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全球狀況與國際防治實踐

全球荒漠化分佈

世界荒漠集中分佈在赤道兩側的亞熱帶至溫帶地區,主要在南北緯各10°-50°之間。其中,自北非的撒哈拉,經西南亞的阿拉伯半島、伊朗、印度北部、中亞到中國西北和蒙古,形成了一個幾乎連續不斷、東西長達13000公里的遼闊的乾旱荒漠帶,佔世界荒漠面積的67%。撒哈拉荒漠、阿拉伯荒漠、利比亞荒漠、澳大利亞荒漠、戈壁荒漠、巴塔哥尼亞荒漠、魯卜哈里荒漠、卡拉哈里荒漠、大沙荒漠、塔克拉瑪干大荒漠十大荒漠,對全球自然、經濟與社會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

撒哈拉荒漠分佈在北部非洲,荒漠面積為860萬平方公里,橫跨埃及、蘇丹、利比亞、乍得、突尼斯、阿爾及利亞、尼日爾、馬裡、毛里塔尼亞、摩洛哥等國。阿拉伯荒漠是亞洲西南部荒漠,面積約233萬平方公里,幾乎佔據整個阿拉伯半島,儘管其大部分在北迴歸線以北,還是被視為熱帶荒漠。澳大利亞雖四面環海,但氣候非常乾燥,荒漠、半荒漠面積達340萬平方公里,約佔其總面積的44%,成為各大洲中乾旱面積比例最大的洲。戈壁荒漠面積約13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巨大的荒漠與半荒漠地區之一,綿亙在中亞浩瀚的戈壁大地,跨越蒙古和中國廣袤的地域。

巴塔哥尼亞荒漠位於南美洲南部的阿根廷,面積約67.3萬平方公里。魯卜哈里荒漠佔據阿拉伯半島約1/4,覆蓋了整個沙特阿拉伯南部地區和大部分的阿曼、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及也門領土,地處亞、非、歐相連的特殊帶。卡拉哈里荒漠亦稱卡拉哈里盆地,是非洲中南部的主要地區,幾乎佔據了博茨瓦納全部、納米比亞東部的1/3以及南非開普省北部,在西南部與納米比亞的海濱荒漠連為一體。塔克拉瑪干荒漠位於中國南新疆塔里木盆地,為沙質荒漠,整個荒漠東西長約1000公里,南北寬約400公里,總面積35.73萬平方公里,是中國境內最大的荒漠,也是全世界第二大的流動沙漠。

除了十大荒漠之外,各大洲還分佈著一些較小規模的區域性荒漠,它們具有大型荒漠的乾旱、少雨、土地裸露、多風沙等基本特徵,也同樣強烈影響著當地的自然與社會經濟發展。

在我國,荒漠化土地主要分佈於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山東、河南、海南、四川、雲南、西藏、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1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508個縣(旗、區)。其中,風蝕、水蝕和凍融荒漠化分別佔荒漠化土地總面積的69.82%、9.73%和13.86%,鹽漬化土地面積佔6.59%。

荒漠化:全球状况与国际防治实践

荒漠化的起因與後果

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乾旱、洪水、風蝕、水蝕等自然因素和過程均與氣候變化密切相關,是造成荒漠化的重要力量,人為因素是造成現代荒漠化的根本原因,人類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是形成荒漠化的現實驅動力。全球荒漠化蔓延嚴重的國家,土地利用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過度放牧,破壞植被,干擾植物群落,尤其在乾旱年份和洪澇季節;砍伐破壞林木,造成植被群落退化,蓋度減小,土壤侵蝕;盲目開墾並撂荒,致使生態系統穩定性在乾旱季節頻繁受到破壞;不合理的灌溉制度包括亂建水庫、盲目修建灌渠,均不同程度引起土壤鹽漬化、土地退化以及內陸河下游乾涸。脆弱的乾旱土地生態系統僅能承受有限的開發,一旦超出生態極限,短期內即會導致生產力下降,長期則將給人類帶來災難性危害,其危害程度不亞於火災、地震、旱災、洪澇等帶來的災難。無節制的人口增長同樣是引起土地退化和荒漠化的重要原因。

