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集團修建種兔飼養基地,養6400只兔可帶來40萬元收益

在國內,甚至我市的市場上的兔肉,不但因為整個肉兔產業並沒有發展起來,市場上的品種少,產業也相對落後。2009年,在由市畜牧技術推廣總站和西南大學食品科學學院的專家組成的科技特派員團隊的指引和幫助下,阿興記開始實施兔肉產業化經營。

餐饮集团修建种兔饲养基地,养6400只兔可带来40万元收益

目前,阿興記從法國引進的肉兔已經推廣給全市10多個區縣的農戶,商品兔年出欄量達到4000多萬隻。從阿興記兔肉加工廠出品的“嘟嘟兔”休閒食品,已經在全國8000多家超市銷售。但對阿興記餐飲集團董事長劉英來說,並不滿足於在餐飲企業上取得的成功,而是更想轉型做產業。

西南大學食品科學學院院長李洪軍教授對國內和我市市場的綜合考量之後,給劉英出了一個別出心裁的點子—從兔子身上做文章。確定了發展肉兔產業的方向後,2008年,阿興記餐飲集團在渝北區統景鎮徵得了700畝地,並在這700畝地上開始了肉兔產業化經營項目,並修建了大型的種兔飼養基地。

餐饮集团修建种兔饲养基地,养6400只兔可带来40万元收益

對於肉兔飼養,阿興記還需要另外的能人來幫忙。這時,劉英注意到了肉兔飼養專家重慶市畜牧技術推廣總站副站長王永康。在王永康赴歐洲考察基礎上,阿興記開始從歐洲引進法國伊拉配套系種兔,先後引進1000只“曾祖代”種兔和2000只“祖代”種兔。有了這3000只種兔,阿興記的肉兔產業從零開始,逐步走上了產業化的道路。

餐饮集团修建种兔饲养基地,养6400只兔可带来40万元收益

王永康和他的團隊,為農戶的“父母代”種兔進行人工授精。這些“父母代”種兔在農民家中繁殖出的下一代,就是商品兔。阿興記又以15.6元公斤的保護價從農民手中將商品兔收購回來,用於兔肉加工。

“農戶以150元只的價格購買種兔,200只的成本就是3萬元,而賣出一隻商品兔的保護價是15.6元每公斤,一隻代售商品兔的體重大約是5斤,這樣算來,6400只商品兔可以為農戶帶來40萬元的收益。養殖成本按每隻8元來算,最後農戶可淨賺近20萬。”王永康說。

目前,阿興記的種兔已經推廣給全市10多個區縣的農戶,其中有2000戶是擁有200只以上的“大戶”,都靠養兔發了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