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策略:市場迎“重建”階段 短期趨勢性機會不大

上週滬深A股市場震盪幅度較大,成交量呈逐步收斂態勢。截至上週五收盤,上證綜指收報2889.76點,一週累計下跌4.37%;深證成指收報9409.95點,一週累計下跌5.36%;創業板指收報1549.66.點,一週累計下跌5.60%。

行業板塊表現方面,休閒服務、醫藥生物、銀行、鋼鐵、食品飲料等板塊跌幅相對較小,通信、計算機、綜合、電子、有色金屬等行業跌幅相對較大。

國信證券:

今年以來A股市場震盪調整非常充分,更為重要的是,當前市場整體估值水平已經再次回到歷史底部區域。無論從絕對收益還是相對收益來看,A股市場在大類資產中的配置價值均明顯佔優。

中金公司:

目前市場整體估值已經低於2016年初水平,投資者情緒在市場大幅震盪過程中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釋放。雖然估值短期難以提供強支撐,但從歷史來看,目前時點往往是中長線買入優質標的的機會。

西部證券:

目前市場小級別分時圖發出底背離信號,日線和均線系統間也出現較大偏離,指數存在一定的反抽要求。不過在上方跳空缺口和均線系統壓制下,反抽力度有限,短期市場仍將以震盪築底為主。

申萬宏源:

7月份市場有望出現反彈,但三季度市場的主旋律仍是夯實底部。7月份是週期板塊阻力較小的時間窗口,反彈可期。三季報成長股相對價值板塊業績有望佔優,建議重點關注計算機和國防軍工板塊。

興業證券:

一方面,當前A股市場整體估值水平無論跟歷史比較還是國際比較都處於低位;另一方面,不確定因素將逐步明朗。因此,在當前位置投資者應堅持底線思維,注重防禦,靜待轉機。

東北證券:

目前可比樣本的估值結構與2012年12月時幾乎完全重合,10倍到15倍PE區間的個股佔比超過15%,短期市場更多是機會而非風險。

海通證券

外在變量向好 有望迎來反彈機會

市場整體估值更趨合理

上證綜指再次破位3000點,源於資金面和情緒面預期出現變化。由於海外不確定因素的擾動,上週上證綜指再次破位3000點,這不是因為基本面變化所引發,而是流動性預期以及市場情緒變化所導致。從A股市場和港股市場的分化可以看到,全部A股公司2016年、2017年、2018年一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速為16.3%、18.4%、14.4%,恆生指數成分股2016年、2017年淨利潤同比增速為-14.9%、28.1%,當前二者盈利增速接近但兩地市場表現卻不同,年初以來恆生指數僅微跌1.9%。從宏觀數據來看,今年1月到5月工業增加值累計同比增長6.9%,1月到5月發電量累計同比增長8.5%,宏觀數據表現相對平穩。而從相關資金流向可以看到,4月、5月滬股通、深股通資金分別淨流入387億元、508億元,6月至今淨流入195億元,較2017年月均淨流入166億元大幅上升。與此相對應的是,A股市場上4月、5月單週投資者新增開戶數為22.3萬戶、24.6萬戶,而2017年、2016年每週均值為31.7萬戶、37.9萬戶;股票型基金倉位從3月底的88.3%降至當前的87.1%,前十大股票型基金倉位也從88.6%降至86.8%,資金有一定的流出跡象。此外,不確定因素目前還不明朗,也影響了市場情緒的提振。

