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清粉總是愛拿領土說事?

微笑轉身不見你

  21世紀的今天,世界早就被瓜分完畢了。想要開土擴疆的時代,除非在20世紀前期就完成,如今即使是超級大國也難以吞併別國的領土,更不要說其它國家了。但是,凡事皆有例外!中國就在21世紀增加了1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這裡面有什麼特別的情況呢?聽我把來龍去脈說清楚。

  

  (乾隆時期發生的大小和卓叛亂)

  

  (乾隆皇帝)

  

  事情得從乾隆皇帝的時候說起,乾隆二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8世紀中期。新疆回部霍集佔兄弟發動的一次大規模的叛亂。也叫做大小和卓叛亂。大、小和卓是中國西北地區歷史上兩位著名的伊斯蘭教領袖。大和卓是指波羅尼都 ,新疆喀什噶爾人,伊斯蘭教白山派和卓瑪罕木特的長子。和卓這個稱呼來自於古波斯語的漢語音譯,意思就是“聖裔”,也就是穆罕默德的子孫。乾隆皇帝的時候,中國還不是晚晴,可以說是最後一個盛世——康乾盛世的餘暉還在。於是乾隆皇帝迅速調集大批清軍前來平叛亂。各路大軍一起討伐大小和卓,清軍在葉爾羌、和闐、庫車等地與大小和卓交戰。大小和卓蠱惑人心可以,打仗就不行了,很快被打的落花流水一路西逃,經蔥嶺進入了巴達克山(也就是現在的阿富汗東北部地區),被當地部族武裝給擒殺了,這次叛亂也就平息了。從此以後蔥嶺(也就是帕米爾高原)以西的諸多小國紛紛歸降中國,使得中國版圖擴大至巴爾喀什湖地區,而這個時候沙俄的勢力還沒有到達中亞地區。這片土地的唯一宗主國就是中國。

  

  (左宗棠收復新疆)

  大小和卓之亂的平定。也是乾隆皇帝的十全武功之一。此戰之後,新疆的天山南路又重新迴歸我中華版圖,清政府於是設立了伊犁將軍來統轄新疆各部,同時設立的還有總理回疆事務的參贊大臣,專門來管理回部。就這樣,整整60多年,這裡的人們安居樂業再也沒有發生過叛亂。但是如果事情就這樣結束了,那無非就是中國歷史上很平常的一次平定叛亂的戰爭,沒什麼特別的。問題是時間過去一個甲子,到了道光年間,這裡又出現了一次七和卓之亂(連叛亂都學會組團了)。等到了咸豐年間,又出現了倭裡罕之亂。再到後來一個叫阿古柏的人率領大軍入侵新疆,妄圖在這裡建國。於是,在光緒初年,已經平定太平天國起義,又開始了洋務運動的清政府決定要解決西北邊疆的問題,民族英雄左宗棠領軍開始入疆平亂,次年就擊敗了阿古柏,再次收復新疆。

  

  (左宗棠與洋人談判)

  當中國收復新疆之後,馬上向俄國提出歸還伊犁的正當要求,但是俄國卻以種種理由進行阻撓,意圖強佔我國領土。就在這時候英國人跳出來阻攔俄國的擴張,原因就是怕俄國在中亞站穩腳跟後會南下,威脅印度殖民地的安全,但是英國人的做法是和俄國揹著中國政府私自瓜分屬於中國的帕米爾地區。這簡直是荒唐至極。清政府一方面調兵遣將沿著薩雷闊勒嶺和俄國形成對峙。一面又照會英俄政府,表示中國不承認這種私下的瓜分行為。但是那時候爆發了甲午中日戰爭,清軍大敗。一個連小小的日本都打不過的國家,英俄這樣的老牌列強,又怎麼會把這種抗議放在眼裡。從此瓦罕帕米爾被劃歸阿富汗,也就是今天的阿富汗瓦罕走廊一代,其餘的地區全部被沙俄奪取。

  

  (最新的邊境地圖)

  

  時間就這麼拖了一百多年,到了21世紀。中國從清朝到了民國,又發展成了新中國。沙皇俄國也變成了蘇聯,蘇聯又解體了。於是這片被侵佔的土地突然變成了一個叫做塔吉克斯坦的國家所有。中國自然不會放著這片上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不管,於是開啟了和塔吉克斯坦的談判。談判進行了7年之久,最終塔吉克議會批准了中塔兩國政府簽署的邊界勘界協定,同意放棄與中國在帕米爾高原擁有主權爭議的約1000平方公里的土地,將這塊土地所有權退還給中國。至此,兩國之間存在了130多年的領土爭端問題得以和平解決。

