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四十一年,發生了多少改變?

高考四十一年,發生了多少改變?

2018年是恢復高考41週年。

  • 正因為有了恢復高考,追求知識的個體才獲得了改變命運的機會。

轉眼,恢復高考41年了。77年參加高考的,年輕的,都已近60歲。1977年12月,高考被人為中斷十年後,向570萬考生重啟。27萬被錄取的幸運兒,親身經歷了一個新時代的大門被急速撞開的狂喜。他們中的大多數,或重新接續中斷的學脈,或成為各行各業的中堅,為自己和家人,也為這片土地,尋找一個光明的未來。

恢復高考本身即是與過去的決裂。鄧小平否決了當時高校招生改革方案中的“需要單位推薦”的資格審查要求,提出“招生主要抓兩條:第一是本人表現好,第二是擇優錄取。”這意味著,“血統”與身份不再成為一個人的原罪,個人的品性與成績,成為跨入知識精英行業的通行證。

這當然是一種極大的解放,這是一次影響深遠的教育公平與社會公平行動。作為一個國家的國民,早就應該享有最起碼的平等受教育的權利。

也正因為有了恢復高考,追求知識的個體才獲得了改變命運的機會。有的人,年頭還在當兵,年中還是工人,年尾就成了當時還很稀有的大學生。他們靠著個人的努力,走上了人生的坦途。他們不僅為自己贏得了尊嚴,也為這個社會贏得了尊嚴。

有人說,高考是中國目前最公平的競爭舞臺。這話是很有道理的,高考實現的是分數面前人人平等,篩選的主要是智力與努力程度。高考,讓所有人站在同一起跑線上。貧寒子弟,只要有正常的智力,只要願意努力,還是很有機會考上大學甚至名校,從而改變自己的人生軌跡。改革開放以來以這樣的方式在城市紮下根的“城一代”數不勝數,他們是改革開放的受益者,也是恢復高考的受益者。可以說,高考是中國實現階層升等最公平、最暢通的渠道,是保障中國教育公平與社會公平的重要機制。可以斷定,無論高考怎麼改革,高考這種核心價值與核心功能不會改。

41年之間,中國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高考錄取率從1977年的5%上升到2016年80%左右,“讀大學”如今已成了絕大多數年輕人的標配。2017年,940萬考生參加高考,超過700萬人將進入各類大學就讀。

各方面條件都上乘的大學總是少數。與40年前不同的是,如今是一個網絡學習資源極其充沛的時代,只要你真的想學習,不要說國內一流高校的課程不難獲取,就是世界一流高校的很多課程也近乎唾手可得。現在的挑戰,不再是沒有大學可上,而是如何保證學生有充足的學習興趣與動力,而這需要基礎教育與高考制度的持續改革。

此時,2018年的高考也即將落下帷幕。祝願今年的考生,仍然像41年前的考生一樣,充滿了對知識的渴求,對未來的美好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