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陽縣住建局:幫扶貧困村動真情辦實事顯實效

何煒

城關鎮瓦渣河村,民風淳樸,景色怡人,驅車前往,沿著蜿蜒的水泥公路向旬陽縣城北行駛20餘分鐘,就到了。在這個貧困小山村裡,我遇見住建局駐村第一書記尤世明,據他介紹:“該村貧困類型有五多:一是貧困戶多,有185貧困戶,二是危房多,有 46戶危房改造要完成,三是大病多,尤其是慢性病和精神病人多,四是光棍漢多,五是獨居老人多,2019年要實現脫貧,任務很重呀!”尤書記滿懷憂慮的道。

自2018年,有著太極山城之稱的旬陽吹響“盡銳出戰、十面合圍,奮力奪取脫貧攻堅新勝利”的號角,實行正科級幹部包村,副科級幹部包組。旬陽縣住建局向包聯的城關鎮瓦渣河村,派遣正科級幹部4人,副科幹部5人,包幫幹部35人,幫助瓦渣河村斬窮根,拔窮草。

4月22日,我們一行來到瓦渣河村九組向文清家,老人家今年64歲,臉上佈滿的皺紋畫滿了曾經的滄桑與艱辛,他見我們第一句話就是:尤書記,謝謝,謝謝你們。我瞭解到:他以前一家五口,老伴兒,16年過世了,剩下三個兒子,兩個患精神病,二兒子32歲,住精神病院,老大36歲,隨向文清居住,小兒子30歲,在外打工,都至今未婚。他說:“為了這個家,當年在工地上別人打一份工,我打三份,起早貪黑,往返十幾里路,就為掙錢給家人看病,房子08年蓋的,一直沒錢裝修,一家人在沒有門窗的房裡住了十來年,是你們幫了我,不但裝了門窗,還給我進行了粉刷,門前還打上了混凝土,有你們幫助,讓我有信心,通過自己努力,讓我們一家富裕起來。”看著他充滿自信的笑容,我們也祝福他日子越過越好。

離開向文清家,我們來到村委會對面,吉三學家門口,看著一棟未粉刷的二層房屋,門窗還未安裝,大門緊鎖,尤書記介紹到:吉三學,今年85歲,現住在十三組,常年臥床不起,大兒子在家時,房子建到二層,還未打頂子,就進了監獄改造,五、六年來一直沒錢建設,二兒子在外打工,很少回家,我們駐村工作隊,每天派人往返十幾裡山路,去看望,現在我們給他打好房頂,就用了兩萬,他是C級戶,錢已經用完了,下一步我得去化緣,給他把窗戶按上,幫他把家搬上來。因時間關係,雖沒見到老人,但我相信,有這樣一心為民的好書記,老人家的日子一定會越來越好。

我們沿路一邊走,尤書記一邊給我介紹,為讓瓦渣村實現脫貧致富夢,住建局全面實施“三個”到幹部:承諾到幹部、預警到幹部、追責到幹部。

在基礎設施建設上,2017年縣住建局籌資10萬元用於完善村活動室內外的尾欠工程建設;新修擋牆20m,新修入場道路40m,硬化院場200㎡;為解決出行難問題,在對一組、二組和三組、五組和六組的道路進行硬化工程改造過程中,駐村工作隊負責做好群眾思想工作,協調、化解施工中與周邊群眾產生的各種矛盾、糾紛,現在路面已平整結束,準備打混凝土路面,其中一組道路,改造到位。為解決用水問題,在七組山坡頂上修建高位水塔一座,已完工,管道即將鋪設完畢。

在產業上幫扶上,住建局包村幹部梁春傑指出:要大力發展瓦渣河產業特色,規劃種植拐棗1000畝,黃花250畝,花椒500畝,輔以蔬菜、雜糧,挖掘村裡養殖人才,發展養殖業。現在黃花、花椒落實到位,在種植拐棗上,要逐一落實地塊,做好群眾工作。

我們沿著新修的通往一組的水泥路,來到了韓長信家,新建的不足四十平的房屋,3名工人正在刷牆,老韓52歲,單身,見到我們異常熱情,不斷感謝的話,說的我們都不好意思,我問他,對今後有啥想法?他道:“現在房子有了,我想找個媳婦!拜託尤書記給我幫忙啊”,“你在產業上支持村上規劃,發家致富後,找媳婦不成問題”,尤書記拍著胸脯保證道。向他這樣的情況,瓦渣河還有許多,解決了安居問題,通過自己努力,讓自己有一個幸福的家。

通過這次走訪,我相信,因為有這樣的好乾部,瓦渣河村人的日子會越過越好,他們必將實現致富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