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新秀] 陳純植:玄渺與魔幻——也談《白鹿原》

作品《白鹿原》,在開篇引出白嘉軒的一生總共娶了七房太太,但是隻有最後一房太太打破了白嘉軒具有“克妻命薄”的“詛咒”。七房太太中前四房之死,在作品中的描述極為玄渺和魔幻。第一房太太比自己大兩歲,給自己留下的是一副傻樣的形象,好像命裡註定和這個妻子的姻緣就是不長久的,結果一年後死於難產,沒有留下白家的後代。

[多彩新秀] 陳純植:玄渺與魔幻——也談《白鹿原》

到後來,取第二房太太時,作品描述為“這女子又正好比他小兩歲,模樣俊秀眼睛忽靈兒。她完全不知道嫁人是怎麼回事,而他此時已諳熟男女之間所有的隱秘……一當經過男女間的第一次交歡,她就變得沒有節制的任性。這個女人從下轎頂著紅綢蓋巾進入白家門樓到躺進一具薄板棺材抬出這個門樓,時間尚不足一年,是害癆病死的”,作者著重強調了二房妻子的年齡和她對於性的理解,可以側面反映出其是將此任難產的死歸結於缺乏經驗和年齡的不合適。

緊接著是第三房太太之死,作品這樣描述:“十六歲的身體發育得像二十歲的女人一樣豐滿成熟,豐腴,……她要麼是早熟,要麼是婚前有過男女間的知識,一鑽進被窩就把他緊緊摟住,雙臂上顯示著急迫與貪婪,把豐滿鼓脹的……這個像一團絨球的女人在他懷裡纏磨過一年就瘦成了一根乾枯的包穀稈子,最後吐血而死了,死了也沒搞清是什麼病症”。借鑑了前兩房的娶妻經驗,第三房太太挑的比之前兩房顯得成熟和老道,但是還是死了。作者運用強烈對比的表現手法,寫出妻子死後的難堪,就連病因都無法找到。

[多彩新秀] 陳純植:玄渺與魔幻——也談《白鹿原》

到娶第四房妻子時,“妻子說是午後突然肚子疼,父親找他不在就去鎮上請來冷先生急救。冷先生斷為羊毛疔,扎針放血時血已變成黑色的稠汁放不出來。她死得十分痛苦,渾身扭蜷成一隻幹蝦”。好端端的一個人竟然會因為一場小病而喪生。死後像條幹蝦。村上人說白嘉軒命硬,其實是“克妻”的一種委婉說法。還有第三房和第四房太太的死,共同點是有的人變瘦,還有貌似都中毒中邪了似的。白嘉軒好像一隻吸血鬼,會吸乾人血,使人中毒身亡。因此,這幾次的妻子之死,都蓋上了朦朧的魔幻之紗。

還有作品中多次提及的白鹿這一靈獸,它一到哪裡,就會給哪裡帶來吉祥的景象。白鹿又象徵著白、鹿兩家的命運。白鹿這一意象的多次出現,具有神話色彩,給白鹿村帶來人間仙境般的不可捉摸的神秘感。但是,從該作品描寫的時代背景來看,作品寫的是20世紀初到二十世紀中葉的陝北關中平原發生的白、鹿兩家祖孫三代發生的故事。在這個時間段內,民族危機日益加深,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展,階級矛盾激化,又爆發了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因此,按常理來說,不同類型的新思潮應該已深入我國大陸,但是為什麼還會有世世代代遵守舊道德的白鹿村呢?可以說是人們對於傳統的繼承和傳統已經深入骨髓,融於血脈,無法拔出和割捨。

