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古洪災在中國神話故事中的映射:女媧補天和大禹治水的背後

原始社會是矇昧的,從結繩記事開始,遠古逐漸有了記憶,現在人對於遠古時代的瞭解,多是通過先秦時期的典籍文獻的記載,還有就是奇書《山海經》。

有關《山海經》的來源,有的記載說是戰國中後期到漢代初中期的楚國或巴蜀人所作,有的則是《山海經》是先有圖,後才有的文字,圖是出自禹的九鼎。

遠古洪災在中國神話故事中的映射:女媧補天和大禹治水的背後

有關禹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共工怒觸不周山導致天地傾斜,大地洪水氾濫,活在凡間的人們苦不堪言,舜引用禹的父親鯀治水,結果沒有治好,鯀因此而死,後來鯀的兒子禹加入了治水工程中。禹為治理洪水走遍了九州之地,還三過家門而不入,最後終於止住了洪水,鑄造九鼎,將將名山大川、奇異之物鐫刻於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徵一州,並將九鼎集中於王朝都城。這鼎所刻畫的名山大川、奇異之物就是《山海經》的前身。但隨著後世的發展,九鼎也下落不明,《山海經》作為一本奇書在世間流傳。

禹因為治水有功而成為舜的繼任者,在當時,肆虐大地最久的應該就是水災。根據《列子·湯問》的記載,給人間帶來災難的水災是共工怒觸不周山導致天柱傾塌,洪水氾濫。這水災所造成的影響極大,在《孟子·滕文公》中就有記載:“當堯之時,天下猶未平。洪水橫流,氾濫於天下;水逆行,氾濫於中國。”《山海經·海內篇》記載:“洪水滔天,鯀竊息壤以湮洪水。”都說到洪災之嚴重,影響之大之深。

遠古洪災在中國神話故事中的映射:女媧補天和大禹治水的背後

這場洪災在神話中演繹出了“女媧補天”和“大禹治水”,不周山折斷,導致天塌了,女媧煉五色石補起了窟窿,人間則由鯀禹對肆虐的洪水進行治理。相對於“女媧補天”的故事“大禹治水”的故事更接近於現實,但這兩個故事所映射的卻是一件事情:洪災,還是大洪水所造成的災害,遍及九州之地。到現在水災也時不時產生,但像遠古時期那麼大的洪災卻沒有。由此可見,在遠古時期,這場洪災是空前的。

對於遠古時期的這張大洪災並不僅僅只在中國的神話故事中存在,對《聖經》有所瞭解的人想必都知道“諾亞方舟”的故事,原文為“耶和華見人在地上罪惡極大,於是宣佈將使用洪水,毀滅天下地上有血肉有氣息的活物,無一不死”。

遠古洪災在中國神話故事中的映射:女媧補天和大禹治水的背後

瑪雅印第安人的神聖典籍《波波武經》,其中也有關於這場天神發怒懲罰人類的洪水記載。書中講到天神在開天闢地初創造了人類,然而這是一場不那麼順利的試驗,天神先用木頭雕成人像,並讓他們開口說話。這些木頭人後來失去了他的歡心,因為他們忘記了造物主的存在。於是天神決定發起一場洪水,以毀滅人類……

蘇美爾人神話中,風之神與眾神之王恩尼爾覺得人類太吵鬧,於是放出洪水、乾旱和瘟疫來消滅他們。

遠古洪災在中國神話故事中的映射:女媧補天和大禹治水的背後

在世界各地有關遠古時期的神話故事中,無一不提到了滔天的洪水,這是否反映著在遠古時期有巨大的水災影響著人類的生存?有一部人認為,地球第四紀冰期在12020年前開始退卻時,氣候轉暖,冰河大量融化氾濫,海水不斷上升,吞沒了出露的大陸架和陸橋,併發生普遍的大海浸,淹沒了許多海岸和部分陸地。故世界性的大洪水確實發生過,但並沒達到淹沒一切的程度。當時靠海及靠水的人們損失巨大,被迫向高地遷徙,隨之帶去了可怕的洪水故事。因此世界上大多數地方都有關於世界大洪水的傳說。許多淹沒在海水之下的文明遺蹟及大海浸的痕跡成為此說的有力論據。如果這種觀點屬實,那麼我們就可以推測,大禹所生活的時間應該是地球第四紀冰期結束轉暖時期,地球的環境也在發生著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