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古城靜,比束河美,這個鮮為人知的麗江小鎮美得令人窒息

比古城靜,比束河美,這個鮮為人知的麗江小鎮美得令人窒息

說起麗江的那些古鎮

人們自然會想到

歷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

世界級“古納西王國 ”白沙古鎮

中國魅力名鎮束河古鎮

其實麗江還有一座靜謐低調的古鎮

比古城靜 比束河美

這個鮮為人知的麗江小鎮美得令人窒息

比古城靜,比束河美,這個鮮為人知的麗江小鎮美得令人窒息

今年6月6日

雲南省發改委特色小鎮第三方考核評估組

到永勝考核評估清水古鎮特色小鎮創建工作情況

比古城靜,比束河美,這個鮮為人知的麗江小鎮美得令人窒息

清水古鎮特色小鎮創建將

依託清水古鎮文化遺產和傳統技藝

以傳承和創新發展邊屯文化為使命

以推動文化藝術產業的發展為宗旨

大力發展休閒旅遊和文化產業

覆蓋攝影、書畫、邊屯技藝、滇劇洞經

傳統民俗文化、民間工藝品

影視、表演等八大門類

集生活、交流、創作、度假“四位一體”的

邊屯文化特色小鎮

其總規劃面積6.85平方公里

古鎮核心區建設區1.44平方公里

比古城靜,比束河美,這個鮮為人知的麗江小鎮美得令人窒息

永勝縣城南43公路處的清水古鎮

自明洪武二十九年

瀾滄衛在此設兵馬驛站起

始稱清水驛

是文武官吏食宿

更換伕役馬匹的重要驛站

逐漸發展為經濟繁華、文教昌盛之地

比古城靜,比束河美,這個鮮為人知的麗江小鎮美得令人窒息

2012年被評為

全國首批“傳統文化村落”

2014年入選

全國第六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2016年成為了

全國第三批“美麗宜居村莊示範”名錄

比古城靜,比束河美,這個鮮為人知的麗江小鎮美得令人窒息

清水

因流經村前的程海河河水

清澈見底而得名

古鎮東北有龍泉寺溫泉

西有芭蕉灣泉溪

東西兩側交椅山、鳳凰山遙相對峙

青山綠水環繞

是永勝南片的魚米之鄉、文風之地

比古城靜,比束河美,這個鮮為人知的麗江小鎮美得令人窒息

昔日

古鎮南閣樓北閣樓

之間的街道全長二里餘

分佈三街十八巷,稱“皇街”

主街石板鋪路,兩側店鋪密集

自清朝乾隆年間

邑人劉慥署理河南、山西兩省巡撫後

地方紳士在南閣樓外大路旁

立有《文道碑》

列刻當地文人雅士、鄉賢名宦,以激勵後人

旁邊還立有“文官下轎,武官下馬”石碑 以示警戒

比古城靜,比束河美,這個鮮為人知的麗江小鎮美得令人窒息

伴著戲曲裡的拖腔

腳踏古老的街道

撫摸被歲月磨平的窗稜

特別適合慢慢品味

走進麗江永勝清水古鎮

老戲臺、老樹、老屋、老店

久遠而安靜 似無聲電影拉起的長長膠片

比古城靜,比束河美,這個鮮為人知的麗江小鎮美得令人窒息

在老街的木門下

不遠處豆腐攤飄來香味

幾隻小狗圍著曬太陽的老人搖尾巴

比古城靜,比束河美,這個鮮為人知的麗江小鎮美得令人窒息

清晨的古鎮

一壺油茶几分清香

這裡保留著許多老傳統

比如管吃早飯叫“吃茶”

婚喪時演奏清朝的“工字譜”

端午節包粽子吃豆芽抹雄黃 晚飯後“登山祛百病”

