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死”小能手的“網紅”之路

“作死”小能手的“網紅”之路

局斯塔夫·庫爾貝

如果說在西方藝術史上,有這麼幾個標籤性人物:

  • 自信——透納
  • 叛逆——卡拉瓦喬
  • 瘋狂——梵高
  • 才華橫溢——莫奈

如果把這幾個詞結合在一起,那麼就是今天我要說的這位

局斯塔夫·庫爾貝


上面這幅自畫像,可能是西方藝術史上最酷的自畫像了,畫中的庫爾貝真是讓人一眼難忘。

這幅畫充分的體現了庫爾貝的奔放,同時,也有一絲“浮誇”“作秀”的味道。

19世紀的法國畫壇,是個“妖人”輩出的地方,而庫爾貝,局對算得上是“妖王”。

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庫爾貝是個“叛逆分子”!

1819年,庫爾貝生於法國東部的一個小鎮——奧爾南,雖然只是個鄉下,但庫爾貝不是個普通的鄉巴佬。

他是個“有錢的鄉巴佬”!

庫爾貝的父親當時是個有名的地主,1839年,20歲的富二代——庫爾貝被他父親送到了藝術之都——巴黎

“作死”小能手的“網紅”之路

《自畫像》

庫爾貝的父親希望他成為一名律師,要知道,他要成為律師我就沒啥可寫的了,所以,他肯定是走上畫畫這條不歸路的!

在當時的巴黎,畫家可以說是遍地都是,隨便拿個手雷都能炸出一兩個畫家。

庫爾貝怎麼在這麼多人脫穎而出的呢?(別說你不知道,你不知道並不代表人家不出名......)

飛揚跋扈的性格是一方面,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他是,無師自通的!

“作死”小能手的“網紅”之路

《吊床》1844

這幅《吊床》,是庫爾貝25歲時的作品,一個人靠自學能到這種程度,你信麼?

反正我是不信!

真相其實是庫爾貝從小就跟著村子裡的牧師學習繪畫技巧,到了巴黎以後,還在皇家美術學院和貝桑松美術學院受過正統的繪畫教育......

既然如此,幹嘛要說自己的是無師自通呢?

譁眾取寵的營銷手段?

也許這就是中西方思想差異的問題.......

庫爾貝之所以在“有老師”的情況下說自己“無師”,因為他覺得他沒有在老師的身上學到什麼,他的畫風跟題材都是自己摸索出來的。

這種理論在西方是說的通的,但是我們炎黃子孫最講究的就是“師承

”,在頒獎典禮上恨不得都要把幼兒園老師狠狠的感謝一番。這在老外眼裡是多此一舉,但是在我們看來,這叫“不忘本”。


不管他忘不忘本吧,19世紀40年代,他獨創的“武功”開始嶄露頭角,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他以自己為題材創作的一系列“自戀作品”

我們要承認,這個男人確實很挺帥的,這些作品不僅展示他的帥,還要展示他的高傲溫柔熱情,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壞壞的

庫爾貝用這個自畫像系列成功的迷倒了萬千少女跟少男,成功的走出“自我營銷”的第一步。

“作死”小能手的“網紅”之路

《叼著菸斗的庫爾貝》1848-1849

“作死”小能手的“網紅”之路

《自畫像》1844

“作死”小能手的“網紅”之路

《拉大提琴的自畫像》1847

“作死”小能手的“網紅”之路

《受傷的庫爾貝》1844-1845

在名氣爆棚的同時,他的作品也受到了權威機構的肯定,這個機構是——法國官方沙龍


說到這個“官方沙龍”呢,當時的法國沒有互聯網,所以不可能像今天一樣做推廣,自媒體啊,自己宣傳自己什麼的,一個初出茅廬的畫家,想要成名,唯一的途徑就是進入

官方沙龍

官方沙龍在當時是法國最權威的也是唯一的藝術平臺。

作為一個權威機構,就必須要有一個權威的標準,並不是那些阿貓阿狗的畫都能入選,這也是他們對他們認為有才華的藝術家負責。

然而定這個標準的人,都是受過古典繪畫薰陶的,老藝術家

而這批“另類”的藝術風格,和他們的標準差的不是一點。

比方說你去考個美術院校,別人都是交的素描跟寫生,而你卻交一張暗黑塗鴉,的確很特別,你也很厲害,但肯定不會被錄取。

但你如果把這個塗鴉發到網上,再寫一段你是如何被美院拒收的,不光能出名,還能有商業合作,從此發家致富,迎娶白富美......

