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艦隊定遠艦當年在世界上處於什麼水平?

糖糖娃4

定遠級鐵甲艦,排水量7000多噸,屬於一等鐵甲艦。本級艦共兩艘,定遠和鎮遠,裝備12英寸主炮四門,分別佈置在講舷,均指向船頭,150毫米副炮兩門,分別佈置在艦艏和艦尾。鐵甲堡裝甲厚度14英寸,防護良好。


定遠級設計上分別參考了德國的薩克森號鐵甲艦和英國的英弗萊息白號鐵甲艦。其中鐵甲堡設計參考了薩克森號,炮位佈置參考了英弗萊息白號。由於本級艦幹舷較低,為了防止主甲板上浪影響炮手操炮,本級艦炮位均高於主甲板佈置。


薩克森號鐵甲艦
英弗萊息白號鐵甲艦

晚清北洋海軍,其全名為“中華帝國海軍”(英文THE IMPERIAL CHINESE NAVY),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支正規海軍,除了擔負作戰、訓練、演習等任務之外,還有繁重的巡視海防任務,以及前往南洋宣示護僑。本級艦定遠為海軍提督丁汝昌坐艦,即旗艦,與姊妹艦鎮遠共同組成海軍核心。定遠艦管帶劉步蟾、鎮遠艦管帶林泰曾為海軍左右翼總兵,負責海軍日常訓練、作戰。提督丁汝昌主要負責海軍行政工作。

本級艦設計到建成受麗薩海戰影響,主炮口徑大且指向船頭,炮位少,缺乏中口徑速射炮,且主炮副炮均為架退炮,射速較慢,為五分鐘至六分鐘一發。


利薩海戰交戰雙方陣型佈置

本級艦隨著前無畏戰列艦出現而落後,尤其是進入19世紀90年代以後,隨著中口徑速射炮的出現,定遠級已經遠落後於時代。再加上由於繁重的訓練以及巡視海防的任務,本級艦老化嚴重;再加上開平礦務局將優質煤炭用於出口劣質煤炭供應海軍,導致鍋爐老化嚴重,航速大幅降低。有資料表明,大東溝海戰之前,不少軍艦鍋爐將近報廢,甚至水密門橡膠破損,但是由於《停購船械案》限制導致艦上受損設備無法更換。
大東溝海戰時雙方陣型佈置

在海戰當中,定遠以及鎮遠兩艘鐵甲艦一直帶頭衝鋒,曾一度只有定鎮兩艘戰艦與日本海軍作戰。由於日本海軍大量裝備速射炮以及苦味酸開花彈,其火力遠超使用架退炮以及黑火藥開花彈的北洋海軍。不過,即便如此,定鎮兩艦一直力戰不退,鎮遠曾經重創日本海軍旗艦松島號。

日本海軍旗艦松島,其特點是主炮佈置在後甲板。裝備一門法制320毫米主炮以及以及12門4.7英寸副炮。海戰當中其主炮被平遠打壞無法轉動,並被鎮遠重創。主炮命中率為0,當然,不僅是松島,三景艦主炮命中率均為0;北洋海軍大口徑主炮命中率為5%,這個數字只有英國海軍在演習的時候能打的出來。但是其12門4.7英寸速射炮,曾經給火力貧弱的北洋海軍造成巨大的傷亡。

不過有意思的是,定鎮兩艦雖然頂著日艦密集的火力,但是日艦的開花彈卻根本無法打穿定遠級戰艦的裝甲,只能給這兩艘鐵甲艦點火。但是英勇的海軍將士卻一次次將苦味酸火藥引起的大火撲滅,並向敵艦開炮還擊。日艦以期間定遠為主要目標,力圖擊沉定遠,只不過憑藉優良的防護,定遠依然在奮戰,日軍甚至發出了“不沉的定遠”的驚呼。

最後,本級艦定遠自爆,管帶劉步蟾吞鴉片自殺,大副楊用霖舉槍自盡。鎮遠因觸雷而報廢,管帶林泰曾踐行“苟喪艦,必自裁”的誓言自殺。戰後鎮遠被日本修復編入日本海軍,因為日本尊重北洋海軍這個可怕的對手,鎮遠並沒有像對待馬海戰投降俄艦那樣鏟去艦名和船首像並修改艦名,依然保留了鎮遠艦名,以及船首的龍紋。其中,定遠的殘骸被一日本人買走蓋了別墅“定遠館”,不過沒人敢去過夜,因為每天夜間都會傳出北洋海軍將士們的喊殺聲。
定遠自爆後的殘骸