  

  (遼闊壯美的帕米爾高原)

  

  這塊領土上由南疆軍區的喀什軍分區建成了一箇中國最西邊的邊防哨所,成為真正的中華西部第一哨。這片土地上的原塔吉克斯坦公民也將陸續撤離。這裡將會是“中國最晚看到太陽昇起的地方”清政府因為軟弱無能,不斷喪權辱國。新中國成立以來,不斷的推翻以前清政府簽訂的不平等條約,收復了香港,收復了澳門,如今又收復了1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我相信,中國的崛起之路才剛剛開始。我們將把失去的一點一點奪回來。

請支持本團隊製作的《戰爭特典》《鐵血文庫》系列實體圖文書!獨立專業 有種有料!


戰爭史

有一個清粉說什麼滿清奠定中國論,說唐朝漢朝對新疆進行的是鬆散管理——即為羈縻,而滿清對新疆和西藏進行了有效管理,還說什麼即使在清末邊疆地區如新疆西藏東部還滿清中央政府控制下。說來真是可笑之極。滿清前期,沒有受到西方列強的打擊,靠著吹噓的八旗無敵論和漢奸綠營兵勉強管理內地,而對於邊疆——如新疆、西藏、東北等地,由於交通落後,基本上是任命一個所謂的駐XX大臣和保護大臣的幾百個兵長期在省會城市,其他的事物都交給當地的土司——典型的羈縻管理,還不如漢朝班超時期對新疆的羈縻管理程度(班超時期漢朝中央可是派了大量官員去新疆各地任職,同時還帶去一些漢民教當地土著種植)!

至於說到清末時期,清廷對邊疆連羈縻都沒有了。沙俄都在新疆建立殖民代言人了,沙俄的商人在新疆都不需要收稅,沙俄的盜匪想來搶劫就來了。1900年滿清慈禧太后被八國聯軍打得往西逃跑,沒見西藏、新疆、東南各省派兵去勤王,只看到陝西一地派兵勤王!滿清從來就沒有在西藏進行長期駐軍(事實上也只有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西藏後才將西藏農奴解放),滿清在西藏不過是任命了一個達賴的稱呼然後又西藏的僧人和土司們自己管理,典型的羈縻而已。清末,西藏受到英國人的侵略,按照某些清粉所謂的滿清中央控制著,為何只見西藏的地方人拿著大刀和落後的火繩槍抗擊英軍,沒見滿清的中央軍隊過來抗擊英軍?這樣也叫做中央控制?

某些清粉和清史專家真夠無恥的,這樣都有滿清奠定中國論?感情羈縻式管理和地圖開疆就是奠定現在有效管理的中國了。

看看上面所謂的清末滿清還控制著新疆和西藏論的真實情況,——感情這樣程度低的羈縻甚至連羈縻都不是的東西也被說成滿清中央控制論邊疆。我還看到滿清帶來東北論的帖子,事實上康熙時期沙俄盜匪兵就隨時進入黑龍江燒殺,19世紀中期後東北更是成了沙俄的勢力範圍,黑龍江的金礦都被沙俄開採,到了1904年日俄在東北大打出手,殺死大量東北老百姓,滿清一個皮都不敢放,還說自己中立。日俄戰爭時候日俄雙方將東北劃分為勢力範圍,並且日本大量南部東北移民,滿清屁夠不敢放一個——這樣就叫做有效管理和中央控制邊疆,感情滿清的中央就是這樣控制邊疆的。

再說了,假如滿清真正奠定中國,有效管理了中國,那為何新中國成立以後會有這麼多歷史遺留的邊疆問題,而且都是滿清留下來的?所以現在中國版圖以及邊疆的奠定跟滿清一毛錢關係都沒有。滿清的羈縻管理和殖民管理及與西方簽訂的條約,在新中國成了之後就被毛主席廢除了,大清奠定論自然就是徹頭徹尾的謊言!!!


