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明知大限將至,為何一意孤行祈禳北斗以七星燈續命?

建興十二年春,諸葛亮率十萬大軍兵出斜谷駐紮於五丈原,孫吳陸遜應約出江東攻魏,魏明帝曹叡引兵以火攻大敗陸遜於巢湖,孫吳兵敗回撤江東。

司馬懿見諸葛亮勞師遠征採取固城以守以逸待勞拖垮蜀漢大軍,諸葛亮亦採取屯田之法與司馬懿相抗。

夏侯惠、夏侯二將奏報司馬懿請戰諸葛,並以“都督若如此疑慮,寇敵何時得滅?我兄弟二人,當奮力決一死戰,以報國恩”相激。

諸葛亮明知大限將至,為何一意孤行祈禳北斗以七星燈續命?

司馬懿只好令夏侯惠、夏侯打前戰,刺探孔明軍虛實,並截獲諸葛亮紮營於上方谷。

此後司馬大軍傾巢而出追擊魏延詐敗大軍誤入上方谷司馬父子險葬身上方谷火海。

幸得天降大雨命不該絕,司馬軍殺出重圍。

自此司馬懿畏敵如鼠再不敢輕言出戰。

諸葛亮明知大限將至,為何一意孤行祈禳北斗以七星燈續命?

深知時日無多的諸葛亮為迫使司馬懿及早出城來戰,遣使給司馬懿“婦人縞素”並令魏延每日出城罵戰。

魏軍諸將紛紛請命出戰蜀軍,司馬懿見群情激奮便祥裝上表魏帝曹叡請戰以堵塞眾將悠悠之口。

是夜,孔明扶病出帳,仰觀天文,十分驚慌;入帳謂姜維曰:“吾命在旦夕矣!”

姜維遂薦以七星燈續命之法,延壽一紀。

諸葛亮明知大限將至,為何一意孤行祈禳北斗以七星燈續命?

諸葛亮遂點七七四十九盞明燈披髮仗劍,踏罡步鬥,壓鎮將星。

正當將星燈由暗轉明,魏延大步流星闖入作法帳內踏滅主燈。

諸葛亮道:死生有命,不可得而禳也!”

姜維忿怒,拔劍欲殺魏延被孔明制止。

諸葛亮明知大限將至,為何一意孤行祈禳北斗以七星燈續命?

這是諸葛亮祈禳北斗以七星燈續命的故事。

諸葛亮明知“生死有命,不可禳也”為何執意做此徒勞掙扎?

蜀魏大軍對峙於五丈原時,諸葛亮53歲,而司馬懿55歲,從年齡段來看,二人相差不大,幾乎是同時生人。

諸葛亮明知大限將至,為何一意孤行祈禳北斗以七星燈續命?

然而,二人在治軍統政上做法可謂截然不同,魏國人才濟濟,彼時魏明帝司馬懿天資聰慧,是乃一代明君,國政毋須司馬懿操持。

自然,司馬懿的重心以統軍治帥為主。

而此時蜀漢國力式微,“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亦正好說明彼時的蜀漢人才匱乏,鮮有治國理政之賢才,劉禪終日久居深宮,只知與宦官為伍,肆意淫樂。

諸葛亮明知大限將至,為何一意孤行祈禳北斗以七星燈續命?

偌大蜀漢再無何人可比肩諸葛丞相,且諸葛亮受昭烈皇帝劉備“白帝城託孤”,因此養成了對待蜀漢軍政不論大小盡皆過問的弊病。

人的一生是短暫的,對於白駒過隙彈指一揮的寶貴時間和精力自然要用在“刀刃”上。

這對於垂暮之年油盡燈枯的諸葛亮而言,已是莫大奢侈。

因此諸葛亮藉此以七星燈續命之法增壽一紀,以十二年的時間為蜀國覓得生存戰略的格局。

諸葛亮明知大限將至,為何一意孤行祈禳北斗以七星燈續命?

理想的不完美促使諸葛亮祈禳。

27歲,高臥隆中的諸葛亮以寥寥數語道出三分天下的戰略行動藍圖,這就是我們熟悉的“隆中對”。

“隆中對”雖已實現三國鼎立的局面,但棋差一招最終導致未能實現克復中原、復興漢室的終極戰略目標。

諸葛亮追求完美,性格上刻意追求的“白璧無瑕”,註定了他要以有限的生命為蜀國兌現27歲那年出山的戰略構想。

諸葛亮明知大限將至,為何一意孤行祈禳北斗以七星燈續命?

因此對待後代他甚至提出“不為良相便為良醫”的教導,可見諸葛亮做任何事情都追究精益求精,要麼不做,要麼做好,做到極致。

這就迫使他產生了以祈禳之法來換取上蒼垂憐,以有生之年實現自己的戰略目標,以報答先帝的知遇之恩。

身後事沒來得及安排。眾所周知,在魏蜀吳三國中,以蜀國戰略位置最為闇弱,人才最為匱乏,軍民最為疲敝。

諸葛亮明知大限將至,為何一意孤行祈禳北斗以七星燈續命?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盡言:“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可見此時的蜀漢與曹魏和孫吳相比綜合實力已末居墊底了。

諸葛亮不肯能對此視而不見。

歷代統治者都清楚,“國家興亡,重在人才”,人才問題歷來關係人心向背 關係國家興亡。

這一點諸葛亮有清醒的認識,劉備更有著親身的體會,而劉禪對此一竅不通。

諸葛亮明知大限將至,為何一意孤行祈禳北斗以七星燈續命?

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各方豪強借為國靖難之機,群雄逐鹿於中原,彼此的劉備實力闇弱,始終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而諸葛亮的出現徹底扭轉了這一頹廢的局面。

劉備從此有了西川和荊州這些根據地,有了根據地自然也擁有了稱霸一方,問鼎天下的根基了。

諸葛亮明知大限將至,為何一意孤行祈禳北斗以七星燈續命?

對此,處於垂暮之年的諸葛亮深深明白蜀國要繼續在三國之中存在下去,就必須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人才招聘、培訓和啟用的制度,只有立竿見影的人才制度。

才能為蜀漢尋得發展先機,否則蜀國必將成為三國中首當其衝滅亡的範樣。

後世有詩云:“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來感嘆諸葛亮的出師不利,剋死五丈原。

諸葛亮明知大限將至,為何一意孤行祈禳北斗以七星燈續命?

諸葛亮的病逝對於司馬懿而言,是司馬家族之大幸,司馬懿僅憑著“耐活”而出色漂亮的熬死了諸葛亮。

以至於諸葛亮臨終仰天長嘆道:“再不能臨陣討賊矣,悠悠蒼天,曷此其極”!

諸葛亮明知大限將至,為何一意孤行祈禳北斗以七星燈續命?

拿現在的話來說:再也不能討伐曹魏了,司馬懿你贏了,上天啊,為什麼對我這樣偏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