用定遠艦殘骸修建的定遠館

被編入日本海軍的鎮遠

再說一下所謂的主炮晾衣的謠言。定遠級主炮高於主甲板將近三米,而且平時炮管縮於炮罩之內,即便是伸出炮罩其長度也不足兩米,而且炮管直徑就將近半米。實際上軍艦內部空間相對擁擠,為了防止滋生病菌各國海軍都會經常洗衣晾衣,而在沒有烘乾機的年代,軍艦內部禁止晾曬衣物以防止水汽腐蝕艦上的鋼鐵結構、設施,而誰會把衣服晾在一個離主甲板三米、直徑將近半米的炮管上,即便是真這麼幹,也會有送命的危險。
定遠複製艦很好的反應了主炮離甲板的高度

不過有意思的是,我手頭還真有一張吉野主炮晾衣的照片。
一艘德國軍艦晾衣照片
寧海號晾衣照片


最後,像當年為國捐軀的北洋海軍將士們致敬。


北洋海軍陸戰隊

定遠艦,1880年由德國伏爾鏗廠建造,是中國海軍史上第一級近現代意義的主力艦,被稱為當時“亞洲第一鉅艦”。根據《失落的輝煌——定遠級鐵甲艦》一文記載,定遠艦長九十四點五米,排水量七千四百噸,航速十四點五節。在當時它既是北洋水師的旗艦,同時也是當時東亞地區最強大的戰艦,其305毫米主炮的口徑在中國海軍歷史上空前絕後。甲午戰爭前,日本國內一直流行一個叫做“打沉定遠”的兒童遊戲。而對於中國來講,則是此後近百年間,中國海軍在沒有如此噸位的主力戰艦。

在整個甲午戰爭中,定遠艦可以算得上是當時北洋艦隊中的中流砥柱,而在大東溝海戰中,正是因為一開戰,定遠艦的信旗系統就被日方擊毀,進而演變成了北洋水師最終戰敗的重要原因。此外定遠艦的高戰鬥力不僅僅體現在戰艦本身的素質上,定遠艦上下官兵的軍人素質也是定遠艦極高戰鬥力的保證。這一點在歷次海戰中都表現的淋漓盡致。比如說提督丁汝昌即便受了傷仍然不退敗,而戰艦上的官兵則是前赴後繼,就算是在己方的各個艦隻都紛紛因負傷而沉沒的情況下,定遠艦上的官兵以及戰艦都與鎮遠艦一起在日艦的圍攻中英勇奮戰。最終,儘管中彈二百餘發,戰艦的上層建築幾乎全部毀壞,甚至幾次燃起大火,但日軍終無法奈何這兩艘鉅艦,反而是圍攻中的日艦,接連被定遠鎮遠的305毫米重炮擊中,多艘戰艦遭到重創。


之後,由於已經滅火的靖遠、來遠等艦和支持陸軍登陸的平遠等艦趕回助戰,日軍被迫率先退出戰場,“聚殲清艦於黃海”的作戰目標沒有實現。雖然定遠艦最終毀滅了,但是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日軍中依然有一首軍歌長期傳唱,題目就叫做《定遠還沒有沉嗎?》。


國家人文歷史

定遠級鐵甲艦是清帝國委託德國伏爾鏗造船廠(Stettiner Vulcan AG)製造的7000噸級的鐵甲艦(Ironclad)。1880年,李鴻章派徐建寅、李鳳苞到英國及德國,考察海軍以及購艦。兩人在德國參觀伏爾鏗(Vulcan)造船廠及其製造的薩克森級(Sachsen class)鐵甲艦,與及克虜伯公司(Krupp)及其火炮。在英國,二人則參觀阿姆斯特朗及其最新之“不屈”號(HMS Inflexible,也就是“英弗來息白”)鐵甲艦。最後決定由位於德國坦特伯雷度(Stettin)的伏爾鏗建造兩艘集“薩克森”級及“不屈”之長處的鐵甲艦,艦上採用克虜伯火炮。

薩克森級(Sachsen class)鐵甲艦

“不屈”號(HMS Inflexible)