回憶還是要忘記

今天的中華版圖,是歷朝歷代的執政者開疆拓土的。清朝更迭明朝。屬於朝代更迭,清朝在更迭明朝領土原有疆域進行開疆拓土。並加己鞏固疆域。清朝並不是中華版圖奠基者。奠基中華版圖的乃是秦朝秦始皇。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大軍滅六國,平嶺南,將廣東、廣西納入中原版圖之中。車同軌,文同種,統一度量衡。秦始皇乃是中原封建王朝開山鼻祖,奠定中華版圖。

公元前195年,劉邦擊敗項羽,成立漢朝。白登山之戰,劉邦被匈奴冒頓單于圍困於白登山,粱盡草絕。幸得謀士陳平略施妙計,重金賄賂冒頓妃子,劉邦得以脫身解圍。

漢高祖劉邦尚感到大漢國力尚弱,不足與匈奴對抗,唯有與匈奴戰和。文景之治後,國富民強,文景盛世。漢武帝劉徹登基後,匈奴經常侵擾大漢邊境,搶擄邊民及其財產,擾亂邊境安定。孰可忍,孰不可忍。漢武帝劉徹對匈奴實行零容忍政策,任命衛青、霍去病徵討匈奴。漢軍勢如破竹,打得匈奴節節敗退,聞漢色變。衛青、霍去病收復河西走廊,設置酒泉、武威、張掖、敦煌等城。收復西域,將西域納入中華版圖之中。

公元581年,北周楊堅成立隋朝,一統天下。與周邊諸國搞好睦鄰友好關係,隋文帝楊堅而被天下諸國諭為:聖人可汗。隋煬帝楊廣執政時將吐谷渾(青海地區)納入中華版圖之中。隋煬帝因三徵高句麗失敗導致民眾造反而亡國。

公元626年,玄武門政變。李世民誅滅其兄李建成,其弟李元吉。逼其父李淵禪讓。隨後,李世民登基,史稱唐太宗。

貞觀之治,唐太宗李世民任命李靖、蘇定方率領大軍滅了東西突厥。大唐國力強盛,貞觀盛世。唐太宗李世民被天下四海諸國諭為:天可汗。意為統住天下四海諸國君皇。大唐帝國乃是世界第一軍事、經濟強國。

公元660年,唐高宗李治執政期間,任命李績為主帥、蘇定方為大將,終滅亡高句麗。大唐威震天下,將西域、蒙古、東北等地納入中華版圖。東臨庫頁島,南臨交趾諸部,西臨裡海波斯一帶,北臨貝爾加湖一帶。大唐國土面積達到1400萬平方公里。彰顯大唐盛世。

公元1279年,蒙古忽必烈滅南宋,一統天下,成立元朝。首次將西藏納入中華版圖,實行土司羈縻管轄制度,滅大理。元朝中華版圖1700萬平方公里,乃是中華朝代史版圖面積最大的朝代。亦為現代版圖的框架。

公元1367年,明太祖朱元璋發討諭檄文:驅逐韃虜,恢復中華。任命徐達為主帥、常遇春為大將。收復自五代十國後晉石敬瑭丟失455年的燕雲十六州。

公元1368年,徐達、常遇春攻入元大都。元順帝逃回漠北,元朝宣告滅亡。

朱元璋收復雲南,任命養子沐英率領三十萬大軍永駐雲南。將雲南納入中華版圖。將西藏實行土司羈縻管理制度,並對西域哈密地帶管轄,設置哈密衛。收復東北,設置奴兒都幹司,管轄女真諸部。明朝未年,鄭成功驅逐荷蘭人,收復臺灣。

公元1644年,李自成大軍攻入北京城,崇禎帝明思宗朱由檢慌不擇路,在煤山上吊自殺。明朝滅亡。李自成大順軍在北京搶殺掠劫。民心盡失,手下大將劉宗敏強搶吳三桂愛妾陳圓圓。而導致吳三桂衝寇一怒為紅顏,不肯歸降大順軍。

一片石之戰。由於吳三桂不歸降,李自成、劉宗敏率領十萬大順軍征討山海關吳三桂。在山海關一片石,大順軍與關寧鐵騎撕殺正酣。眼看關寧鐵騎外於下風,不敵大順軍。滿清多爾袞令旗一揮,滿清八旗軍殺向大順軍,大順軍腹背受敵,不敵滿清八旗軍,愴惶撤退。大順軍傷亡慘重,損失幾萬人。滿清多爾袞打著為崇禎報仇的諭檄號,討伐李自成。李自成愴惶地在北京稱帝,只當了一天的皇帝,滿清多爾袞大軍己逼到北京城下,李自成唯有撤離京城,被多鐸追殺,李自成後在九宮山被殺。滿清多爾袞攜幼主順治入主北京,朝代更迭。滿清一統天下,問鼎中原。

