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女子图鉴 天堂向左,北上广深往右

上海女子图鉴 天堂向左,北上广深往右

奥地利小说家斯蒂芬·茨威格在《断头皇后》里写过一句话: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这样的至理名言,《上海女子图鉴》里的罗海燕们越早知道越好。

天堂向左,北上广深往右

自由之路何处寻?

总有自命不凡者认为自己可以从赌局中全身而退

什么“有则改之”?什么“闻者足戒”?

统统不存在的。在男权社会

靠一张床奋斗出一套房的女人

比比皆是。

上海女子图鉴 天堂向左,北上广深往右

在《上海女子图鉴》中

你能清晰看到一个现代女性

在男权社会的语境里摸爬滚打的粗粝印记

罗海燕谦虚低调、善良温和、敏而好学

并不像《北图》里陈可一样

幻想着靠男人改变命运

她的奋斗路径体现出了“姿势水平”的正常

不因向异性贩卖性魅力的方式获得职业上的晋升

而是通过职业上的晋升

获得了邂逅更优秀异性的机会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自食其力的职业女性

仍然时不时被不容置疑的迂腐理念捆绑压抑

仍然免不了在具体生活层面被坑被耍被欺骗

至于那些弄得她尴尬窘迫的社会理念

年代甚至比辛亥革命都早

横亘在罗海燕与幸福生活之间的小困境

正是男权社会滋生已久的大问题

比如如何做到独立自主

如何实现财务自由

如何变成人生赢家

这种一句话把天聊死的命题

其实根本没有标准答案

考虑到别有用心者

经常在题干里添油加醋穿凿附会

这类无聊命题甚至不配被认真作答

但它们又确实是问题

就像“该不该在上海买房子”一样

万箭穿心般困扰着罗海燕们

且不论在剧中预设的年份

以女主的工作年限以及职业层级

她是否能按照当时上海的房价水平

在有梧桐树的地方买下一间小格子

就算她真的成了沪漂群体中的有房人士了

然后呢?就自然收获美好爱情和幸福生活了吗?

上海女子图鉴 天堂向左,北上广深往右

剧中的钻石王老五林立跟罗海燕讲

在上海这城市,有自己的空间

会让自己变得很有尊严

这话乍听上去没问题

但结合地产商林立就是打算

以房子来和罗海燕签订“卖身契”的出发点

上述没问题的问题就全都是问题了

罗海燕拥有了自己的空间

但她还是遇到了依仗着更华美的空间

去跟她谈交易的林立

她的房子给予她尊严了吗?

林立因为她有房子就尊重她了吗?

显然并没有

从她自愿纳入世俗评价体系的那一刻起

她注定要在被侮辱与被损害的路上重蹈覆辙

平等、独立、自由,是现代女性的渴望

可能这种欲望压根就不存在

我们的体制已经决定了

男性是这个社会的主导

女人就是男人的玩物和消遣品而已

无论你怎样不服气,最终改变不了什么

我们东方女性的骨子里

何时有过独立和自由的概念

被传统熏陶了几千年

现在要独立和自由,呵呵呵

与其整天想着那些虚无缥缈的独立和自由

而失去了女人本来的温柔和女性之美

变得张牙舞爪和面目狰狞满身戾气

还不如静下心来,审视自己

即使受到生活折磨

也不要丢失作为女人应该有的东西

上海女子图鉴 天堂向左,北上广深往右

正如斯嘉丽告诉罗海燕的那句话倒是对的

真正的自由是不会寄托在别人身上的

但全面理解这句话

在男权社会的毒瘤无孔不入的具体情景中

无疑是一件难事

不寄托在具体的人的身上

这个相对容易被理解

而在具体的人大量散布的抽象理念中独善其身

不仅难被理解,甚至难被认知

但后者从来是深刻理解

独立、自由这类关键词的第一步

一个人的独立

应当是勇于接受与大多数人不同的生活方式

一个人的自由

应当是遵从符合内心的体验与感受

并为之做出选择

同时丝毫不在意无关紧要的人会怎么想、怎么看

选择过怎样的生活,与怎样的人过

实在是人各有志,没有完美,只要合适

便是人生之幸运!见的不定是真

只有感受到的才会是心灵所需!

