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姓爺血戰小盈嶺,鴻漸山、橄欖山鄭氏族陵,幾多往事?

文:許建軍 攝影:黃允瑜/許建軍國姓爺血戰小盈嶺,鴻漸山、橄欖山鄭氏族陵,幾多往事?

三月三生軒轅,詩人王維雲:“萬乘親齋祭,千官喜豫遊。奉迎從上苑,祓禊向中流。”

乘著浙江省蒼南縣靈溪鎮新橋村鄭氏後人石井尋根謁祖、鄭成功故居修舊如舊、家鄉掀起鄭成功文化研究熱潮,方興未艾、如火如荼之際。我隨阿叔、鄭氏後人鄭先等一起去踏春、尋古,一路追尋我從小膜拜的英雄足跡。

一行人午後驅車前往。三月已臨,暑氣漸旺。伴隨同行老鄭的陣陣酒氣和喋喋不休的高論,我們好不容易在324國道旁覓得一處停車位,步行上山。

山還是那個山,路還是那條路,歲月流逝,物是人非。

國姓爺血戰小盈嶺,鴻漸山、橄欖山鄭氏族陵,幾多往事?

1998年8月,南安水頭鎮與同安交界處的鴻漸山之巔,發現了鄭成功家族墓葬,系春庭公(鄭士儔,字毓覲,鄭成功伯祖父)與其妻黃氏,繼配黃氏合墓。

十餘年過去了,饒是鄭先依稀記得墓的方位,我們還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東翻西找,歷經一個時辰才在山頂上找到。墓前植被剛歷大火,一片狼藉一片黑,所幸墓未受損。該墓規模恢宏,面朝福鼎山,背靠鴻漸山,風水自佳。鄭先三人忙著祭掃,扶正“后土”碑,號稱“草根中的專業、業餘中的專家”的阿叔忙著照相、考古。我舉目環視,鴻漸山高過楊子山,山勢險峻,綿延起伏,鷓鴣聲聲,空谷幽蘭,實“自古兵家必爭之地”也!

春庭公士儔,地下有知,恐亦難預料,經年之後,其後輩侄孫,據此及小盈嶺,浴血奮戰,重擊清廷……

國姓爺血戰小盈嶺,鴻漸山、橄欖山鄭氏族陵,幾多往事?

有南明永曆二年(1648年,清順治五年)四月初十日,鄭成功率領部將洪習山、甘輝等進攻同安縣。清軍副將廉彪、遊擊折光秋引兵出城迎敵,被擊敗退入城中。十八日,鄭軍直抵城下,知縣張效齡和廉彪、折光秋慌亂之中,率殘兵敗卒,棄城落荒而逃。

時清朝已是山河在握,豈肯善罷甘休。一場血戰在所難免。

清明兩軍各自整甲繕兵,枕戈待發。

永曆五年(1651年),南明軍先後取得海澄磁龜、漳浦錢山大捷,清廷惱羞成怒。十一月,清軍派遣福建陸路提督楊名高率數千騎兵與步兵南下,增援漳州王邦俊部。由於清軍南援漳州,鄭成功率領所部,渡海峽,駐紮小盈嶺。清軍一路由鴻漸山迂迴到鄭軍後側,分兵三路向小盈嶺發起進攻,企圖合圍全殲明軍。鄭成功身先士卒,指揮明軍奮勇殺敵,清軍全線潰敗,狼狽而逃。鄭軍乘勝一路追擊至馬厝巷,楊名高僥倖逃脫。此即著名的“小盈嶺大捷”。是役,小盈嶺血流成河,清廷大敗,明軍士氣大振,鄭成功熱淚盈眶,海都歡騰雀躍……

攜此大捷,鄭成功厲兵秣馬,永曆十二年(1658年,清順治十五年)五月,朱王於福州率軍北上,取鎮江,圍南京。引抗清運動高潮……常浮想聯翩,若鄭成功不大發善心,中清兵緩兵之計,是否當真能“不信中原不姓朱”?

國姓爺血戰小盈嶺,鴻漸山、橄欖山鄭氏族陵,幾多往事?