公元1680年,清朝康熙執政期間,西域準噶爾噶爾丹叛亂,危及大清國土安全。康熙御駕親征,降服準噶爾。乾隆執政期間,西域準噶爾大小和卓叛亂,乾隆對準噶爾實行三光政策,終收復西域。由於是故土新歸,乾隆將西域改為新疆。

慈禧執政期間割地賠款,喪權辱國,將中華民族拖入萬劫不復的深淵。任由西方列強欺辱。

公元1875年,左宗棠率領三路大軍收復新疆,抬棺出征,擊敗阿古柏,收復新疆。

公元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發,武昌起義成功,全國響應獨立。

公元1912年2月12日,袁世凱和平逼宮隆裕太后,隆裕太后頒退位詔書。清朝宣告滅亡,民國和平更迭清朝。袁世凱維護國家領土、民族不受分裂。再創共和。

不少清粉(滿遺)在社會媒體言論吹噓清朝乃是奠基中華現有國家版圖。這是不恰當的言論,奠基乃是開創、創始之意。

奠定中華版圖的是秦朝秦始皇。歷朝歷代的君王在原有中華版圖上開疆拓土,將中華國土擴大,並鞏固其疆域。

漢朝將西域納入中華版圖。

隋朝將青海納入中華版圖。

唐朝將蒙古、東北、西伯利亞納入中華版圖。

元朝首次將西藏納入中華版圖。

明朝首次將雲南納入中華版圖。收復臺灣。

清朝鞏固中華國土疆域,收復新疆。

清朝更迭明朝,屬於朝代更迭,民國更迭清朝,屬於朝代更迭。

所以說:現有中華國土版圖不是清朝奠基的,而是中華朝代秦漢隋唐元明的開拓者打下現有中華國土版圖。








歷史愛好者88

今天的中國繼承了清朝的疆域,這是事實。

但是要說中國今天的疆域概念等同於清朝的疆域概念,這卻不完全是事實。

清朝的疆域其實還是一個天下的概念,是一個範圍而不是一條明確的界限。

清朝的疆域變成明確的界限,其實是西方帝國主義擴張與清朝勢力範圍碰撞的結果。

換句話說,是西方人劃了線,於是清朝自然也就有了“界限”。

最明顯的就是俄國,如果沒有俄國在清朝前期歷史性的東擴,清朝北方的疆域該怎麼劃?

大概只能說,至少是可以越過貝加爾湖,再向北,向西。但也僅此而已。

可以說,完全是由於俄國擴張的界限,才為清朝確定了一條北方的邊界。

直到清朝後期,這個疆域概念從天下到國家的轉變才慢慢完成。

所以清朝對邊疆的控制,方法上可能與過去有些不同,實質上是沒有什麼區別的。

從這個角度上說,你很難說清的領土比漢唐明大或是小,因為後者是沒有邊界概念的。

漢勒石燕然,理論上北方草原已經臣服,然而草原的邊界又在哪裡?

鮮卑利亞幾千年來本就是中國北方的造血機,在天下概念內,這個北方邊界只是個地理概念,你何嘗又不可以劃到北冰洋?

這個時代上的不同,其實已經決定了對清朝“武功”的評價,也必須有根本上的不同,不可以簡單的與前朝對比。

因為在清朝所處的世界,“武功”的重心已經應該是對外而不應該是對內了。

我們只要看看漢武大帝,就知道重心對外與對內有多麼大的區別。

漢對匈奴,完完全全可以說是國際視野,是全面的、戰略的遏制和打擊。

清朝有過這樣的格局嗎?

俄羅斯東擴之迅猛,應該是完全碾壓了匈奴了吧,如果是漢武帝,應該是高度警惕了吧。

然而清朝完全沒有這樣的認識,相比漢武帝,其視野之狹隘可以說是驚人的。

俄羅斯能在遠東立住腳,完完全全是尼布楚條約賦予了它一個立足點。沒有一片適宜居住的土地,俄羅斯只能退回鮮卑利亞,最終成為一個純粹的歐洲國家。

一個歐洲,一個遠東,就像繩子的兩端,保證整片大陸都連在了俄羅斯的政治纜繩上。

如果康熙具備漢武大帝的眼光和氣魄,俄羅斯絕對做不到這一點。

當時中俄的武器差距還沒有大到無法追趕的地步,而中國的地理和人口的優勢則是碾壓性的。

而整個北方都統一於一個強大的帝國,這是任何中華帝國都不能容忍的。

然而康熙卻以他的“勝利”,送給了俄國人整片大陸。

俄國人自然欣喜若狂,因為他們拿到了他們在軍事上完全不可能拿到的輝煌成果!