比古城靜,比束河美,這個鮮為人知的麗江小鎮美得令人窒息

過年時聽上幾臺滇戲

這裡乾隆年間就修了戲臺

一唱腔、一甩袖

就把時間拖回了那久遠的年代……

清水古鎮實在存有太多太多的韻味

彷彿所有的相遇都可相伴

比古城靜,比束河美,這個鮮為人知的麗江小鎮美得令人窒息

清水滇劇傳承人阮鳳麟介紹

清水古鎮興起時間最早

流傳時間最長

普及率最高的民間藝術主要有滇劇

洞經和花燈3大類

清水滇劇的歷史幾乎與雲南滇劇的歷史同步

比古城靜,比束河美,這個鮮為人知的麗江小鎮美得令人窒息

比古城靜,比束河美,這個鮮為人知的麗江小鎮美得令人窒息

說起清水古鎮的戲

就不得不提到“胡四公亂彈”

清乾隆年間

翰林院編修劉慥的堂妹嫌貧愛富

撕毀了跟同鄉胡墩的婚約

胡墩號稱“胡四公”

他撰寫了100首《秋柳詩》

並將其改寫成戲曲

以“亂彈”的形式在清水搭戲臺演戲

諷刺劉家悔婚之舉,隨後

劉慥也依據京城戲臺的模樣繪製了圖紙送回家鄉

鄉人依圖建造了東嶽廟牌坊前的戲臺

吸引了很多戲班來演出

比古城靜,比束河美,這個鮮為人知的麗江小鎮美得令人窒息

民國初年

清水的滇劇進入高潮期

王二的“天華班”、束雲程的“雲福班”

杜開明的“富春班”

黃小青的“玉泉班”

蔡雲洲的“榮興班”等各種戲班 穿梭於清水

曾有3個戲班80多人在清水聯合演出全本《精忠》

連演49天,盛況空前

比古城靜,比束河美,這個鮮為人知的麗江小鎮美得令人窒息

“清水人愛好唱戲,聽戲的人也多”

阮鳳麟說

如今清水古鎮業餘滇劇團有27人

平均年齡在40歲左右

《秦香蓮全本》等劇都經常排演

阮鳳麟前幾年在古鎮開起了培訓班

不少小學、中學的學生都來學戲

比古城靜,比束河美,這個鮮為人知的麗江小鎮美得令人窒息

清水還是永勝縣最早

演唱花燈的地方

清水花燈起源於清初的民歌小調

和《秋柳詩》悲歡離合的曲調

普及於上世紀50年代

風格接近彌渡花燈,對永勝南片影響極大

比古城靜,比束河美,這個鮮為人知的麗江小鎮美得令人窒息

據統計

清水村建於明清時期的

書院、寺廟、宗祠、佛堂、名人故居

民居宅院、城樓等就有30多處

是明清建築“博物館”

“清水明朝古建築群”之一的瑞光寺

修建於明崇禎七年(1634年)

為永勝八大寺廟之一

相傳有一“逼塵珠”埋於正殿之下

建寺數十年“壁不染塵”

彩繪壁畫鮮豔如初

明清時,來瑞光寺遊玩的文人墨客

常即興揮毫題詩於壁

久而久之,形成遠近聞名的“牆壁詩”

比古城靜,比束河美,這個鮮為人知的麗江小鎮美得令人窒息

如今清水古鎮保存得

最為完好的古建築之一東嶽廟

始建於清乾隆年間

至道光年間逐漸形成一個以

道觀為主的建築群

清水古鎮現在有7棟省級保護院落

除了兩棟外

另外的5棟都有村民居住,村裡明代建築有6棟

清代建築就更多了

比古城靜,比束河美,這個鮮為人知的麗江小鎮美得令人窒息

清水素來被稱作“文風之地”

在明清科舉中

永北府殿試中進士7名

清水即佔有4名

《永勝縣志》中記載有

“時鄉村小肆舉貢生員之多,為滇西北冠”

清水因此被譽為“文風之地”、“科甲之鄉”

比古城靜,比束河美,這個鮮為人知的麗江小鎮美得令人窒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