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120元發家的李書福,現在建個研究院就耗資62億,長什麼樣?

前不久,我受邀參觀吉利位於杭州灣的研究院和春曉基地。我開過早期的吉利車,“品質”這個詞是不存在的,以吉利美日為例,沒有方向助力,打方向重到自己懷疑人生;還有那些帝豪、全球鷹傻傻分不清楚的三線車型。但如今的吉利年產量120萬輛,穩居中國自主品牌第一位。並且收購了多家全球知名企業,比如沃爾沃、著名英國運動車品牌LOTUS等,而且還入股戴姆勒。

靠120元發家的李書福,現在建個研究院就耗資62億,長什麼樣?

吉利的強大可以說有目共睹,我曾經跟上海幾個汽車系的大學生聊天,他們都表示,他們圈子裡很多即將畢業的學生,夢想著畢業能去吉利工作。換做十幾年前,這是不存在的。所以,這從側面也反映了吉利的影響力。

靠120元發家的李書福,現在建個研究院就耗資62億,長什麼樣?

那麼對於一個規模可媲美合資大車企的自主品牌,它自身的研發硬件又怎麼樣呢?參觀研究院和工廠是一個絕佳的機會,我們儘量不COPY公關稿上令人犯困的數據,而是給大家分享真實的感受。

先說說吉利研究院,它位於杭州灣,而這個區域又被稱作“龍灣”,被譽為“中國的狼堡”——目前已引進吉利汽車、上汽大眾兩大整車項目,規劃產能達142萬輛。同時集聚了法國佛吉亞、美國江森、等150多家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汽車工業土壤非常肥沃。

靠120元發家的李書福,現在建個研究院就耗資62億,長什麼樣?

吉利在龍灣共投入62億人民幣打造研究院,用的都是當下最新、最先進的設計,而且室內的設計接近北歐風格,典雅、簡潔、時尚。也不奇怪,畢竟吉利最早收購了沃爾沃,在審美上也向設計感更強的北歐靠攏,這樣才顯得高端大氣上檔次。

靠120元發家的李書福,現在建個研究院就耗資62億,長什麼樣?

整個研究院分為整車、汽車動力總成、新能源汽車、汽車創意設計中心構成,擁有國內先進的研發技術中心、整車試驗中心、動力總成試驗中心、整車試製中心及其生活配套措施,集設計研發、試驗試製、質量控制、供應商協同開發於一體,能夠進行汽車關鍵零部件試驗和總成試驗,新能源電機的性能試驗、底盤耐久試驗、整車分析評價、結構研究及測量等。

靠120元發家的李書福,現在建個研究院就耗資62億,長什麼樣?

還看到了很多最新車型在做室內測試,採用的設備多來自德國、美國等,硬件配套非常好,而且研發手段也相當專業,早不是10年前的吉利了。說到這裡,我不禁要提個意見:吉利帶領媒體團隊參觀研究院和工廠,都是給大家展示現在最好、最新的部分,但我認為,也應該展示吉利早期落後的車型、研究方式和工藝方法,雖然看起來有點拿不出手,但恰恰是新舊兩個時代的對比,才能凸顯吉利的活力和上進。

靠120元發家的李書福,現在建個研究院就耗資62億,長什麼樣?

靠120元發家的李書福,現在建個研究院就耗資62億,長什麼樣?

以前我們參觀上汽大眾的研究院和工廠,他們就把第一代桑塔納、帕薩特B5到現在最新的大眾車都展示了一遍,而且廠方講解給大家講述了大眾那段艱苦的歲月。我覺得吉利也應該學習一下,畢竟像吉利進步如此大的自主品牌,全國並不多,更應該讓人們知道吉利人創業時做過的東西,前後有比較,才能讓人們意識到吉利的飛躍。

接下來到春曉基地,吉利的重磅車型多產自這裡。就像參觀其他品牌的工廠一樣,依然跟隨講解員走遍衝壓、焊接、塗裝、總裝四大車間,期間看到的生產設備都相當新。但相比一些主流合資品牌廠商而言,吉利的工廠內燈光稍暗,可能是為了節省能源和成本,其實這種環保的做法值得提倡。 不過,在參觀期間我看到兩個細節。

靠120元發家的李書福,現在建個研究院就耗資62億,長什麼樣?

第一,工廠講解員提到廠區工人的5S管理制度,5S即整理(Seir),區分要和不要的物品;整頓(Seiton),必需品依規定定位、定方法擺放整齊有序,明確標示;清掃(Seiso),清除現場內的髒汙、清除作業區域的物料垃圾;清潔(Seiketsu),將整理、整頓、清掃實施的做法制度化、規範化,維持其成果;素養(Shitsuke),人人按章操作、依規行事,養成良好的習慣,使每個人都成為有教養的人。5S管理制度源自日本,現在廣泛用在各大車企,吉利採用自然也不是新鮮事。但相比一些成熟的合資大品牌,春曉基地可能有需要提升的餘地,比如工人們在清掃方面可能做得還不錯,但整理和歸類工具方面還需要加強訓練。

靠120元發家的李書福,現在建個研究院就耗資62億,長什麼樣?

第二。春曉工廠裡清一色是20出頭的年輕工人,也可能有一些尚未大學畢業的實習生。即使是工廠管理人員、工程師,也普遍很年輕,大概年齡在30歲上下,我幾乎看不到“老師傅”。雖然年輕人顯得更加朝氣蓬勃,但未免讓人質疑工人們的組裝水平是否嫻熟、經驗是否豐富。

靠120元發家的李書福,現在建個研究院就耗資62億,長什麼樣?

但總體來看,經過兩天的參觀,吉利的確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要知道,國內有很多成立較早的自主品牌,尚在原地踏步或者退步,吉利能在眾多自主品牌殺到前列,已經是個榜樣級案例。換在10年前,我買車堅決不會考慮吉利。但從博瑞、博越等越來越多新車問世後,吉利用行動證明了自己的努力,它早已不是當初那個“吳下阿蒙”。而借這次參觀工廠的機會,讓我對新時代的吉利又有一個新的認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