而清朝卻還滿足於在舊視野中打轉轉,彷彿邊界那一面的龐大帝國根本不存在一樣。

清朝對蒙古的軍事其實也是一種安內,因為滿蒙當時在政治上是一體的,平定準格爾只是另一場內戰。

清朝對中原的高壓當然也是一種安內。

甚至清朝對東北長期閒置隔離,也是一種安內。

在世界處於帝國擴張的時代,清朝居然在虛邊安內,這不能不說是與整個時代政治上的保守性、自私性一脈相承的。

所以我們甚至不能簡單的說,清朝的“武功”屬於舊時代,俄國的“武功”屬於新時代。

因為任何一箇中央王國,比如漢武帝時期的中國,都不會在這種形勢下,忽視外部的這種明顯的威脅。

在君臨天下時的虛邊,與在列強環伺時的虛邊可以同日而語嗎?當匈奴的威脅在地平線上露出影子的時候,難道漢的反應不是師行千里,雖遠必誅?

前者的領土即使你把它圈得很小,後者的領土即使你把它圈得很大,然而兩者可以相提並論嗎?

從“天下”的角度看,可以說清朝時期是中華文明輻射範圍整體被壓縮的時期——領土看起來是被動“擴大”了,然而中華文明的“天下”卻徹底壓縮了。

而這個變化的核心原因,即在於清朝實際上是漁獵文明與遊牧文明的結合,而共同對中華文明的一種統治。它的領土方面的“擴張”,其實只是漁獵文明與遊牧文明的一種祖產的保守而已,而它對中華文明的控制,根本上也是內向而保守性的。

清是一個保守性的朝代,這是一個無法否定的事實。清朝把它幾乎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這個“保守”上,整個清朝政治、經濟、文化都沒有什麼真正的突破,政治上高壓,經濟上封閉,軍事上防內,文化上只能考證遠古……。大清就像一艘停留在過去的船,漂浮彷彿已經是它全部的目的,它就這麼默默的漂浮、漂浮,等待著未來的浪潮最終將它席捲而去。

PS:本文僅僅是對清朝歷史的一點個人看法,是要澄清一些概念。清朝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滿族是中華民族的一分子,今天我們領土上的合法性也必須要上溯到清朝。清朝的保守倒退是一個歷史的錯誤,這個錯誤正是由於其在民族問題上的區隔自限所致。而辛亥之際我們能保住中華民族的祖產,也正是因為我們有天下一家的包容。我們是一個文明國家而不是民族國家,我們研究歷史是為了吸取教訓而不是為了重複錯誤。如果今天我們還要搞地域攻擊民族對立,那隻能說是愚蠢、狹隘和野蠻。偉大的時代都是外向的,包容的,我們應該向漢唐邁進乃至超越之,而不是變成第二個封閉僵化矛盾重重的滿清!西方民族主義是一種舶來品,這個思想是有嚴重問題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標誌之一,就是擺脫這種狹隘的民族主義,重新建立引領世界的新的“天下”,今天的國人如果連這點覺悟都沒有,那我們的格局豈不是還不如滿清?


寶寶178076326

首先我們要評判一個大國,何為大國?領土雖然不是最重要,但卻是很重要,近代以來的荷蘭,西班牙,英國等國,雖然現在領土小,可是人家當時有幅員遼闊的殖民地,現在,世界三大國,美國,俄羅斯,中國那一個都是有相當領土的國家,當然有意外就是加拿大,所以領土雖然不是最重要但卻是很重要。

既然領土重要,那我們就需要好好說一下為什麼清粉總拿領土說事情,眾所周知,清朝接收的明朝就領土而言,缺少了西藏,新疆,內外蒙古,青海,臺灣(當時是荷蘭人在明朝時佔據)對比一下就會發現,這些地方大還是小。而你想把這些領土收復,不好意思,領土這個東西,人家不賣,你買不來,不然宋朝可能早就是一個大國了,那好吧,那我們就只能打,只能談。清朝領土分三個階段,前期,中期和後期。前期截至到乾隆,中期截至到道光二十年鴉片戰爭,晚期宣統。前期開疆擴土,中期守城,後期,嗯,大家懂,當然這不是清朝的鍋,每一個朝代都這樣只是週期不一樣。