面子与肉体往往是矛盾体

得与失总相伴,由不得二选一

上海女子图鉴 天堂向左,北上广深往右

罗海燕犯的错误

就在于过于信奉强者无人欺

善者有人报的简单逻辑

实际上,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尊重与否

欣赏与否、珍惜与否、关爱与否

从不取决于另一个人做了什么

而在于这个人本质上是否善良、正直

我开始相信命运的安排

该经历的事情一个都不会少

所以心态决定一切

我还是相信大多是女孩不靠别人的

在《上海女子图鉴》中

罗海燕靠自己的努力,跻身于白领高层的同时

她遭遇的男人也给她的事业有不少的提携

我们的生活不就是男人和女人在混战吗?

罗海燕越是爬得高,遇到的男人就越是精明

越是将女性物化

其实说明这个社会将任何东西都物化了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但碰到将物质来代替感情

诸如将钻戒,将房产来作为感情输出的替代品时

多数女人是为之屈服的,或者说是认可的

所以,男人和女人组成的社会中

罗海燕最后会怎样

我想按照剧中的性格走向,应该是独身

这就是男权社会中,女人的命运

上海女子图鉴 天堂向左,北上广深往右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

男权社会的污泥浊水一直在混淆对人的评判标准

一个对个体而言恰当的标准

在集体意识那里或许是离经叛道的

而一个妥当不违和的标准

却可能会戕害个人的一生

不信邪的代价

便要重复《上海女子图鉴》女主的挫伤

从一个维度上看

罗海燕遇上的男人是这样的

上海男人杨呈远精致明理、职业体面;

香港商人蔡钟闲成熟体贴、温柔细心;

创业精英白强严谨认真、勤奋上进;

地产大亨林立睿智博闻、多钱善贾。

在与这些男人的交往中

罗海燕不仅大幅拔高了生活质量

甚至触摸到了跨越阶层的可能性

而在另一个维度上看

杨呈远典型“妈宝”,毫无责任感;

蔡钟闲虚情假意,已有妻室;

白强极度现实,唯利是图;

林立则干脆是在包养情妇。

简而言之

这些符合了女主在不同阶段

内心期待的男人没一个是靠谱的

他们带给罗海燕的多是花言巧语与计算权衡

而不是后者需要的珍惜与爱护

剧中靠谱的男人当然也大有人在

可惜在男权思想的荼毒之下

罗海燕在重大选择的关口

永远看不到那些正确选项

上海女子图鉴 天堂向左,北上广深往右

而在真正爱她的人那里

罗海燕似乎永远无法准备好

对那时的她来说

清晨醒来穿上男人的白衬衫

在落地窗前俯瞰一个城市的CBD

才是唯一的成功标准

她必须先遍体鳞伤地填补内心的欲望

才能在物是人非之际唱一首《后来》

有句评论说得很无奈

可能中国这种国情下受教育长大的女孩子

如果不是父母从小都特别拎得清

且耳濡目染得好

离一次婚去搞清楚自己到底

得跟什么人结婚才合适和幸福

搞得好像是必经之路了

即便现实中的毒瘤

无法像剧中那个地产大亨一般

为自己的肮脏交易给出口才一流的自辩

只要人性中的虚荣贪婪仍旧大行其道

扭曲的价值体系

自然能在金山银山后面得到合理解释

剧中以五年时间为限

和罗海燕签订包养契约的林立

是个集男权腐朽思想于一身的人物

世俗生活中亦不乏其类

就像直男癌炮制出的那个名词“高级脸”一样

罗海燕对于林立就是“高级货”

高级货始终是货,变不成人

且高级的上面还有更高级

还不是顶级,更不是无价

这就意味着,如果泰坦尼克号再沉没一次

林立会毫不犹豫的把罗海燕一脚踹下去

而把自己的万贯家财抱上救生艇

上海女子图鉴 天堂向左,北上广深往右

并不是男人不靠谱,而是男权不靠谱;

不是选择不靠谱,而是促成选择的立场不靠谱;

不是婚姻不靠谱,而是具体的结婚对象不靠谱。

我倒是觉得

即便是在男权思想占据主流的当下

并不为“安稳”打包票的婚姻制度里

仍然存在很多令人艳羡的夫妻关系

但那不是由婚姻这一体制带来的

如果TA是愿意跟你同甘苦、共患难的人

你们便足够通过最幽暗绵长的隧道

如果TA不是那个人

再宽的路最终都会走向悬崖泥潭

而正真通往自由之路的关键砝码

不是房子、车子、票子和位子

而是知识、智慧、勇气与信念

这才是女人独立成长的因子

最后提一个问题

当年在时间胶囊里

你到底写了什么样的豪言壮语?

请把它写在留言里

洗洗睡吧,晚安,各位

上海女子图鉴 天堂向左,北上广深往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