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學風水

在晉代郭璞所著《葬書》說到:“葬者,乘生氣也。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這就是風水一詞的起源。風水,又稱堪輿、地理、相地、青囊、青烏等。

怎樣學風水

風水有多個門派,但不管任何門派,都離不開兩大部分:巒頭和理氣。巒頭為體,理氣為用。兩者不可分割,把巒頭和理氣割裂開來是錯誤的。

什麼是巒頭?古人認為,天下的山脈都起源於崑崙,崑崙為諸山之祖、龍脈之源。共有八大幹龍。其中:中國有三大幹龍,分別以黃河、長江、鴨綠江為界,《地理人子須知》中說:“天下有三處大水:曰黃河、曰長江、曰鴨綠江。今以輿圖考之,長江與南海夾南條盡於東、南海,黃河與長江夾中條盡於東海,黃河與鴨綠江夾北條盡於遼海。”我們分別稱之為南龍、中龍、北龍。大幹龍往下又分為:小幹龍、大枝龍、小枝龍等,就像樹幹和樹枝一樣延伸。為什麼稱為“龍脈”呢?我們要尋找的龍脈就好像龍一樣,神龍見首不見尾,變幻莫測,有高低、有起伏、有跌斷、有轉折、有變化,沒有一定的尋龍經驗是無法尋找的。當龍脈遇到山環水抱、藏風聚氣的地方,就有可能形成“穴位”,這個穴位聚集了生氣。把先祖葬下去,就會接收到“生氣”,福廕後人,發貴發富旺丁等。相反,如果葬到不吉利的地形,就可能讓後代發生不吉利的事,嚴重的甚至絕後。我們講的巒頭,簡單的理解,就是尋龍點穴,看四周砂水的形勢是否有情。

怎樣學風水

什麼是理氣?古人把風水的操作分為:龍穴砂水向。即:尋龍、點穴、消砂、納水、立向。即使尋找到了好的龍脈和穴位,也還得會使用羅盤,通過理氣,正確的立向,讓四周的砂、水為我所用。有句俗話:“有絕人之地,沒有絕人之水;有絕人之水,沒有絕人之向”,說明在風水學中立向是很關鍵的一個程序。這個通過羅盤來消砂、納水、立向的過程,就叫做理氣。

怎樣學風水

對於初學風水者來說,應以巒頭為重,先熟讀巒頭方面的書籍。不要一開始就去學習理氣,那是捨本逐末的做法。天下的風水書籍,講巒頭的書一般不假,但可能不會講透;講理氣的書則真偽並存,即使真的也可能不會講透,學習者應正確甄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