順治:那時候領土沒有丈量,可以理解。

康熙:1.康熙十二年十一月,吳三桂殺害雲南巡撫朱國治,並派兵攻打湖南,三藩之亂爆發,不久廣西,福建等地紛紛相應,清朝失去了對南方六省控制,隨後陝西,甘肅等地也發生動亂,康熙在此期間大膽用漢人,康熙二十一年冬清軍攻克昆明,叛亂平定,保住了中國基本盤。


2.康熙二十二年,康熙任命施琅為福建水師提督,出兵攻臺,在澎湖大敗劉國軒所率領的鄭氏海軍,隨後明鄭納土歸降。康熙二十三年,清朝在臺灣設一府三縣,即臺灣縣(今臺南)、鳳山縣(今高雄)、諸羅縣(今嘉義),隸福建省,並在臺灣設巡道一員,總兵官一員,副將二員,兵八千。在澎湖設副將一員,兵二千。臺灣正式隸屬中央政府。

3.康熙二十二年清朝要求俄羅斯撤出黑龍江流域,俄羅斯拒不執行,反而侵佔愛琿城,被當時守將薩布素將其擊敗,並將黑龍江下游沙俄軍建立的據點均予焚燬,使雅克薩成為孤城,康熙二十四年正月,清軍援軍到,將俄軍攻破,康熙二十四年秋,俄軍再次進攻黑龍江流域,康熙二十五年七月清軍抵達黑龍江,八月開始進攻,826名俄軍,最後只剩66人。雅克薩城旦夕可下,俄國攝政王索菲亞公主急忙向清廷請求撤圍,遣使議定邊界。清廷答應所請,准許沙俄軍殘部撤往尼布楚。康熙二十八年七月二十四日締結了《尼布楚條約》,規定以額爾古納河-格爾必齊河-外興安嶺為中俄兩國東段邊界,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和烏蘇里江以東地區均為清朝領土。(有人認為這個條約喪權辱國,其實,明朝對東北掌控更弱,庫業島明成祖後再無官員登陸過,並且當時修築好多建築被當地人毀壞)



3.康熙二十七年準葛爾丹反叛,康熙三十六年二月康熙宣佈對葛爾丹御駕親征,準葛爾丹在眾叛親離中去世,漠北蒙古收回中國版圖。




雍正1.雍正元年支持青海和碩特部首領羅卜藏丹津糾集二十萬人進攻西寧反清,雍正命年羹堯、嶽鍾琪率兵討伐,大勝,青海完全歸入清朝版圖

2.雍正五年,雍正帝派遣策凌為首席代表與俄國簽訂《布連斯奇條約》,第二年又簽訂了《恰克圖條約》,劃定了清俄中段邊界,穩定了清俄邊界局勢,當然這個條約對中國是不平等的,那是因為當時當時內閣大學士馬齊收了俄國人錢,賣了好多情報,而且俄國知道中國需要負擔新疆準噶爾的問題,無心北顧,而俄國也正好處在動亂期,但總體上來說,這份條約有利於俄國,而清來講也不全壞,遏制了俄羅斯繼續蠶食蒙古的情況

乾隆1.乾隆初年,現在四川大渡河附近的大金川部落強大,攻打小金川,乾隆十二年,乾隆發兵大金川,派大學士傅恆前往四川督戰,乾隆十四年,大金川部落乞降。

2.乾隆十五年,西藏上層貴族叛亂,清軍入藏平叛,乾隆十六年平定後乾隆改西藏制度,廢除了舊有的藏王制度,併成立了由四名噶隆組成的西藏地方政府噶廈。不久,又制定《西藏善後章程》,提高了達賴喇嘛和駐藏大臣的權力。

3.乾隆十五年,準噶爾部上層貴族發生了爭奪汗位的內訌,乾隆二十年,清軍突破伊犁,殘兵乞降,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初,清朝平定準噶爾大局已定,乾隆帝立即調派滿漢官兵一萬人南下,討伐天山南路叛亂的大小和卓。乾隆二十四年七月,清軍攻克喀什噶爾、葉爾羌,大、小和卓木逃至巴達克山部被殺,天山南路的叛亂平定,新疆全境收回國土。

