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全面抗戰,日寇最精銳的部隊從“皇軍之花”變成“皇軍之渣”

前言:日寇第11軍組建於1938年,是抗日戰爭期間日寇在中國內地唯一的用於戰略進攻的部隊。第11軍成軍伊始,下轄第六師、第101師團、第106師團和原本駐紮在臺灣的“波田支隊”,其鼎盛時期的兵力多達15萬人以上,配備有上千門大口徑重炮和強大的航空兵。

可以說,11軍的刺刀指向哪裡,哪裡就是日寇在中國戰區最為重視的戰場,哪裡就有戰鬥力最強的抗日軍隊。

日寇本來對第11軍寄予厚望,希望這支實力超強的戰略進攻型野戰集團軍能夠完成消耗中國軍隊主力的任務,進而速戰速決、最後征服中國。

八年全面抗戰,日寇最精銳的部隊從“皇軍之花”變成“皇軍之渣”

日寇指揮官

所以11軍自組建以來,先後參加了入侵武漢、南昌、隨縣、棗陽、宜昌、長沙等地的軍事行動,“戰果”累累,罪孽深重。

1939年4月,岡村寧次指揮11軍搶在中國軍隊的攻勢前,僅僅用了七天時間就攻陷了的南昌;棗宜會戰期間,張自忠在與11軍的交戰中於南瓜店壯烈犧牲;來年又在第二次長沙會戰中一度攻陷長沙。

不過,11軍總是好高騖遠,貪心不足蛇吞象,因而在歷次會戰中屢屢遭受中國軍隊的重創。

1938年9月27日至10月10日,中國軍隊取得大捷,106師團被打殘,除數百人逃走外,主力萬餘人被我軍盡數殲滅。僅僅在張古山陣地前,106師團就有4000餘人被擊斃。

八年全面抗戰,日寇最精銳的部隊從“皇軍之花”變成“皇軍之渣”

日寇陣亡將士

1941年3月,繼任第11軍司令官的園部和一郎中將,以第33、34師團和第20混成旅團為主力大舉進犯上高,中國軍隊的頑強抵抗。

戰至4月1日,中國軍隊發起全線反擊,第33師團遭到重創,第34師團和第20混成旅團超過70%的人員被我軍擊斃擊傷。上高會戰,總共斃傷敵軍1.6萬餘人。

1941年9月,第11軍下轄的第三師團在第二次長沙會戰中遭到重創,僅僅是第18步兵聯隊就有八名中隊長被擊斃。“花谷先遣隊”傷亡達到800餘人。

統帥被撤職後,繼任11軍司令官的是阿南惟幾,挾太平洋戰爭初期日軍高歌猛進之威,於1941年年末至1942年年初,大舉進犯長沙。

八年全面抗戰,日寇最精銳的部隊從“皇軍之花”變成“皇軍之渣”

阿南惟畿

此戰,在蘇聯顧問的協助之下,打了阿南惟幾一個措手不及,於第三次長沙會戰中大獲全勝。

日寇有把陣亡官兵遺體火化後,將骨灰帶回國的習慣。而第6師團由於撤退時過於狼狽,太多的陣亡者遺體來不及入殮,只得砍下左手、甚至割下耳朵或小指匆匆燒掉。

當時,《泰晤士報》發表評論稱:“12月7日以來,同盟國軍隊唯一決定性勝利是中國軍隊的長沙大捷。隨後阿南惟幾被撤職,由在太平洋戰爭中立下“汗馬功勞”的冢田攻大將繼任第11軍司令官。

這一時期,11軍又被派往浙贛地區,似乎與所謂的“武運長久”半點邊都沾不上。日寇雖然一度奪取衢州機場等重要設施,但其所佔領土大多在我軍反攻階段被收復,因而在戰略上卻是一次無果而終的徒勞。

八年全面抗戰,日寇最精銳的部隊從“皇軍之花”變成“皇軍之渣”

簡陋的中國軍隊

隨後,冢田攻於1942年12月18日,在由南京飛往漢口的途中,被中國軍隊用高射炮擊斃,因而“光榮”地成為侵華戰爭期間斃命的日寇最高級別將領。

被日寇倚為“國之柱石”的11軍屢屢受挫,因而橫山勇就任後的第一件事,便是用一場勝仗來提振11軍的士氣。

1943年上半年,橫山勇以“牛刀殺雞”、“獅子搏兔”的戰術,指揮11軍攻陷洪湖地區。但橫山勇並不滿足於此,他打算再鄂西地區發動一次超大規模的進攻,進而打開通往重慶的道路。

八年全面抗戰,日寇最精銳的部隊從“皇軍之花”變成“皇軍之渣”

鄂西會戰

然而,在中國軍民的頑強抵抗面前,11軍又戰敗了。至此,再也沒在中國打贏一場戰役,從“皇軍之花”變成了“皇軍之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