不管怎麼說,有才華的人,遲早都會紅,問題是,在哪紅?活著紅?死了紅?被拒收紅?科班出身紅?

庫爾貝就是最好的例子。


“作死”小能手的“網紅”之路

《奧爾南人飯後的休息》1849

這是他1849年創作的《奧爾南人飯後的休息》

畫的是庫爾貝的父親和幾個來他家做客的客人,他們吃完晚餐後正在休息,聽音樂,很輕鬆,也很舒服。

但這種題材在沙龍里是不多見的,因為上不了檯面

沙龍里畫的,除了神話故事,就是帝王將相,才子佳人。

而庫爾貝卻把視角放在了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上。

雖然上不了檯面,但是題材足夠新穎,就像遍地都是家庭倫理劇突然出來一部精良的抗戰劇一樣。

絕對火!

沙龍在展出這幅畫之後,大受好評。庫爾貝還因此得到沙龍的免審批權。(直接參加畫展)

同年,庫爾貝還創作了這幅《石工》

“作死”小能手的“網紅”之路

《石工》1849

這畫的是一對正在幹著重體力活的父子,畫中的兒子穿著破舊,吃力的搬起一筐碎石子。

雖然看不見畫中人的模樣,但是我們似乎可以看見男孩的未來,未來變成右面的老子......

這兩幅畫也奠定了庫爾貝的繪畫風格,他認為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都太假,太做作!“如果要我畫長翅膀的小天使,那麼你先逮一個我瞅瞅!”庫爾貝只畫“現實主義”。

但是一味的追求真實,也是有風險的。

就好比一個攝影師,別人請你拍寫真,跟你說“請把我P的瘦一點,謝謝!”你卻說:

“哦不!我的朋友,你就這麼才真實,而且不用濾鏡的呦!”

然後用鼻孔看著她說:“這才是藝術!”

剛開始這樣,也許別人會覺得你有性格,夠炫酷!

但是每次都這樣......

早晚會被罵死


庫爾貝就是這樣,在得到榮譽名聲金錢之後。

他便開始畫他喜歡的東西,這是他最著名的一幅鉅作《奧爾南的葬禮》

“作死”小能手的“網紅”之路

《奧爾南的葬禮》1849-1850

整幅畫長6米,高3米

畫中的人都如真人大小,而且表情豐富,畫中主要有黑,白,紅三種顏色.....

沙龍的觀眾被這幅畫徹底震驚了,震驚的“”在哪呢?因為這幅畫毫無“爆點”。

觀眾都懵逼了,你用這麼宏達的篇幅來畫一個老百姓下葬,你想表達什麼?

接著庫爾貝這一套組合拳就打上了,把滿腦袋問號的觀眾甩在一邊接著又創作了一幅代表作:《畫室》

“作死”小能手的“網紅”之路

《畫室》1855

這幅畫,一共出現了30多個人,每個人都有他/她的寓意。

正中坐著的是庫爾貝自己,在他左邊的孩子代表純真,右邊的裸女代表靈感,也叫繆斯女神。

然後是以畫布為分界線,畫布右邊都是庫爾貝的朋友,贊助商,家人。

他們的寓意分別代表著“詩歌、音樂、哲學、真理”什麼的,據說這些都是他喜歡的人。

那麼畫布的左邊,都是他討厭的人,他們都是一些罵他的人

最左邊的那個坐著的黑子低頭男子,他是誰?

他的名字叫拿破崙三世,是當時的法國皇帝......

這幅畫經過現代的X射線掃描技術發現,這個拿破崙三世是後來加上去的。為什麼?(我說的是事實,不信你們自己去查!)

