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像C羅般永遠衝刺向前,本身就是種獨一無二的天賦吧?

約稿。

2016年的夏天,在波爾多,德科這麼跟我說C羅:

2004年,C羅在國家隊還是個邊路球員,喜歡那些漂亮的花式。這些年,他逐漸重視效率,變成了一個更純粹的得分手,更加強壯了。

那,有一點,C羅是個很努力又很執拗的球員。他在踢邊路時,就會拼命練習那些邊路的招式;當中鋒時,又為了進球而瘋狂訓練。

這種自我驅動的意志,不親眼看見,是很難相信的。

能像C罗般永远冲刺向前,本身就是种独一无二的天赋吧?

2018年初,說過這個話題:

足球史上,從未有人完成過如此巨大的轉型,從肉體到技術。從花蝴蝶單車少年到鋼鐵俠。

C羅是歐洲史上最勤奮耐操肯跑富有進取心的進球永動機——很可能沒有之一。

論個人創造機會的能力,哪怕在巔峰期,C羅也不是世界頂尖。

但他能夠持續、多次、反覆、不懈地,靠無球跑動、搶點、衝刺、拿球后快速擺脫,製造機會;在“不是機會也能跑出機會來掄他媽一腳”方面,C羅幾乎舉世無雙。

在五六年的時間裡,每場都能從頭到尾,不斷地靠衝刺和爆發,搏到進球機會,就是歐洲史上唯一一人了。

歐洲多少跑不死的搶點王,多少處理球的機會主義大師,但能這麼量大管飽,靠一身橫練肌肉、反覆衝刺、擺脫出一個射門機會來一發,五年如一日的,沒有其他人了。

先前三屆世界盃,C羅進了三個球;2018年世界盃,33歲了,兩場四個球。

世界盃小組賽第二場,對西班牙帽子戲法後,對摩洛哥,又是一個球:頭球破門。

稍微注意一下:角球開出,他湊著步點,看著落點,一個橫移從對手後衛背後繞過,傾身,低頭,迎著對方另一個後衛揚起的腳,俯衝頭球。

頭球一錘定音之前,這點衝刺、步伐、橫移繞過、俯身,得做到如何精確與勇決,才能這麼幹脆利落,轟一聲解決呢?

能像C罗般永远冲刺向前,本身就是种独一无二的天赋吧?

至此他本屆世界盃的四個進球,一個是單車晃出來的點球,一個是跟進無調整左腳射門,一個是任意球,一個是角球頭球破門。

兩場比賽,他一個人都沒盤過。不奇怪,他已經基本放棄盤帶了:2017-18季西甲,他每場只盤過1.1個人,遠不像2009-10季,他每場還盤過3.2個人呢。

他不再是那個花蝴蝶單車少年了。他是個無解的效率機器。無球走位,反覆衝刺,進球。

所謂足球史上,從來沒有人完成過如此巨大的轉型,從肉體到技術,就是這個意思。

能像C罗般永远冲刺向前,本身就是种独一无二的天赋吧?

五年半前,2013年初,我去了葡萄牙馬德拉島。這地方說是葡萄牙的,其實孤懸海外,掛在大西洋,像個遠離歐洲和非洲,自己在遠洋淘氣的孩子。一月份,巴黎大雪,里斯本還要穿外套的時節,你可以在馬德拉島南豐莎爾,穿著襯衫拖鞋,慢悠悠溜達在爛漫陽光裡。島民們習慣暖和過日子了,到處都慢悠悠。島上有山,高山有雪,可供你攀爬;也有海,深藍的大西洋,還有世界第二高的海崖;本島沒有海灘,但有無數船。實際上,大多數人都在島南豐莎爾住:你每天醒來,看著一道斜坡沿山而下,向南滑入陽光大海,看見沿海那條悠長的公路,看見山上那些砂糖盒子般的房屋,沒法不覺得悠閒起來。

能像C罗般永远冲刺向前,本身就是种独一无二的天赋吧?