全球1/3的乾旱區處於荒漠化邊緣,困擾著100多個國家的9億多人口,荒漠化每年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420億美元。全球大規模的荒漠化集中出現在非洲和亞洲,這兩個地區擁有地球總人口的74%。在非洲,撒哈拉荒漠的北移,致使非洲大陸北部國家的人們生存空間縮小。從撒哈拉荒漠以南,非洲稀樹幹草原以北,大西洋沿岸到埃塞俄比亞高原西麓之間的呈東西帶狀分佈的廣大地區,是西非荒漠草原。在這裡,農業和牧業相互交疊。從西部的塞內加爾和毛里塔尼亞到東部的蘇丹、埃塞俄比亞和索馬里,大量增長的人口和家畜對自然資源的需求,使越來越多的土地變成了荒漠。

日本地震、火山、颱風、暴雨等自然災害頻繁,這些特大自然災害發生後往往隨之形成滑坡、崩塌、泥石流等次生土砂災害,土砂災害直接威脅著當地民眾的生命財產及生產、生活等。

蒙古國伴隨人口密度的增加和定居化程度的提高,對草牧場長期超強度利用,導致大約70%的草場出現不同程度的退化和沙化,700多個湖泊乾涸,尤其是最近幾年來,土地沙化速度顯著加快。

中亞地區隨著不斷增長的人口壓力、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以及鹹海水位不斷下降,土地鹽漬化、貧瘠化、極度乾旱化以及地表植被退化趨勢日益嚴重。在吉爾吉斯斯坦境內,由於過度放牧和長期使用傳統的方式灌溉,一些地區土壤次生鹽漬化嚴重,加之過量使用河水,使得湖泊面積銳減,湖泊調節氣候的能力下降,再加上過度開墾,導致土地荒漠化加劇。

伊朗植被稀少,沙塵暴已經淹沒了村莊,覆蓋了牧草地,家畜遭受饑荒而死亡。人們被迫背井離鄉。以色列南部地區主要為極度乾旱的內蓋夫荒漠,以風蝕荒漠化為主;中北部以水蝕荒漠化和凍融荒漠化為主;西部地中海沿岸平原和最北端靠近敘利亞和黎巴嫩的小部分,均以鹽漬荒漠化為主。

在巴基斯坦,由於氣候特別乾旱,地貌的風力過程非常活躍,加上人類過度開墾、過度放牧、樵採破壞天然植被、河流變遷、交通路道修建等對地表的破壞,造成塔爾地區荒漠化加劇。

馬裡、阿爾及利亞、突尼斯、埃及、納米比亞和南非等非洲國家荒漠化的基本動因,是持續的乾旱、嚴重風蝕、過度開墾、火災、採礦、毀林、殖民地行為和人口持續增長。

美國的荒漠乾旱區和半乾旱區主要分佈在西部,荒漠化類型主要有風蝕荒漠化、水蝕荒漠化、草場退化、土壤鹽漬化等,荒漠化面積約佔國土面積的1/6,土壤侵蝕遍佈50個州(不包括阿拉斯加州),西部17個州尤為嚴重。

巴西大約有5800萬公頃的土地受到影響,主要集中在東北部地區,因荒漠化造成的經濟損失每年高達3億美元。與巴西相比,具有更大規模的乾旱和半乾旱土地的墨西哥也變得更加脆弱,農田土地的退化每年導致70萬墨西哥人前往附近的城市或美國尋找新工作。

歐洲近1/3的肥沃土地受到荒漠化的威脅。在中歐、東歐和南歐的部分地區,一些河流乾涸,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土地荒漠化已經非常嚴重,甚至無法繼續為當地居民提供足夠的食物。出現上述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土壤侵蝕、氣候變化、土壤酸化、人口日益密集及土地過度耕種。

