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山街道走社區、進學校,雙管齊下助推垃圾分類工作

頂山街道位於江北新區中東部,南臨長江、東臨老山國家森林公園,轄區內人文、歷史資源豐厚。

2015年,頂山街道成立垃圾分類辦公室(以下簡稱垃分辦),從城管中隊抽調出7名工作人員,專門從事轄區內垃圾分類的工作,他們走社區、進學校、下農村,多渠道、多手段推廣宣傳垃圾分類。2018年,頂山街道轄區內8個小區中有5個小區已被列為垃圾分類示範小區。5月25日,頂山街道垃分辦的工作人員走進浦口新城幼兒園,一場生活、有趣的垃圾分類科普課在這裡展開。

分類意識從小抓爭做垃圾分類宣傳小使者

頂山街道走社區、進學校,雙管齊下助推垃圾分類工作

頂山街道走社區、進學校,雙管齊下助推垃圾分類工作

為了考察孩子們是否真正掌握了分類知識,黃老師拿出了四分類的迷你垃圾桶、代表各類固體廢棄物的圖片牌,現場挑選6名小朋友,讓他們將圖片牌投入對應的垃圾桶內。孩子們爭先恐後的參加。經過六輪比拼,基本上每位小朋友都親身體驗了一次。

頂山街道走社區、進學校,雙管齊下助推垃圾分類工作

頂山街道走社區、進學校,雙管齊下助推垃圾分類工作

大一班的王梓桐在比賽中獲得了第一名,科普課他表現的很積極:“我很早就知道垃圾分類了,上中班的時候,老師就告訴我們應該給垃圾分類。今天的課很有趣,特別是遊戲環節,讓我親身體驗如何分類。我也會把今天學到的知識告訴爸爸媽媽。”

頂山街道走社區、進學校,雙管齊下助推垃圾分類工作

堅持“宣傳”、“活動”兩手抓
積極推進垃圾分類工作

頂山街道走社區、進學校,雙管齊下助推垃圾分類工作

∆頂山街道城管中隊垃分辦分隊長朱春豔

身著城管制服的朱春豔看上去瘦瘦小小的,講起話來輕聲漫語,很難想象一個瘦弱的女子有這麼強大的力量。“垃圾分類工作離不開街道領導、我們團隊小夥伴的共同努力。我們垃分辦從小區開始實施垃圾分類的推廣。我負責的小區以拆遷安置房為主,根據他們的特點,我們採取了

發放宣傳手冊與現場指導的方法,並且上門入戶詳細的講解。同時,我們聯合第三方公司,開展‘積分換物’活動,居民參與垃圾分類就能獲得積分,這些積分都可以兌換相應的生活用品。”

頂山街道走社區、進學校,雙管齊下助推垃圾分類工作

∆拉分辦朱春豔隊長負責的珍珠雅苑小區

頂山街道走社區、進學校,雙管齊下助推垃圾分類工作

據瞭解,小區每一場活動,朱春豔和團隊小夥伴都要討論、研究活動方案。每一場活動,無論颳風下雨他們都會參與,現場觀看並總結經驗教訓。

頂山街道走社區、進學校,雙管齊下助推垃圾分類工作

朱春豔表示:“配合今年企事業單位強制垃圾分類的要求,我們也走進轄區內相關單位、學校,將之前在小區裡取得的一些經驗用於單位垃圾分類的推廣中。

這次來到浦口新城幼兒園開展科普活動是第一步,下面我們還將陸續進入轄區內其他學校,通過這種有趣好玩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掌握分類知識、帶動家長參與垃圾分類,爭取實現全街道的垃圾分類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