陳義點睛雕龍太絕了

雖是寫實,不過陳義對作品設計和構圖很講究,整件作品由繁到簡,從實到虛,在眼睛的部分是很寫實的,然後以樹葉的偽裝進行過渡,虛到極至的時候,落了一個款。

為何要落一個款呢?如八卦陰陽一樣,清楚的叫陽,不清楚的陰,在陰到極致的時候出現落款,陰中反陽,陽中有陰。很有節奏,不以滿工的壓抑節奏來刻畫蜥蜴,把變色龍刻畫得惟妙惟肖。

帶斑瑪瑙破題下刀,玉雕大師陳義點睛雕龍太絕了

這件作品同樣最引人關注的也是那傳神的眼睛,透明晶體中還有一道光暈,很多人第一眼看到圖片後,竟都以為是人工添加的。

帶斑瑪瑙破題下刀,玉雕大師陳義點睛雕龍太絕了

《笑口常開》

不過這隻貔貅卻與我們平時見到的不一樣,不是瑞獸虎牙而是人牙,人的嘴唇,拆分開來看,這隻貔貅的每一處五官是和人一樣。這就是作品的高明之處,

如果做動物還是動物的時候即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但要把作品做進去,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那就是另外的境界了。這件作品是陳義對情緒的表達和記錄,說到這,這不得不拿一件陳義的作品與大家分享。

帶斑瑪瑙破題下刀,玉雕大師陳義點睛雕龍太絕了

作品中的怪獸,拆分來看,它是人的眼睛、人的嘴巴等等,當看到這個表情的時候你會想到什麼呢?“這件作品創作的時候,是我最為無語、最無奈的時候,心裡面是清楚的,但是沒法說,你說不清的時候,那種表情,就是這樣的一個表情,很無奈,也很悲憤,也很壓抑。”

這是陳義記錄當時心境創作的作品的解讀。

回到上面那件作品,貔貅口含銅錢,加上一雙發亮的眼睛,樂呵呵的形象,將貔貅招財的歡喜之態表現出來,這件作品也是陳義對人性和心性的表達,藏有玄機,映射出很多現實的東西,你能看出來嗎?

帶斑瑪瑙破題下刀,玉雕大師陳義點睛雕龍太絕了

瑪瑙之中出現兩塊“斑點”,黑色較為突出,上部帶有一塊泛黃的斑點。這樣瑕疵,若不用好甚是頭痛,然而陳義老師幾筆又破解了,利用亮點進行“點睛畫龍”。

如圖▼

帶斑瑪瑙破題下刀,玉雕大師陳義點睛雕龍太絕了

兩處的斑點,黃色的部分較為簡單,而帶有黑色部分較為複雜,陳義又做了一個教科書式的詮釋,將複雜顏色的簡單化,將簡單的黃色部分又複雜化。利用陰與陽、虛與實相互穿插,來控制畫面的節奏。

帶斑瑪瑙破題下刀,玉雕大師陳義點睛雕龍太絕了

幾筆勾勒,兩隻雛雞的形象完全勾勒出來了

(不得不佩服陳義老師的藝術功底以及對生活的細微觀察)

如果你細心觀察的話,你會發現是一靜一動。兩隻小雞的目光朝前,或發現吃的,或媽媽的呼喚,或看到同伴而被吸引,此景意境深遠,物在裡,而意在外。

帶斑瑪瑙破題下刀,玉雕大師陳義點睛雕龍太絕了

由於小雞靠左,陳義將落款放於右,把畫面定住,進行平衡。兩隻小雞在畫面中呈現大二密,落款的小章配合後,顯得疏密有序,大小有對比,增幅構圖節奏感很強。

看似簡單,而在創作最初,陳義做了全盤的考量才開始下刀的。若不是對沒有足夠的美學功底,很容易就會把這件作品走偏了。

作品的最終呈現

帶斑瑪瑙破題下刀,玉雕大師陳義點睛雕龍太絕了

《他日雄風》

作品名為《他日雄風》,也蘊含了一個深刻而又直白的哲理,大魚曾經是小魚,大公雞曾經是小雞,大老闆曾經是小老闆或是打工仔!

名家簡介

帶斑瑪瑙破題下刀,玉雕大師陳義點睛雕龍太絕了

陳義,當代玉雕藝術家,廣東省雕刻藝術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廣東省玉雕文化藝術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廣東省玉石雕刻大師。陳義秉承“石話石說”的創作理念,永葆“以時代為基,以創新為軌,以藝術為向,

以文化為魂”的匠人之心,喚醒每一塊過手的石頭,以玉言理,以超現實的表現手法直擊人心。作品萃取雕塑、繪畫、根雕、剪紙、皮影等藝術手法,融中國美學、西方繪畫理念等多種元素,獨具“精、細、巧、絕”的藝術風格。

感悟

一件好的作品反映的一個人性和哲理,而並非為了做個獸而去做獸,做個貔貅而去做貔貅,那就太粗淺了。

一個作品與一個普通的商品區別在於,商品是大家喜歡的什麼東西就是要做什麼東西。而作品卻是有語言的、有文化的、有哲學的、有情懷的。

帶斑瑪瑙破題下刀,玉雕大師陳義點睛雕龍太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