4.乾隆三十年,雲南總督報緬甸有不臣之心,乾隆命楊廷璋赴永昌接辦抵禦緬軍,乾隆三十二年,清軍徵緬甸失利,雲南總督賜死,緬甸進入中國雲南境內,乾隆派大學士傅恆赴雲南,第二年又命阿桂協助剿緬,因為緬甸氣候炎熱、煙瘴叢生,清軍損失大半。緬甸趁機乞降,乾隆帝命清軍班師,緬甸國王孟駁向清朝稱臣納貢。此戰清軍雖損失慘重,但緬甸再無進攻雲南之心。

5.乾隆三十六年大小金川又叛亂,阿桂平叛,乾隆四十年,乾隆強推流土改制,將這一地區直屬於四川省。

乾隆時期中國領土達到最大,基本領土奠定,在清朝鼎盛時期,東臨鄂霍茨克海,西達蔥嶺,北到大漠,南極曾母暗沙,整個中國的領土多大1300萬平方公里,這個數據僅次於元朝,如果沒有清朝,臺灣不是中國的,新疆不是中國的,內蒙古也不會是中國的。



現在開始講清朝丟掉的領土

道光1.1840(道光二十年),原為我屬邦哈薩克,被俄羅斯無理霸佔,面積約100萬平方公里。

2.1840年(道光二十年),同樣為我屬邦的布魯特,面積約10萬平方公里,被俄國吞併。

咸豐1.咸豐八年俄國逼迫清政府簽定璦琿條約,侵吞我國混同江以西、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廣大地區,面積約46萬平方公里。

2.咸豐十年,通過北京條約,侵佔我國混同江及烏蘇里江以東興凱湖附近約43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同治1.同治三年俄國逼迫清政府訂立[塔城界約]等多次界約,霸佔中國自沙漬達巴哈起,至蔥嶺止約43萬平方公里的國土。

2. 同治七年,約100萬平方公里的我屬邦[布哈爾]汗國,被沙俄侵併

光緒1.光緒七年自伊犁西南天山之陰,那抹哈勒克山口起至伊犁西北喀爾達止,約2萬平方公里國土,在伊犁條約中喪失。

2.光緒九年額爾齊思河及齋桑泊附近約2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被俄帝逼迫的[科布多塔爾巴哈臺界約]而喪失

3.光緒二十一年新疆極西地區帕米爾地方,約1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被俄佔去。



清滅亡時留給民國政府土地約1141萬平方公里土地,不小了,所以清粉一定拿領土說呀,而且領土本來的確作為一個大國很重要。

謝謝


飄零

您好,我來說說我的觀點。

這個問題很好,也非常普遍,比如一旦說到滿清的罪惡,就有人說滿清領土大,通過轉移矛盾,偷換概念來替滿清洗白,這是別有用心的表現。

一直是世界大哥的中國為啥突然掉進谷底?成為任人宰割的羔羊,其實很多人想不明白,所以他們歸咎於中國的文化,其實真正的原因很簡單,中華民族在300年前被滅國了一次,文化,服飾,民族氣節全方位被滿清剝皮抽筋,所以根本不是中國文化不行,這三百年根本就不是中華文化,而是殘忍惡毒愚昧落後的奴才文化。其影響之深遠時至今日我們仍深受其害。

所謂滿清奠定了中國的版圖,其實純屬無稽之談。一個朝代到底有沒有功勞不是看領土有多大,而是看老百姓有沒有過上好日子,國家是不是有尊嚴。

1.滿清的土地再大,每一寸土地都沾滿了漢人的鮮血。清朝是絕大部漢人做奴隸的時代,只有少數漢奸才有好日子過,所以這是一個顛倒黑白,暗無天日的三百年,滿清就是靠掠奪屠殺漢人為奴起家的捋掠奪者。

2.滿清一切的政策都是為了自己的統治,比起土地和老百姓,滿人的奴隸主地位更重要。所以他們會簽訂任何的賣國條約割讓土地,只要能維護滿清統治可以閉關鎖國,不發展科技,拒絕文明進入。

3.再一個,土地再多,老百姓做奴隸也是白搭。東三省漢人不準進去,這土地要的有用?

4.古代漢人是農耕民族,所以漢人都是漢地十八省為主,然後滿清的那些不毛之地其實並沒有誘惑力,只是到了現代可以開發,才被重視。

5.康熙曾經主動割讓大片土地給沙俄。中國歷史上有過這樣的君主嗎?