目前A股市場的估值已經低於上證綜指2638點時的水平,且結構更趨合理。目前全部A股公司PE(TTM,整體法,下同)為16.1倍、PB(LF,整體法,下同)為1.72倍,對應2005年以來估值從低到高的分位數為27%、9%。對比過去幾次市場底部區域——2005年6月6日上證綜指998點、2008年10月28日上證綜指1664點、2013年6月25日上證綜指1849點、2016年1月27日上證綜指2638點時全部A股PE分別為18.4倍、13.8倍、12.0倍、17.7倍,PB分別為1.70倍、2.20倍、1.55倍、1.83倍,可見目前A股整體估值已經低於2638點時的水平,仍高於1849點時的水平。從估值分佈來看,估值結構比2638點時更趨合理,而與1849點時相類似。目前PE處在0到10倍的公司家數佔比為4%,10倍到20倍為17%,20倍到30倍為20%,30倍到40倍為14%,40倍以上為37%,0倍以下為8%,2013年6月25日上證綜指1849點時則分別為5%、17%、19%、12%、34%、12%。從主要指數來看,上證綜指目前PE為13.0倍,對應2005年以來估值從低到高的分位數為25%,上證50為10.2倍、31%,滬深300為12.2倍、30%,中證500為21.9倍、2%,中小板指為27.3倍、21%。從估值中位數來看,目前全部A股PE、PB中位數分別為32.7倍、2.48倍,對應2005年以來估值從低到高的分位數分別為29%、24%。根據2000年到2017年的歷史數據,目前A股PE處在10倍到20倍區間,對應未來一年萬得全A上漲概率為73%。從破淨數來看,今年二季度A股破淨數達到了278家,創2005年以來新高,歷史上A股市場在底部區域時破淨數往往大幅增長。

外在變量出現向好變化

此外,個人所得稅起徵點有望提高,稅率結構的優化以及低稅率檔級距擴大有助於進一步降低居民稅負,進而提振消費、擴大內需。發改委發文支持創新藥研發和產業化,工信部提出將適時發佈5G頻譜規劃和商用牌照,均顯示出管理層推動發展新經濟的決心,外在變量出現向好變化。

重視市場機會期的來臨

市場累計震盪幅度較大,重視市場機會期的來臨。2月以來市場震盪調整了近5個月,回顧2005年以來市場震盪調整一個季度後的市場表現,可以看到有兩種情景:一是2008年、2011年全年呈弱市格局,沒有大的反彈機會,二是2010年、2012年、2013年、2015年都出現了一定的反彈行情,主要原因是基本面預期出現了改善。當前市場一致預期顯示,2018年CPI同比為2.2%,全年通脹壓力不大,同時流動性預期較為樂觀。從估值來看,目前全部A股PE(TTM)16.1倍、PB(LF)1.72倍,均已略低於上證綜指2638點時的水平,分別處於2005年以來由低到高的27%分位、9%分位。從盈利水平來看,A股公司2018年一季度淨利同比增長14.4%,預計2018年全年淨利同比增長13.5%,ROE為11%。綜合來看,目前A股市場的估值水平和盈利增長的匹配情況良好,參考歷史經驗,隨著基本面預期向好,市場有望迎來反彈機會。

配置方面,建議穩中求進,以消費股為核心進行配置,成長股謀彈性機會。

安信證券

流動性邊際改善 市場或邁入“重建”階段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從2018年7月5日起,下調17家大中型商業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可釋放資金約5000億元,用於支持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項目,同時撬動相同規模的社會資金參與。下調郵政儲蓄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可釋放資金約2000億元,主要用於支持相關銀行開拓小微企業市場,發放小微企業貸款。對此,我們認為:

1)降準如期而至,流動性邊際改善,市場正邁入“重建”階段,地產龍頭等藍籌股短期迎來估值修復機會,中期看好優質成長板塊。

2)此次結構性降準,包括股份制商業銀行、郵儲、城商行、農商行、外資行在內的主要存款性金融機構均在降準之列,總計釋放流動性7000億元,與全面降準所釋放的流動性相當,政策力度略超市場預期。

3)從資金用途來看,此次降準體現了結構優化,7000億元主要用於市場化“債轉股”(5000億元)和支持小微企業(2000億元)。一方面通過推進債轉股降低國企槓桿率,另一方面信貸政策向小微企業傾斜,改善民企融資環境,有助於去槓桿與降成本的同步推進,同時修復流動性預期。

4)近期人民幣匯率有所波動,但央行並沒有跟隨美國加息,疊加此次定向降準,將對沖相關不確定因素的影響。

5)近期市場風險偏好出現回落的根本原因來自流動性預期出現波動,伴隨著部分不確定因素的擾動,當前風險偏好可能已經降至階段性低點。未來政策預期有望不斷回暖,市場信心將因此得以逐步恢復,從而邁入“重建”階段。

