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瑞典、敗條頓的羅斯鐵軍,歡心投降蒙古西征軍,暴壓斯拉夫人!

打瑞典、敗條頓的羅斯鐵軍,歡心投降蒙古西征軍,暴壓斯拉夫人!

拔都

俄羅斯的前身是羅斯諸公國,東歐的這片斯拉夫土地在當時並不安寧,邦國林立、分裂割據、反目爭鬥……這一切註定不會長久……

無論統一的斯拉夫土地,還是分裂的斯拉夫土地,對於蒙古人來說這都不是事兒,反正霸氣的蒙古帝國要向世界宣示武力,西征羅斯不可避免。

1236年,拔都帶著蒙古“長子軍”越過烏拉爾河向西開拔,諸王、萬戶、千戶、百戶、那顏的長子們組成的軍團很快擊潰第一個目標——欽察人。

拔都在欽察草原整編出一支精銳的大軍團,於1237年向當時的羅斯方向進軍,內亂不斷的羅斯諸公國在鋒利的蒙古彎刀面前毫無反擊能力。

打瑞典、敗條頓的羅斯鐵軍,歡心投降蒙古西征軍,暴壓斯拉夫人!

內鬥的羅斯諸公國

話說,蒙古西征軍打得羅斯諸公國大敗,但羅斯人並非都是弱旅,在羅斯人當中還有一支戰績輝煌的雄兵。

這支雄兵來自諾夫哥羅德公國,公爵亞歷山大·涅夫斯基被俄羅斯人認為是歷史上的“救國英雄”。就是這位英雄哥,蒙古人一來,立馬歡天喜地的投降了。

然而,這一點都不妨礙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在俄羅斯歷史上地位,1547年被東正教追封為聖徒,1942年被斯大林宣佈為民族英雄,2008年獲得“最偉大的俄羅斯人”稱號。

打瑞典、敗條頓的羅斯鐵軍,歡心投降蒙古西征軍,暴壓斯拉夫人!

大戰條頓騎士團

那麼,他到底做了什麼呢?主要是兩個方向的動作:東邊的和西邊的。

東邊:蒙古西征軍一殺到,歷山大·涅夫斯基一看黑壓壓的一大片軍馬,鬥不過就投降稱臣唄。光投降還不夠,他還積極配合蒙古人的政策,強力壓制各種對蒙古的反抗,甚至連自己的兄弟都不放過。

西邊:1240年,蒙古西征軍還沒有退去,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就組織軍隊在涅瓦河畔擊敗入侵的瑞典軍隊。1242年,他又率軍擊退條頓騎士團的大舉進攻。

他對蒙古人入侵奴顏婢膝,對歐洲人入侵卻是捨命相搏,咋態度這麼不一樣?其實,這絕非他對蒙古人有好感,而是蒙古人打過之後就走,並不會留在當地佔地盤,你只要交保護費就好了。而歐洲來的入侵者就不同,他們是要佔地,是要亡斯拉夫人。

打瑞典、敗條頓的羅斯鐵軍,歡心投降蒙古西征軍,暴壓斯拉夫人!

裝孫子的羅斯貴族

亞歷山大·涅夫斯基投靠蒙古人是有私心的,一來能保持諾夫哥羅德公國的獨立地位,二來還可以用蒙古人的勢力壓制其他羅斯公國。

換句話說,亞歷山大·涅夫斯基想成為羅斯的統治者,反正只要給蒙古人交稅賦就可以了,逢年過節去拜個年、問個好就敷衍過去了。

確實,他的如意算盤打對了。1252年,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在蒙古人的幫助下成為弗拉基米爾大公,統轄蒙古治下的羅斯諸公國。

後來,亞歷山大·涅夫斯基的策略成為斯拉夫人的一種傳統,羅斯各個公國的公爵為了保存實力以及獲得權力,紛紛向蒙古人獻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