1881年的“不屈”號

定遠艦長93.9米,寬18.3米,吃水6.1米,排水量為7793噸。動力上,定遠使用了8臺圓柱形鍋爐,配備2臺三氣缸往復式蒸汽機,輸出功率4500千瓦(6000馬力),最高航速為14.5節,10節的航速下續航能力為4500海里。在防護上,定遠採用的是當時世界上先進的“鐵甲堡”防禦樣式,即重點防禦樣式,在艦體舯部(包含彈藥庫以及輪機等要害部位),用12-14英寸(305-356毫米)的豎甲圍出一個長43.5米,寬18米的裝甲堡壘。在艦體其他部位則只採用水平、但低於水線3英寸厚的裝甲甲板,以減輕裝甲總重量,如甲板裝甲厚度為76毫米。另外,司令塔的裝甲厚度為203毫米,而305毫米炮座的裝甲罩厚度也達到305毫米(黃海海戰時拆掉了)。在火力上,定遠主要武器為4門305毫米克努伯後裝架退式火炮,以對角斜軸線佈局於兩舷。在艦艏和艦艉各佈置1門150毫米後裝炮,另外還配備6門37毫米炮和3具魚雷發射管。由於德國當時軍艦製造業剛剛進入主流,為了與英國和法國競爭,在定遠級的建造過程中頗為用心,質量是不錯的。

定遠級設計圖

如果把這些數據拿來對比同時期的英國“不屈”號鐵甲艦,“不屈”號比定遠早了3年服役,但規格比定遠大了一圈(10880噸標準排水量對7793噸)。“不屈”號航速與定遠艦相當,但裝甲防護要厚的多(610毫米水線裝甲對356毫米),主炮口徑更大(406毫米對305毫米),但是射速不如定遠的克努伯。整體上看,“不屈”號的戰鬥力顯著強於定遠,但主要優勢在於更大噸位帶來的更好的防護,而不是主炮口徑問題。在19世紀下半葉,火控技術仍然很差,不論是射擊方還是目標往往都無法在遠距離擊中對手。理論上主炮有8000碼的射程,但實際可能只能射擊2-3次就接近到鐵甲艦二級火力的射程中,主炮的射程當時多還是個概念問題,並不具備特別明顯的意義。所以我們看黃海海戰中日本海軍裝備320毫米炮的三景艦之一“松島”,實戰中表現就很糟糕。

“不屈”號的406毫米主炮

要理解“定遠”級的設計,我們需要看1850-1890年之間的海軍技術革命。首先自不必說是鐵甲艦開始大範圍取代木質戰艦,鐵甲艦在美國內戰中的表現已經證明了,當時的穿甲彈技術無法貫穿鐵甲。這並不是一個好消息,因為對於艦艇而言無法殺傷對方艦艇海戰就沒有實質性的意義。因此,如何摧毀對手就成了一個難題。一種古老的裝備,撞角(ram)重出江湖,甚至引發了歐洲各個海軍強國的追捧(Ram craze)。由於預測穿甲彈技術無法迅速突破現有的鐵甲,撞角被安裝於1870-1880年代建造的鐵甲艦上,定遠號也不例外。

這幅漫畫展示了“不屈”號的撞角(胸口)

與撞角熱潮相對應,還有一種理論認為穿甲彈將很快取得突破,在彈藥-裝甲的競賽中贏得勝利。如果這點屬實,那麼側舷面對對手無疑會造成被彈面積增大,艦艇側舷對敵很可能加快艦艇喪失戰鬥力。不論是撞角還是側舷被彈,他們都形成了1860-1880年之間的海軍常用戰術——橫隊戰術(line abreast)的出現。有一場海戰可以證明,1866年7月20日,奧匈帝國海軍與意大利海軍爆發了利薩海戰(Battle of Lissa),意大利12艘鐵甲艦和19艘木質戰艦被奧匈帝國海軍7艘鐵甲艦和20艘木質戰艦擊敗,失敗的原因中有一點,就是意大利海軍採用了縱隊(line ahead)戰術,被採用橫隊戰術的奧匈帝國海軍艦艇發動了撞擊戰術打亂並被重創。

利薩海戰圖

利薩海戰陣型

因此,定遠的主炮佈局恰恰是為適應橫隊戰術而確立的,正如1894年9月17日的黃海海戰那樣,丁汝昌採用橫隊陣型其實最能發揮北洋艦隊艦艇的效力。但是,可謂成也蕭何敗蕭何,時代在變,1880年的戰術已經被快速淘汰,世界海軍回到了戰列線縱隊戰術中。

