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著兒子去中考

推著兒子去中考

一名母親用輪椅推著兒子在考點老師引領下通過綠色通道提前進入考點

6月14日,是2018年安徽省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的第一天,早上7:30,應玉俠推著坐在輪椅上的兒子張曉康,通過綠色通道提前進入界首一中考點,準備送兒子進入考場參加考試。

7:55,應玉俠在考點老師的幫助下,一步一個臺階,把張曉康抬進位於界首一中的三樓考場。

這已經是應玉俠推兒子上學的第10個年頭了。應玉俠是界首市顧集鎮於莊行政村人。2002年出生的張曉康是應玉俠的第三個孩子,患有先天性疾病——成骨不全。成骨不全又稱脆骨症,其特徵為骨質脆弱、關節鬆弛,發病率約10萬分之3,是一種難以治癒的罕見病。“這種病讓他行走都很困難,更害怕受傷,一有磕磕碰碰就容易骨折。”

在上小學前,張曉康都是在家中度過的,因為行動不便,更因為害怕受傷,家裡人也不敢讓他與其他小朋友一起玩。6歲那年,和張曉康同齡的小朋友都上了小學一年級,看著其他小朋友都去上學了,曉康也鬧著要去上學,害怕他上下學期間磕著或碰著,應玉俠很為難。“思考再三後,我就和他爸爸說得讓曉康去上學,好好學習,他才能獨立自主,我們不能照顧他一輩子。”應玉俠為兒子買了一輛輪椅,決定要推著兒子去上學。

早上天不亮起來做飯,幫助曉康穿衣起床,吃過早飯推著孩子去上學,在學校等著曉康放學,然後再把他推回家······就這樣,應玉俠推著曉康上完了小學。在讀小學期間,曉康因不慎多次受傷骨折,每次骨折都要去外地就醫,每次就醫都要耽誤幾個月的學習,但每次康復後曉康都會及時重返校園,雖然因治病留級一年。“每天都是小心翼翼,擔心他會受傷,他也喜歡學習,我們就一直堅持了下來”應玉俠說。

2015秋,張曉康從小學升入顧集中學就讀。顧集中學位於鎮上,距離他家有點遠,來回接送不方便增加了應玉俠送兒子上學的困難。開學第一天,學校在瞭解到張曉康的實際情況後,就決定解決張曉康上學的難題,在新建的學生宿舍樓裡為應玉俠母子單獨安排一間宿舍,供母子二人居住,並且免除了應玉俠母子二人在食堂就餐的費用,為張曉康提供了每學期625元的寄宿生生活補助。

在解決住宿問題後,又一個問題接踵而至。原來,張曉康所就讀的七年級在教學樓的三樓,來回上下樓梯對於張曉康來說是一個不能完成的任務。為了給張曉康學習提供更大的便利,顧集中學經研究決定把七年級教室調整到教學樓一樓。入班後,班主任老師又把張曉康的座位安排在教室最便利的位置——第二排的最中間。“如果要是把張曉康的位置放在兩邊,害怕別有學生碰著他,怕他受傷。”顧集中學九(2)班班主任賈運科說。

剛入學不久,賈運科發現很多學生不願意和張曉康交往,張曉康平時也是沉默寡言。在經過一番調查後,賈運科得知很多學生不願意接近張曉康是害怕碰著他。於是賈運科就向學生講授了成骨不全病的病因,鼓勵學生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和張曉康一起學習、一起玩。“現在他和班裡的其他同學關係都很不錯,同學們有時幫他去廁所,他的成績也是中上等,很不容易。”賈運科說。應玉俠說:“曉康患病的原因是基因突變,他的理想是對基因突變進行研究,我就鼓勵他好好學習,學習知識才能做研究。”

“上考場前,我就和曉康說‘今天肯定有很多人看著你,你要承受住壓力,堅強面對’。”應玉俠說,中考前張曉康不小心又受傷骨折在外地住院一個多月,她為兒子能走進考場而欣慰,十年來她一直教育兒子要學會堅強,學會感恩,今天她推著兒子參加中考,三年後她還要推著兒子參加高考,帶著曉康讀大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