6.滿清的領土其實是一個虛偽的概念,只是被活著的滿清鼓吹,因為惡貫滿盈的滿清除了愚民,勢力範圍大一點,實在無半點功勞可言,滿清把那些不毛之地和拉攏蒙古聯盟都當做是自己的土地,其實那些土地當時對老百姓沒有一毛錢關係。而且後期割的割,丟的丟別說滿清那一點地方,連漢人的土地都丟的乾淨,滿清留給中國人的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爛攤子,沒有追究滿清賣國的罪責,如今談功勞,實在可笑。

與其說滿清領土有功勞,倒不如說滿清的野蠻侵略徹底打壓了中華民族的脊樑,屠殺了人民的意志,沉重創傷了中華文明,所以土地再大,也是供滿清娛樂,跑馬圈地,封鎖禁止進入的墳墓罷了。


揚子08

最煩網上所謂的這個是明粉那個是清粉,我只講歷史,只講事實。清朝實實在在確立了當今中國版圖是毋容置疑的,不管是新疆西藏還是東北,新疆在明朝整個時期都不在疆域內,東北和西藏基本上都是十分鬆散的管理,甚至可以說沒管,屬自治狀態。清乾隆時期通過金瓶掣籤的制度,正式確立清中央政府對西藏的統治,民國時期沿用,有人認為這個制度就是個形勢,然而,當代我們說西藏是中國的領土,其中最重要的依據不就是這個制度嗎?東北是清王朝的發源地自不必說,再說新疆,不管是元還是明,新疆都沒納入中國版圖,清代幾徵新疆,最終才重歸中國統治,這個統治比起漢唐對新疆的統治也要牢固得多。當然清王朝也存在很多不足,重農輕商,把明代的資本主義萌芽扼殺掉,加強中央集權,鞏固專制統治,開歷史倒車,當然不是中央集權統治,也很難統治住這麼大個國家。而也就是在清代,倒黴地遇上了西方工業革命,加之清王朝固步自封,使中國與西方差距逐漸拉大,最終被淘汰也實屬正常。所以清開疆擴土是有很大貢獻的,不能否認民國當今都是繼承了清的很多遺產,儘管又丟掉很多,但在開疆擴土上貢獻始終大於失去,功就是功,過就是過,看問題要客觀,不走極端,不是一棍子就要打倒


黑海里海高加索

首先,清朝典型中國今天的領土是事實。因為現代的國家關係是在大清的時候形成的,清之前不管歐洲還是亞洲,邊境的觀念並不明顯,這和清粉無關。

其次,古代不管是經濟、交通、通信等都不發達,無法實現類似今天的邊境守衛,因此,勢力範圍是最靠譜的管理方法。

其三,大清較之前的皇朝,對於少數民族的管理和融合更加努力(他本身就是少數民族,必須要拉攏其他民族來抗衡漢族的壓力),相比下,可以和李世民的唐朝有一拼。


愛貓志士

清朝政府晚期,腐朽沒落割地賠款,這個是事實。但是,作為一個國家明確的畫出來國界線。我們國家也是根據這個,才能夠宣佈這裡自古以來就是我們的領土。這個也不是誰都能夠否認的!在清朝以前的國家政府,都沒有比較完整準確的在地圖上標識出來。再說對於領土的實際控制,在這方面除了新中國以外還真沒有作的太合格的。就算是近現,代晚清和中華民國作都不好?尤其是南京國民政府,所領導的抗戰勝利了。但是確實恥辱的丟掉一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這個歷史責任別人無法替他來背鍋。


愛看愛思考

遊牧色彩的胡狄要比田農野得遠,得國也是失國,利漢滿一家維繫一統,滿清黑明師大唐黑隋,大漢黑秦則不同,一民族內爭,然大唐雖含胡狄血統但是華夏正統文化,滿韃雖利用漢人文化卻是韃虜本質,非我族類其心惡漢本質,寧送外夷領土白銀亦蔑小民為家奴,奴役漢民終招致民族貧窮愚昧,然湘紳曾屠以為榮自虜本民為耀,民族災難為大儒雅興以至此?天國義民缺失民命使然亦有之,西方豺狼為害中華日慎,倭鬼俄毛英夷為害最深,民族災難深重人文扭曲變劣變惡而漢奸眾,悲哀!大工業後澤被後世,五星出東方利中華,造就大民主法制之基礎,大工業後民性文化已是浩浩蕩蕩,大勢所趨,中華之興盛引黴佬顧及,渾沌初開,氣象萬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