原因在於,裝甲技術的提高,VC、KC標準鋼材的發明讓海軍艦艇重新擁有了全面防護的能力,可以在側舷而不是裝甲堡敷設更多裝甲而不至於影響航速和機動性。此外,水管鍋爐的出現則提高了艦艇的動力水平,這些讓側舷對敵的縱隊戰術重新成為主流,這樣可以在得到防護的情況下充分發揮火力。大量前無畏艦開始裝備中心線佈局的炮塔,1892年,英國皇家海軍重新將這類戰艦命名為“戰列艦”,就標誌著戰列線戰術的重新復活。英國“君權”級(Royal Sovereign-class)和“莊嚴”級(Majestic-class)就是其中典型代表。

“君權”級(Royal Sovereign-class)

“莊嚴”級(Majestic-class)

因此,定遠艦確確實實是19世紀80年代的產品,其主要設計目標是發揮艦艏火力。然而到了1890年代,這一戰術已經落伍,定遠艦繼續充當“亞洲第一”其實已經名不符實。而日本海軍的崛起則是持續海軍建設,緊跟時代潮流。事實上,日本海軍以北洋艦隊為假想敵進行的“清澗寺”演習就在英國教官指導下驗證了縱隊戰術,這在後來的實戰中取得了對北洋海軍的壓倒性優勢。

定鎮兩遠頂住了日軍炮火,但也只能做到這樣

總之,定遠艦是19世紀80年代初的世界主流產品,性能可靠,但是在19世紀90年代已經被新型戰術所淘汰。

定遠艦


怪蜀黍老囧曾

北洋海軍的“定遠”號鐵甲艦,是清末北洋大臣李鴻章在籌辦北洋海防時,於1880年向德國伏爾鏗船廠訂造,其訂造的初衷是為了剋制當時日本海軍的鐵甲艦。自1874年日本侵略臺灣事件發生後,清政府即以北洋海防為重點,開始了針對日本海軍的軍備競爭,購造“定遠”及姊妹艦“鎮遠”是當時一樁具有決定性的舉措,這兩艘鐵甲艦回國入役後,使得北洋海防的艦艇實力立刻超越了日本,成為東亞第一。

(“定遠”號鐵甲艦)

要說明“定遠”號鐵甲艦在當時世界上所處的水平,可以從體量大小、火力強度、裝甲防護力以及設計新穎性等角度進行比較。

19世紀80年代,具有水線帶裝甲的軍艦都可以稱為鐵甲艦或裝甲艦,根據噸位的大小,以4000噸左右為界限,超過的稱為一級,在4000噸乃至之下的為二級。“定遠”號鐵甲艦排水量為7220噸,所以屬於那個時代世界海軍中的一級鐵甲艦,故而在清代中國被稱為“遍地球一等之鐵甲艦”。雖然“定遠”艦的噸位徹底碾壓當時日本海軍的軍艦,不過與同時代西方列強國家動輒超過萬噸以上的一等鐵甲艦相比,只有7000多噸的“定遠”只能算是一等鐵甲艦大家族中的小兄弟,在體量和規模上並無法和歐洲列強海軍的大型鐵甲艦相提並論。

除去體量外,“定遠”鐵甲艦的主炮為4門305毫米口徑克虜伯後膛炮,其裝甲厚最厚處為355毫米(按照當時艦船的設計理念,鐵甲艦的裝甲厚度通常以能夠抵禦本艦主炮的轟擊作為設計標準)。這樣的主炮口徑和裝甲厚度,是當時的日本軍艦望塵莫及,在世界上也屬強悍,但是與西方列強的萬噸級大型鐵甲艦相比,仍然顯得遜色,例如建造時間相近的英國海軍“英弗萊息白”號鐵甲艦,其排水量11880噸,主炮口徑為406毫米,裝甲最厚處達到609毫米。

(以“定遠”為代表的中部斜連炮臺式主炮佈局)

(以“科林伍德”為代表的新一代鐵甲艦的主炮佈置:沿中線首尾佈局)

從設計新穎性角度來看,“定遠”在建成時則是世界上最新式的鐵甲艦。該艦以當時德國最新式的鐵甲艦“薩克森”的設計為母本,又吸收了英國海軍最新式的鐵甲艦“英弗萊息白”的設計優長。全艦融入了諸如後膛大炮、鋼鐵複合材料裝甲、集中防禦的鐵甲堡設計、概念性的斜連炮臺設計等諸多新穎之處,而且還領先於世界各國的鐵甲艦,成為最先安裝電力探照燈的鐵甲艦。