澳大利亞的荒漠化,不僅源自乾旱的內陸氣候,土壤侵蝕和過牧也是主要原因。由於過牧和牧場管理不善,大片牧場、草原、灌叢地變成了貧瘠的荒漠地。過去可自由放牧的區域有超過50%的面積目前已經開始沙化,植被蓋度減少,風蝕、水蝕嚴重。另外,大規模的礦業開採,也加快了土地荒漠化。

荒漠化:全球状况与国际防治实践

國際防治荒漠化實踐

國際上防治荒漠化的成功模式有3種類型:一是政府主導型,典型國家有美國、加拿大、德國和羅馬尼亞;二是科技主導型,典型國家有以色列、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和印度;三是產業主導型,典型國家有澳大利亞、埃及和伊朗。

政府主導型:荒漠化治理是宏觀性問題,單靠某些個人、企業、組織,不可能解決好。美國政府在防治荒漠化過程中充分發揮了主導作用,宏觀上控制生產,對土地進行保護。聯邦政府頒佈一系列政策法令,各州也制定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土地開發和荒漠治理法,如1933年的《麻梭淺灘和田納西河流域管理法》、1961年的《地區再開發法》。這些法律不僅完善了美國的法律體系,更重要的是為美國西部開發和荒漠治理戰略的順利實施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法規保障。同時,美國政府還成立了土壤保持局,鼓勵各州實施土壤保護措施,並最終取得了比較理想的成效。

科技主導型:先進、適用的科學技術與荒漠化防治措施相結合,能夠促進和加快防治速度,獲得多方面的效益。有不少國家充分發揮了科學技術在荒漠化防治中的作用。以色列斯旦伯克荒漠研究所不僅研究與荒漠化直接有關的項目,還研究許多間接的項目,涉及太陽能與風能開發利用、汙水處理與利用、荒漠建築、城市降塵;地熱及微鹹水利用、節水與水資源管理、生物技術、設施農業等20多個專業領域。

產業主導型:在大多數國家,荒漠化防治不僅僅是為了改善生存與生態環境,而且還為了發展生產,促進經濟發展。澳大利亞充分利用荒漠化地區的資源,大力支持新能源、生態旅遊、醫用植物等開發利用,加快高新技術成果的轉化應用,使荒漠化防治的過程成為新興產業、特色產業發展和農牧民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真正實現了三大效益的有機統一。

中國政府歷來高度重視防沙治沙工作,作為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締約國,認真編制實施《中國防治荒漠化國家行動方案》,努力推動公約進程。從中央到地方,從管理、生產到科研教學等單位,採取了綜合措施,使土地沙化整體得到初步遏制,各地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改善。荒漠化和沙化面積持續減少,沙化逆轉速度加快。全國荒漠化土地面積年均減少 2424 平方公里;沙化土地年均減少 1980平方公里。林果業成為沙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和農民群眾脫貧致富的拳頭產業。

荒漠化:全球状况与国际防治实践

全球荒漠化防治啟示

國際荒漠化防治的基本經驗可歸納為:把荒漠化防治列入國家重大事項,做好頂層設計,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規,為防治荒漠化提供保障;建立和完善各級政府機構,有效管理荒漠化防治行動;國家重視,全民動員;重視荒漠化防治技術與能力培訓;制定優惠政策,推動節水和合理利用土地;重視生態建設,合理利用水資源;以科技為支撐,獲取荒漠化治理的最大效益;因地制宜,採用綜合措施防治荒漠化;爭取財力支持,多途徑籌措荒漠化防治資金;以多種手段鼓勵移民,調動民眾防治荒漠化積極性和主動性;藉助非政府組織的力量,積極爭取國際社會的支援。

借鑑國外荒漠化防治經驗,建議我國荒漠化防治繼續充分發揮國家的主導作用,建立可持續治理機制;要依靠科學,加強防治荒漠化技術創新、示範與宣傳;鼓勵各級政府、社會團體和個人積極加入防治荒漠化隊伍,因地制宜將荒漠治理與促進當地產業發展相結合,改革現行的生態建設投資體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