我去過馬德拉的植物園後下山,揚手叫出租車,一位老伯開車過來,載著我在馬德拉的山島懸崖邊,表演飛簷走壁甩尾折返。馬德拉島的司機都有這手段,彼此看著耍得高興,還會隔著車窗豎大拇指,一派英雄相惜之態。在車上聊起足球,三五句間,他就聊到馬德拉本土最大名人:克里斯蒂亞諾-羅納爾多。

大叔口若懸河的說:C羅少年時住在島偏西的一個所在;他小時候很窮;他從小就是天才。

我說,我也很欣賞葡萄牙其他的球員,比如魯伊-科斯塔,比如路易斯-費戈,比如德科。

該老爺爺固執而溫和的說:對,他們很棒,但請恕我不能同意你的意見:C羅是最棒的……他最努力了!

我後來發現,馬德拉的司機們,都會如數家珍的告訴你,C羅最初是為安多里尼亞隊效力的。沒聽過?啊,那是馬德拉本地的球隊!以前,他們就在這裡,就在豐沙爾海堤上跑過步來著!後來他去了里斯本,加入了里斯本競技……後來他的踢法和現在大不一樣……

當我說到C羅在皇家馬德里經歷的一切時,司機們總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說:不是C羅的問題!馬德里那裡可複雜了,以前在曼徹斯特也是,足球!政治!真討厭!C羅是個好孩子,是的,我們看著他長大的……馬德拉多好啊,大城市真是,太複雜了!!

昨天頭球衝頂摩洛哥破門時,對手後衛腳抬得很高;衝頂那一下子是很危險的。所以,比賽開始4分鐘,C羅已經冒著受傷的危險朝球去了嗎?他那時已經預知這是本場唯一的機會,所以要拼一下嗎?

不知道。我估計他那時刻都沒來得及想這些,只顧本能般地衝刺、湊步點、橫移、俯身衝刺。

就像他今年對尤文圖斯那個倒鉤,或是兩年前歐錦賽半決賽那個頭球。就像他每次任意球射門之前,無論已經射丟多少次,都要蓄力、深呼吸,好像這個球事關生命一樣。

媒體測過,葡萄牙對西班牙一戰,C羅極限衝刺速度到了時速38公里開外。

足球史上很少有這樣,將一切意志與注意力都凝聚起來,轟然一擊的人物了。

2015年秋天,皇馬做客巴黎聖日耳曼。我在王子公園球場,巴黎方的球門後,看見過C羅朝球門衝刺。那種感覺極其可怕:當邊路隊友插上時,中路的C羅果斷地,向兩個後衛之間的間隙衝刺撲來;雖然明知道他衝著的是球門而不是我,但身在球門之後,看著他衝刺過來時,會有種令人戰慄的感覺:

他的每一次衝刺,都像是這輩子最後一次踢足球似的。

(我知道這圖有點糊,但您應該從跑姿就分辨得出,C羅是哪個了……)

能像C罗般永远冲刺向前,本身就是种独一无二的天赋吧?

五年半之後,回想那句話:

“對,他們很棒,但請恕我不能同意你的意見:C羅是最棒的……他最努力了!”

也許長久以來,骨子裡,他依然是那個熱帶海島上,奔跑不息的熱血少年。

另一個人。

C羅去皇馬之後十個月,雷軍創立了小米。最初的小米手機,在意的是性價比,還來不及談到精細——就像C羅在皇馬第一個賽季,每8腳射門才進1球。2015年夏天,梅西拿到自己第四個歐冠並預定第五個金球時,C羅還只有二歐冠三金球,也在那年,雷軍在印度說了那萌萌的Are you OK?

那時誰又能想到,三年之後,看似後發者的口碑與榮譽,可以逆襲成如今的樣子。

都是轉型,都是在生涯裡經歷過低谷,也都從爭議低谷中挺過來了。而且到最後,曾經那些透著點傻萌的點,都多少成了話題——就像Are you ok和C羅在馬德拉的,那個咧嘴微笑的銅像。

可以不假思索、不計成敗地持續向前,有時候,真是最獨一無二的天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