綜合而言,“定遠”艦在建造當時,屬於世界上設計最先進的中等體格鐵甲艦。可惜的是,“定遠”的這種設計新穎性並沒有保持太久。19世紀80年代,隨著新理念、新裝備的層出不窮,世界海軍軍艦的設計一日千里,變化不斷,就在“定遠”艦交付中國後不久,斜連炮臺式的鐵甲艦設計就開始從世界舞臺上被漸漸淘汰,以英國海軍“科林伍德”鐵甲艦為代表的、採取沿縱線在軍艦首尾佈置主炮,與軍艦中部兩舷彌補中口徑副炮的新一代鐵甲艦就悄然問世,以“定遠”、“英弗萊息白”等為代表的在艦體中部安裝斜連主炮臺的鐵甲艦樣式成為了舊式。


海研會

定遠艦1885年服役,是當時亞洲遠東最大的戰艦,成為清北洋水師的主力戰艦。1894年定遠艦在黃海與日本艦隊進行了一場大決戰(甲午海戰),當時定遠艦中炮彈較多,也沒擊沉定遠艦,尚未失去戰鬥力,這場海戰北洋海軍損失慘重,定遠號退守威海衛基地。1895年2月5日,日軍又來偷襲威海衛,定遠號被魚雷擊中,但炮臺仍可進行反擊。2月10日丁汝昌、劉步蟾為避免定遠艦落入敵手,下令將定遠艦炸燬。2005年複製的定遠艦停泊在威海港,供遊人參觀。


周明建16

動力系統:,裝置兩臺複合式平臥蒸氣發動機。

艦身:,94.5米㐅18米。

馬力:,6000

航速:,十四點五節。

艦上配置:,艦載魚雷艇2艘。

武器配置:,主炮305毫米囗徑,副炮:,150亳米,76亳米4門。5管機關炮10門。

德國造毛瑟步槍525支。

魚雷發射管3具。

定遠艦在當時不論從製造技術,還是武器裝備,的確是"亞洲第一″!


鷹x眼

定遠艦是北洋艦隊的旗艦,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主力戰艦,鐵甲護體,一百米長,二十米寬,蒸汽機為動力,由德國造船廠製造,綜合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為一等艦,排水量七千噸,附六門大炮,三件魚雷發射管,是當時亞洲第一艦,清政府購買它用了一百四十萬兩白銀,日本人在黃海大戰中集中五艦圍攻定遠三個小時,定遠中彈數百發,但傷不透其鐵甲,倒是日艦有幾艘被定遠巨炮擊中,成為殘廢,在威海衛港日軍再次進攻定遠,定遠依靠厚甲,奮勇反擊,始終不能擊沉定遠,日軍哀嘆:定遠艦為什麼不沉,後來日軍陸上進攻得逞,為了不讓定遠艦落入日軍之手,丁妝昌下令沉海,所以日軍俘獲了北洋海軍,最想得到的定遠艦卻沒有得到。


縹緲孤鴻影45

“定遠”號戰鬥艦/一等裝甲艦,造價620萬馬克(摺合37萬英鎊),屬定遠級戰鬥艦,由清朝委託德國坦特伯雷度的伏爾鏗(Vulcan)造船廠建造的7000噸級的一等鐵甲艦。分別為定遠號及鎮遠號,為大清國北洋艦隊的主力艦。

當時稱亞洲第一軍艦。排水量七千多噸!當初新中國剛建國的時候,所擁有的艦艇,驅逐艦什麼的排水量才三千多噸!

定遠艦雖然沒有當時一流強國的軍艦強大,可在亞洲當時已經是最強大的存在!


郝龍山

1898年,美國海軍緬因號戰列艦。爆炸沉沒在古巴哈瓦那港。由此引發了美國和西班牙的美西戰爭。美國亞洲艦隊,杜威將軍的艦隊。在菲律賓。打敗了西班牙亞洲艦隊。使菲律賓成為美國的殖民地。而在美洲。主要是解放了古巴。並在聖地亞哥。消滅了西班牙特遣艦隊。而事件的起因緬因號鐵甲艦。像極了定遠,鎮遠,所以在前無畏艦出現之前。定遠,鎮遠是極強的鐵甲艦。


鑲紅旗下

北洋艦隊定遠艦是在北洋艦隊是主力艦,在亞洲乃至於世界都是當時一流的戰艦,就是中國海軍的理念跟不上潮流,用陸軍的作戰理念來進行海戰,用一流的戰艦遂行陸軍炮兵的戰術任務,體現不了海軍偷襲,伏擊,圍殲的戰略,可以負責任地說,一流的定遠艦當時只是作為一個流動炮塔的水平,後勤支援也跟不上,工業水平落後,造成了成為被動挨打的末流水平,在世界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