今小盈嶺泉廈漳古官道關隘,存朱熹書“同民安”城樓一座。一株老榕,根深蒂固,樹幹枝枝朝南,籠罩關隘城樓,似千軍萬馬的鄭番軍,固守城牆,抵禦清兵。樹下南同文管會共立《小盈嶺鄭成功古戰場碑記》,提醒後人,銘記那段血雨腥風南明時代。

回程路上,阿叔向我們講述鄭陵被盜及箇中逸事,我們的成功歷史之旅,話題源源不斷……

民國1929年,鄭成功八世裔孫鄭時雨、鄭潤澤發函報告略為:“鄭成功墓,繫於五月十三夜被挖,先從墓桌下挖開石板數塊,因為層內,為三合土砌成,精密堅緻,匪不能施,乃再從碑後洞穿一穴,大可容人,該墓地當漳泉來往孔道,與鄉村密邇,故越早即被前宅鄉人鄭子盆察覺,遂飛報時雨、潤澤,聞耗之下,甚為焦急。一面籌對付方法,二面飛報石井鄭族,時適許卓然到安海,聞此事頗為憤激,謂成功系漢族偉人,在史上極有價值,豈容盜匪挖掘,立派軍隊促同時雨、潤澤,逕往墓地偵查守候。是行,復得水頭吳金榜、吳敬忠,康店鄉吳清河等,計四十五人互助,抵墓時,已晚十二時矣。是夜匪果來,因知有備,且有前宅之鄭姓遙掣,乃不敢逞,呼嘯而去。十四早,石井鄭族,續來百餘人,乃入墓檢查,始知被髮二柩,均系先骸,再進則鄭成功正穴,雖墓坵挖鑿洞穿,幸柩未動,想先烈正義精神,有以致也。鄭墓亦僱工再修被補,延至五月十五夜.復有盜挖掘鄭西洲墓者,氏族人在墓地當場捉獲,送往泉州司令部究辦,然亦非正犯後則不知發落。後石井名仕、教育家伍遠資志在採史,供己所著《延平全史》之參考,幸得鄭經為父所撰之墓誌(伍君曾費三五年之心力未得一見),墓誌拓本,得以撥開雲霧,重見天日。

國姓爺血戰小盈嶺,鴻漸山、橄欖山鄭氏族陵,幾多往事?

據參與整理墓室鄭氏後人回憶,墓內存有眾多官服,眾皆輕之,搬出隨放墓外的墓桌上,大都遇空氣立馬腐爛。後來有人說這官服拿去燒了可當藥引,能避邪,一時附近村民包圍過來,你撕我扯。可憐龍袍最後僅剩下一點點,由石井鄭成功紀念館收藏。

鄭成功棺槨六層漆後上紅漆,堅固防潮。打開時,棺下面有一層水銀,屍骨仍呈人形浸在水銀中,骨骸完好,身著龍袍,旁一扇子。因為水銀太多,族人買了9個夜壺裝,後用紅薯削成塊當瓶塞。屍骨旁,一包發黃了的白紙包著東西,打開一看,乃手指骨。屍骨旁有一疊衣服、一個藤盔。屍體骨頭完整,頭顱右斜,一件官袍覆蓋。打開龍袍,裡存一護心鏡,出土時,金光閃閃,後來族人為試其硬度,不慎摔破。

1946年清明時節,英雄墓又一次被盜。鄭氏族人清理時,幾口棺木遇空氣已腐爛了,已無他物,幸無大損。

鄭陵原管理所,有工作人員三,盡皆貪杯好酒。王氏戲班出身,閒暇之餘,組織戲班,自演自導,自娛自樂,彼時文藝匱乏,生活單調,戲班豐富了附近康店、樸山、“洋尾茂”、“御踏埔”民眾業餘,亦守護鄭陵一時平安。

國姓爺血戰小盈嶺,鴻漸山、橄欖山鄭氏族陵,幾多往事?

鄭陵所處山麓附近,有鄭成功表親“伍表爺”墓,民眾謂之“孝子墓”。傳鄭成功表親伍氏,忠孝禮儀。時倭寇入侵時,欲斬其父,他毅然捨身取義,以己之身,替父就義,名垂青史,傳為海都美談。後人葬之於表親國姓爺墓旁,以昭其功。鄭陵維修時,其墓被覆,“伍表爺”墓碑、墓冢現已難覓蹤跡。而他的功績,卻如他表親一般,道雖不同,殊途同歸,一個孝道名揚四海,一個忠義永垂不朽!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一曲嶽王《滿江紅》唱響。

鴻漸山尋古,小盈嶺血戰,魂歸橄欖山,幾多英雄事?

誰一束青衣,長眠鴻漸;誰醉飲千觴,豪放不羈;誰捨身救父,正氣凜然;誰一身戎裝,視師北伐;誰驅逐荷夷,收復寶島!

是非成敗轉頭空,滾滾鰲江數風流,浪花淘盡英雄……

致謝許慶芳先生核實史料,許勁松先生提供部分資料。

國姓爺血戰小盈嶺,鴻漸山、橄欖山鄭氏族陵,幾多往事?

每天讀

關注頭條每天收聽我們的消息

石井論壇為您推送精品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