1855年,法國舉辦世界博覽會,庫貝爾帶著他的兩幅超級鉅作參展。但是因為題材太“不上臺面”而被評審團拒收——評審團的幕後老大就是拿破崙三世。

庫貝爾之所以把拿破崙三世加上去,我想我們自己都有個定論了。

在庫貝爾被拒收之後,他幹了一件讓人大跌眼鏡的事.......

他一氣之下在世博會會場的旁邊搭了個棚子,以個人名義開了一場“現實主義”畫展。

這種叫囂政府的舉動使庫貝爾這回是真的火了,成網紅了,慕名而來的人擠滿了這個棚子,所謂人氣爆棚就是這麼個概念吧。

後來,庫貝爾越來越火,巴黎人都知道,藝術圈出了個敢和拿破崙家族公然作對的叛逆青年!

不知道出於什麼,拿破崙三世主動地向他伸出了橄欖枝——授予他榮譽軍團十字獎章。

這可以說是普通老百姓能獲得的最高榮譽了,對於一個藝術家來說,拿到這個玩意就等“飛昇”了。

但是庫爾貝在面對這個藝術家們夢寐以求的榮譽的時候,就說了三個字:

“我不要!”

拒絕的徹徹底底,這回跟皇帝的樑子算是結下了。(他是有多討厭拿三......)


但所有的事情都有兩面性,知道什麼叫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麼?當時的庫爾貝就是這個樣子。

(這放在中國,九族沒了......)

事實再一次證明,有才華的“叛逆分子”,特別招人喜歡。

對於這個被標籤“叛逆”的人來說,當受到無數人追捧的時候,就要乾點“反社會”的事,要不渾身難受。

1866年,他畫了這麼一幅作品——《睡》

這瓶花畫的真好。

藝術就跟色情一線之差,大師畫的色情就叫藝術.....當時很少會有人把情色作為創作題材,更不用說是同性戀題材了。

(除了這幅還有一幅我沒有辦法發,因為我怕頭條爸爸封我號,好奇的朋友自己去查吧——《世界的起源》,拿走不謝。)

“作死”小能手的“網紅”之路

《睡》1866

雖然很勁爆,但是這些還不是我所指的“反社會行為”。因為這些畫根本就沒有公開過,這些都是某些惡趣味的大財主向庫爾貝私人訂製的作品。

這些畫如果在當時公開,真想象不到是什麼效果......

那他究竟做了什麼呢?

作為一個藝術家,你可以玩色情,你也可以玩印象,這些都沒什麼,但唯獨有一樣你不能碰,那就是政治

可是對於庫爾貝來說,越是不能碰的,就越要狠狠的懟一下。

1871年,他加入了巴黎公社,被選為公社藝術家協會主席。

他在公社中的工作就是畫畫遊行用的旗子,做做徽章什麼的,其實也沒什麼。

但是接下來有一件事他“玩大了

”。

1871年5月16日,庫爾貝率領著一幫憤怒的青年,拆了一根柱子。

不就是一根柱子嘛,能咋的?

我跟你們科普一下這根柱子。

這根柱子名叫“旺多姆圓柱”,是由200門大炮熔鑄而成的。這根柱子是法蘭西帝國的標誌,更重要的是,它代表著拿破崙家族的榮耀

(相當於在清朝把愛新覺羅的祠堂砸了差不多)

要知道,庫貝爾可是得罪過這個家族大哥——拿破崙三世的,而且庫貝爾在推倒這根柱子後來要跟大家合影留念,有圖有真相啊真是。

“作死”小能手的“網紅”之路

巴黎公社失敗之後,庫貝爾就被抓起來了

萬萬沒想到,庫貝爾只是坐了6個月的牢,罰了30萬法郎....

呵呵呵呵呵呵...

法國人可真“幽默”......

要錢肯定是沒有,那麼,逃吧!庫貝爾從此流亡海外,成天借酒消愁,沒多久,便死在瑞士洛桑,死因是飲酒過度。

叛逆的性格成就了庫貝爾,同時也毀了他。

庫貝爾的作品影響了當時許許多多的畫家。比如說後來的“印象派之父”馬奈。

有人說這是自我營銷玩大了,無知暴徒自生自滅的下場。

但是無論是“真的”還是“演的

”,他在藝術上求新,求變的態度應該是值得我們尊敬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