6)預計A股市場在下半年將呈震盪回升態勢,早則半年報披露期,晚則三季報披露期,創業板市場將是引領下半年A股市場走強的希望所在。建議重點關注軍工、新能源汽車、雲計算、電子、創新藥等行業。

國元證券

市場轉機已經出現

6月24日,央行再次宣佈定向降準。此次定向降準主要有兩方面內容:一是自2018年7月5日起,下調工行、農行、中行、建行、交行五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和中信銀行、光大銀行等十二家股份制商業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可釋放資金約5000億元,用於支持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項目,同時撬動相同規模的社會資金參與。二是同時下調郵政儲蓄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可釋放資金約2000億元,主要用於支持相關銀行開拓小微企業市場,發放小微企業貸款,進一步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此次定向降準符合市場預期,體現出政策調控的精準性和靈活性,將總共釋放7000億元資金,有助於市場流動性邊際改善,有利於提振市場情緒,市場有望再次進入箱體震盪格局。

目前市場整體估值水平為16.1倍,已經低於2016年2638點時的水平,處於近兩年來低位。此外,從破淨個股數量來看,累計達到278家,創2005年以來新高,也顯示出市場底部區域特徵。

綜合來看,市場轉機已經出現,市場整體機會大於風險,投資者無須過度悲觀,耐性等待企穩信號的出現。行業配置方面,建議從超跌角度選擇之前對不確定因素反應過度行業,比如券商、電子元器件、計算機等。同時繼續關注以生物醫藥、酒店旅遊、食品為首的大消費板塊,以及部分景氣上行的週期品,比如化工、化纖、稀有金屬等。

湘財證券

繼續以震盪築底為主

上週滬深A股市場在不確定因素影響下波動幅度明顯加大,上證綜指和深證成指創出今年以來的調整新低。展望本週市場,短期或將繼續以震盪築底為主。

從資金面來看,上週央行累計開展3700億元逆回購操作,公開市場操作累計淨投放資金1400億元。此外,央行進行了2000億元MLF操作,全口徑淨投放3400億元,市場資金面處於平穩態勢,未來央行或將更加關注銀行體系的流動性穩定。

從基本面來看,上週公佈了5月外匯儲備數據,按SDR計,較4月末增加227.99億SDR。6月24日,央行宣佈將於7月5日起定向下調銀行準備金率,市場流動性預期將邊際改善。

從情緒面來看,在不確定因素擾動下,截至6月21日,融資融券餘額為9305.5億元,較6月15日減少347.7億元,市場情緒出現大幅波動。

從技術面來看,上週滬深兩市均創出今年以來新低,且出現向下跳空缺口,上證指數跌破3000點。從K線形態來看,隨著陰陽交替,且成交併未放量,短期市場將繼續震盪築底。鑑於短期市場波動幅度較大,本週市場或有短暫修復機會,但反彈將受到5日均線以及跳空缺口壓制。

中期來看,市場震盪企穩以及反彈上行需要等待經濟數據、半年報數據、政策措施等的進一步催化。

配置方面,建議從結構性、邊際性以及轉型角度關注投資機會,堅持業績為王,選擇低估值個股。

國泰君安

短期趨勢性機會不大

誠然,從估值角度出發,當前市場的絕對估值水平已經處於歷史低位。當前上證綜指PE(TTM)為13倍,對比2016年1月27日2638點時的12.87倍、2013年6月25日1849點時的9.67倍、2008年10月28日1664點時的13.49倍,當前市場的絕對估值水平相對較低。從行業來看,除了有色、煤炭等週期行業以及食品飲料、家電等消費品龍頭行業,其餘大部分行業的估值水平也較2016年1月2638點時更為便宜。但是本輪市場大幅震盪緣於不確定因素對市場的影響而非估值水平,因此,認為目前市場估值處於底部區域市場就會上漲的邏輯可能會出現偏差。往後看,便宜的估值或是支撐市場難以繼續回落的理由,但並不會催生大幅反彈,不確定因素的邊際收斂才是市場預期趨向樂觀的主要原因。

