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人的語言直接明瞭,把“送忙罷”叫“轉麥罷”(音轉mei pa),是個“小看大”(即女兒給孃家、外甥給舅家送)的節禮。各家的小媳婦、老婆婆精心地蒸出又大又虛泛的“油角角”、“油卷”饃,把女婿娃娃收拾乾淨“哦耶”(wo ye,俗語,整潔的意思),帶上點心,遠處的騎自行車,近處的背上布袋步行,大道村巷到處都是歡笑問候的招呼聲。
饃和點心不是隨意拿的,按親戚家數,有長輩的一份點心,平輩一般不拿點心,饃要拿雙數,每家準備四個饃,最後再多拿兩個。客人到後,主家就開始下廚,拾掇招待的飯食,直到吃過午飯客人要告辭的時候,才能解開客人的包包(免的讓客人說主家看拿的禮做飯哩),留下饃饃和點心,俗稱“丟布袋”。饃饃留兩個,最多四個,重要地是不能把客人包包裡的饃饃拿完,講究“布袋不空”,不然是很不禮貌的!有的人家還會用自家的桃、杏等瓜果等把包包裝滿,讓客人“滿載而歸”,真個地“古風淳淳”。
火紅的太陽推動時光的輪軸,不緊不慢的向前搖擺,催動的麥子上場,催動的顆粒歸倉。辛勤的農人們收割碾打完了麥子,又種下了玉米、豆子等秋莊稼,就像打了場硬仗一樣,總算“忙罷”了。“忙罷”是關中道一個僅次於過年的“節假”時段,甚至有的村唱戲,有的村過“會”,家家戶戶用新磨的白麵、新榨的菜油,蒸饃饃,烙油餅,走動親戚,招待客人,盡情的分享著收穫的喜悅。
我小時候,最喜歡走親戚,尤其愛到“老外家”(音Iao wei ya,父親的舅舅家)去。我老外家就在本村的吳家堡,出了家門,向北上個坡就到。來往很是方便。有時父母忙地裡的農活,就打發我去給老外家“轉麥罷”送節禮,我雖然年齡小,但是三個舅爺、舅奶(我們叫老舅、老妗子)都很重視,家家都用富平農村最實在的待客之道--捏疙瘩(即包餃子)招呼我。經常是這家沒吃完,那家又來叫,我按祖母的吩咐,每家都吃一點,可不能讓舅爺、舅奶的心意落空哦。調皮懵懂的我,回去還會向祖母和母親“彙報”,各家都做的啥飯,餃子包的啥餡,那家的好吃,那家的油水多…,如今想起來,都是滿滿的幸福。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走親戚逐漸成了形式,先是饃饃被其它的“果子”點心取代,後來人們嫌走親戚耽誤時間,把節禮放下就走不再吃飯,人和人之間的親近感也變的平淡。還好,這兩年,生活富足的鄉親們,思想上開始迴歸,古老的“轉麥罷”風俗像封存了許久的美酒一樣,增添新意的同時,愈加醇厚了。
閱讀更多 果果果然說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