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衛生健康領域正風肅紀反腐力度

加大衛生健康領域正風肅紀反腐力度

衛生健康問題既是民生問題,也是社會政治問題

莊著:衛生健康問題既是民生問題,也是社會政治問題。衛生健康領域的違紀違法行為,不僅損害衛生健康事業的發展、侵蝕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更損害黨和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必須嚴肅查處。結合我省實際,從派駐紀檢監察組的角度看,人民群眾的主要期待有:

一是醫療費用降下來。這就需要落實監察全覆蓋,嚴肅查處藥品採購、耗材採購和醫療器械招投標、基建工程項目等重點環節中吃“回扣”、收受賄賂等腐敗問題,推動解決看病貴問題,讓健康醫療迴歸正常軌道。

二是醫療服務質量要提升。要延伸監督觸角,嚴肅查處和糾正發生在人民群眾身邊的“微腐敗”,讓群眾明明白白、心情舒暢地看病。

三是醫療服務能力要提升。要加強對衛生健康系統貫徹落實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決策部署情況的檢查,緊盯改革中不作為、亂作為以及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四風”問題,對違紀違法問題堅決查處,從而促進醫療行業服務能力的提升。

衛生健康領域出現以技術服務費、諮詢費等名義行賄的新型腐敗手段

莊著:從我省查處的違紀違法案件看,具有以下特點:

一是藥品、耗材採購,醫療器械招投標,基建工程項目等領域腐敗案件易發多發。此類案件多涉及職務違法或職務犯罪,違紀違法的主體主要是公立醫療機構的負責人,特別是院長這一重點人群,而且往往具有窩案、串案的特點。

二是基層幹部違紀違法案件佔比較大。2015年以來,海南省衛生健康系統受處分的人員中,科級以下幹部佔95%,違反廉潔紀律的案件佔33%。違紀行為多樣化,如違規發放津補貼、虛報冒領以及公車私用、公款旅遊、公款吃喝等。

三是方法越來越隱蔽,手段不斷翻新。請客、送禮、給“回扣”的方式越來越隱蔽,大多是“背靠背”“一對一”。而招投標領域,面上都公開透明,私下內定及拿“回扣”問題依然存在,甚至出現了以召開專業會議論壇、考察學習等名義安排境內外旅遊,以技術服務費、諮詢費等名義行賄等新型腐敗手段。

總體來看,一是隨著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推進,我省查處的衛生健康系統嚴重腐敗案件呈現總體下降趨勢;二是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四風”問題、“微腐敗”問題比較突出,仍存在不收斂、不收手的情況;三是腐敗案件發生點多面廣,有的腐敗行為持續時間較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面臨的形勢仍然嚴峻複雜。

嚴肅懲治“微腐敗”,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

莊著:收受“好處費”的實質是收受賄賂的職務違法犯罪行為,也是衛生健康系統比較突出的腐敗問題。首先,加強教育是預防的基礎。要督促衛生健康系統黨委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加強政治思想教育。其次,嚴肅查處案件是關鍵。紀檢監察機關對衛生健康領域腐敗案件的查處力度將不斷加大,震懾將越來越強。同時,要充分運用已查處的腐敗案件開展警示教育,築牢思想防線。再次,完善制度是保障。我們將落實監督責任,督促相關部門建立健全相關制度,進一步紮緊制度的籠子,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莊著:一是把加強監督作為第一職責。

充分發揮派的權威和駐的優勢,準確研判衛生健康系統的政治生態,督促全系統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得到不折不扣貫徹落實。

二是鞏固拓展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成果。嚴肅查處衛生健康系統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行為與“四風”問題,推動衛生健康系統成為服務人民群眾的標杆。

三是依紀依法開展審查調查。堅決查處發生在衛生健康領域的腐敗問題,嚴肅懲治群眾身邊的“微腐敗”,進一步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