廣發證券

上行支撐大於下行壓力

當前A股公司盈利和利率趨勢對市場的影響相對平穩,市場處於築底階段。從決定A股市場走勢的DDM三因素來看,分別是分子端的企業盈利水平、分母端的無風險利率走勢以及分母端的股權風險溢價(ERP)。從二季度A股市場的盈利水平與利率走勢來看,並沒有發生顯著變化:(1)作為A股非金融企業盈利水平的前瞻指標,今年1月到4月工業企業利潤累計同比增長15%,相較於1月到3月累計11.6%的同比增長有所改善。與高頻經濟數據的表現也相一致,表明二季度企業盈利水平預期平穩;(2)美聯儲加息後央行並沒有跟進上調政策利率,央行在公開市場操作淨投放3400億元,同時近兩週市場利率仍然溫和下行8.5BP。因此,近期A股市場的震盪波動是由於股權風險溢價上升造成的估值擠壓。

觀察2005年初與2011年底兩次“估值底”情況,可以看到,由於當前A股公司的盈利趨勢更顯韌性,因此,目前市場估值水平繼續收縮空間有限。當前A股非金融、石油石化行業的PE是23.4倍,距離2005年估值底差距為-4.7%,距離2012年估值底差距為-17%。但今年A股公司的業績增長預期顯著好於2005年以及2012年,預測A股非金融公司今年的盈利增速為18%。綜合來看,目前A股市場接近“估值底”,處於築底階段。

在“估值底”支撐下,下半年DDM三因素的邊際變化。企業盈利水平方面,我國已度過產能週期拐點,A股公司仍處於產能擴張週期的“第一階段”,2018年A股公司整體盈利增長有韌性,創業板公司的業績底或在明年出現。預計A股非金融公司半年報盈利增速為25%,三季報盈利增速為17%,全年盈利增速為18%。此外,在供需穩定背景下,PPI進一步下行空間相對有限,收入回落速度也相對可控,這將改善企業資產週轉率,使得ROE繼續維持相對高位。

無風險利率方面,市場利率更多地由基本面情況而非中美利差決定,下半年A股“貼現率”將有所下行,貨幣政策維持穩健中性局面。

股權風險溢價方面,隨著不確定因素的緩解,下半年市場風險偏好有望趨向回暖。

A股市場格局已經或正在發生三個變化。第一是績優股與績劣股表現出現分化,第二是海外資金持續加速流入A股市場,第三是金融領域去槓桿政策繼續推進。在這三個變化之下,行業龍頭公司具備更穩健的經營槓桿、更充沛的現金流,依然具備低估值優勢。

綜合來看,目前A股市場上行支撐大於下行壓力,市場正在構築中期底部。建議以消費品為底倉,把握週期股進攻機會。

中泰證券

反彈預期得到強化

6月24日央行宣佈將於7月5日起實施定向降準,有助於改善流動性預期,維護流動性預期的合理穩定。在金融領域持續去槓桿背景下,預期未來這種政策工具還會繼續使用,以保證貨幣供求關係處在合理區間。政策邊際放鬆,尤其是流動性預期改善是改變當前市場局面的關鍵,由此來看,短期市場有望企穩回升。同時,上週市場也出現了一些底部信號,比如全部風格指數均顯著縮量,全A換手率分位接近20%,分級B與分級A成交額比值小於1等。綜合來看,政策暖意強化市場反彈預期,市場風險偏好或逐漸修復,市場有望走出一波反彈行情。

中期來看,按照歸母淨利潤和市值變化進行分解,2018年一季度,只有上證50、滬深300和中小板指獲得了不到3%的估值增長。二季度數據還沒有披露,目前來看,多數板塊估值已經處在歷史底部區域。因此,我們認為,流動性預期波動所引發的估值下移階段或已接近尾聲,後市不確定性將主要來自於企業盈利預期的下修。

市場配置方面,在短期市場底部信號逐漸確認基礎上建議關注兩個方向:首先,隨著政策預期的逐步回暖,週期股的業績增長確定性將增強,估值修復邏輯有望延續。同時參考歷次降準後的板塊機會,建議關注非銀、房地產和鋼鐵板塊。此外,建議關注有望受益原油漲價的化工、機械等相關標的。其次,重視新興產業機會。每一次市場底部區域,最具配置潛力的板塊都是調整足夠充分的板塊,建議關注新能源汽車板塊。

本文源自中國證券網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