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歲國學大家文懷沙逝世 曾在寶雞提出“寶學”

108歲國學大家文懷沙逝世 曾在寶雞提出“寶學”

文懷沙出生於1910年1月15日,祖籍湖南,齋名燕堂,號燕叟。曾用過筆名王耳,司空無忌。在國學、紅學、書畫、金石、中醫學等多方面均有所涉獵。文懷沙是楚辭專家, 其所著《屈賦流韻》是研究屈原詩歌的名著。文懷沙一直視寶雞為自己的第二故鄉,他曾多次到寶雞考察講學。提出以研究寶雞的歷史、研究周秦文化與中華文明根源的“寶學”,並倡導大學應開設“寶學系”。1997年,其著述《中華根與本-寶學概論》由中國文聯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該書對於研究先秦文化和宣傳寶雞都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

108歲國學大家文懷沙逝世 曾在寶雞提出“寶學”

寶學即寶雞之學,是中華文明重要起源之一。文懷沙在《寶學懸解》中說:“寶雞在文化、歷史上的重要作用,顯示出它是華夏文明根系中重大的一脈、淵源中宏大的一支。”在《炎帝·姜炎文化》一書的題辭中,文懷沙表示:“餘敢預言,至21世紀,凡治文史者,如不諳‘寶學’,定非飽學之士。”“寶學”在理論上、實踐上都將成為中華文化中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