[多彩新秀] 陳純植:玄渺與魔幻——也談《白鹿原》

但是對於“封建家長制”仍還遵守,可見,真的民主思潮尚未成功到達白鹿村。此側面放映出人們仍然生活在封建的傳統之中,也無法走出這樣的圈子。還有白鹿這一意象本身就帶有一定的封建色彩。它貌似是萬能的神,它能庇佑一方,滿足人類的需求,帶給人類康健和豐富的食物。但實際上,從我們看來,這白鹿明顯就是虛構的,就像人們對於圖騰的崇拜一般,白鹿是人們對一種美好生活的寄託和渴望,是假想出來的,能夠主宰自己的命運,能夠決定人類是否可以生存。人的生存與否,人無法選擇,只是受到了白鹿的眷顧和白鹿的恩澤,才能繁衍生息。因此,白鹿這一意象的出現,本身就帶有“封建”的宗教色彩中的一種魔幻。

白秉德老漢的死也有一種魔幻。在冷先生為白秉德老漢看病時,白秉德老漢像炕上的麻花扭曲著,在冷先生為他施針時,冷先生就好像一尊“活菩薩”,“只見秉德老漢嘴裡冒出一股藍煙,散發著皮肉焦灼的奇臭氣味”,這裡有一種武俠小說裡面,人一經中毒後,武功高強的人為其解毒,是靠自己的內功替其療傷,逼出傷著體內的毒素。然後使傷者起死回生。“秉德老漢微看的眼瞼有一縷表示生命迴歸的活光,像是陰霾的雲縫洩下一縷柔和的又是生機勃勃的陽光”。可見,冷先生在作品之中具有魔幻的神力,能讓人起死回生。在秉德老漢醒來後,他抓住冷先生的手說“哎呀,冷侄兒,我給閻王爺的生死簿上正打鉤哩”,有種人在臨死時,竟然還可以在閻王爺那裡籤“死亡證明”的感覺,有點兒玄幻和宗教情結。還有冷先生竟然有能力把秉德老漢從閻王那裡救回,突出了冷先生具有魔幻的能力。

[多彩新秀] 陳純植:玄渺與魔幻——也談《白鹿原》

談到冷先生之死時,更有魔幻色彩。冷先生就像一位能夠知道過去和未來的先知,他能預知未來,連自己什麼時候死都可以算的到。更凸顯了冷先生的魔幻。

再者就是田小娥之死的魔幻。因為無人知曉田小娥之死。在小說中,黑娃費勁千辛萬苦尋找害死田小娥的兇手。都無法找到真兇。就在黑娃為田小娥找真兇的時候,田小娥的鬼魂前來複仇,而且村裡人還真實的看見了田小娥。按常理說“人死不能復生”,小說這樣出人意料的描寫,又是極其魔幻的。但,從當時的背景看,作者竟然會寫這麼玄幻的,實際上不可能出現的事,有點匪夷所思。作者描寫這一情節時,“魔幻”色彩異常強烈,甚至帶有點兒荒誕之感。

從田小娥的生到死,從過去到現在,常常是放在一個層面上在寫。田小娥對性的渴望是最真實的,出於人的動物性的本能。田小娥不像白鹿村上的其他人一樣,明明對愛渴望,當時被封建的枷鎖所桎梏。她突破重圍,敢於打破不良的,傳統中糟粕的東西,可見她的豪放。因此,田小娥有一種民族的自醒和自覺。

[多彩新秀] 陳純植:玄渺與魔幻——也談《白鹿原》

田小娥陰間、塵世來回遊蕩,帶有一種“空間錯位”的感覺。這種時空上的錯位,在作者的筆下,貌似可以任意變化,無時不在。在任意的插筆之下,就可以打亂順序。還有一種誇張的藝術,充滿了離奇、怪誕、魔幻的情調,甚至不乏神話意味。既有離奇幻想的意境,又有現實中的情節,具有人鬼難分,幻像和現實交融的“魔幻”之感。

因此,《白鹿原》具有十分神秘和奇譎的“魔幻”色彩,並顯示出深廣的意義空間與粗獷悽美的風格,從而成為我國當代文壇不可多得的佳作。

[多彩新秀] 陳純植:玄渺與魔幻——也談《白鹿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