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愁-兒時家鄉端午節的灰水粽子

鄉愁-兒時家鄉端午節的灰水粽子

記憶中,兒時家鄉的粽子只有“灰水粽”, 根據“灰水粽”的包裹方式,可分為三角粽和大粽。兒時不懂事的我只知道到了端午節全村的人都會做“灰水粽”,但卻很少人會說起粽子的來歷,後來長大了才知道粽子的來由和意義,也瞭解到了各地在端午節時都會做“粽子”,但各地粽子的做法各有不同,各有風味,各具特色。

鄉愁-兒時家鄉端午節的灰水粽子

三角粽

鄉愁-兒時家鄉端午節的灰水粽子

大粽子

記憶中,兒時家鄉慶祝端午節是非常隆重的。那時家鄉的人口有3000多人,外出打工的人們都會回家慶祝端午節,在端午節的前一段時間,人們都會放下忙綠的農活,為做“灰水粽”準備著原材料,田間地頭、鄉間小路見人都會談起做“灰水粽”,很多鄰里都會商量著一起做,熱熱鬧鬧的,氛圍非常濃厚。記憶中,在端午節,家鄉人們都會帶上自己做的粽子走親訪友,相互品嚐,相互評價,整個鄉村其樂融融。

鄉愁-兒時家鄉端午節的灰水粽子

鄉親們包裹粽子

記憶中,家鄉 “灰水粽”的做法十分獨特,工序十分多,每一種原材料都十分講究。端午節前的半個月,人們就會開始準備燒好“灰水”(後來才知道“灰水”其實就是鹼性水), 燒“灰水”先要把稻稈或黃豆稈燒成灰,家鄉人們認為黃豆稈是最好的,然後把燒好的灰裝進籮筐,再將籮筐放上大鍋裡煮,要在鍋裡反覆把水倒來倒去,以便充分把鹼性物質溶解到水裡,要花費一個上午時間才能做好“灰水”。包裹粽子要用到粽子葉(村裡一種植物的葉子)、芒葉和藤,粽子葉用來做三角粽,芒葉用來做大粽,人們會三五成群地到很遠的山上去採摘粽子葉、芒葉和藤,他們採摘時會在這個山頭叫一聲,那個山頭喊一下,非常開心。準備好這些材料後,到了端午節那天,人們就會早早起床,用灰水泡糯米,一兩個小時後,就開始包裹粽子了,包裹三角粽比較簡單,一個人就可以完成,但包裹大粽要兩個人面對面坐在用竹子編織的大托盤兩邊,兩個人一起把芒葉編織成塊才能包裹粽子,芒葉編織成塊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有橫著編,斜著編,豎著編,包裹過程中,有的人們還相互比賽,看誰包裹的塊,包裹的好,小孩子也會參與其中,趁熱鬧。包裹好粽子後,就放進裝滿灰水的大鍋裡煮了,大鍋裡面的灰水要調節好濃度,煮粽子要掌握好火候和時間,才能做出了嫩滑爽口的粽子。兒時的粽子是沾著白糖吃的,後來改用蜂蜜更加美味可口。

鄉愁-兒時家鄉端午節的灰水粽子

灰水粽沾蜂蜜

現在,家鄉發生了很大變化,大部分人們都住進了城裡,像兒時這種包裹粽子的習俗已完全被淡化了,對我來說,這也成為了一種記憶,成為了我的一種鄉愁。隨著新農村建設戰略的深入實施,家鄉的人們又開始踏上返鄉的路,希望家鄉的人們能回首過去,重拾傳統習俗,把家鄉端午節包裹“灰水粽”的傳統繼承下去,因為“灰水粽”已不僅僅是一種美食,它更是凝聚著家鄉人們吃苦耐勞、和睦共處、團結友善、相互幫助的精神力量。

鄉愁,兒時家鄉端午節的粽子,它蘊含的精神將會一直激勵著家鄉的人們!

鄉愁-兒時家鄉端午節的灰水粽子

用來做灰水的黃豆稈

鄉愁-兒時家鄉端午節的灰水粽子

做三角粽的粽子葉

鄉愁-兒時家鄉端午節的灰水粽子

做大粽子的芒葉

鄉愁-兒時家鄉端午節的灰水粽子

用來包紮粽子的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