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寧靜致遠

古琴,寧靜致遠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這是諸葛亮對人生的領悟,恬淡寡欲方可有明確的志向,寂寞清靜才能達到深遠的境界。一個人想要有大的作為,不能被瑣碎小事,繁文縟節所困擾,志向高遠,意境深遠,須是內心平靜,屏除雜念,心無旁騖地朝著自己的目標走去。

要做到這一點,並非那麼容易,古往今來,成大事者,看透世間者,寥寥無幾。不說志向高遠,但提一個內心平靜,真正做到的能有幾人?世間的人,大部分都是普通人,內心都是比較浮躁的,容易被眼前的事情所矇蔽,利益得失,榮辱紛爭,有幾個人能夠看淡,有幾個人不為之所心動?

當然,大聖大賢者並非沒有,只是聖賢太過於稀少,便是窮盡一生,也不一定能夠遇到。便是遇到了,沒有很高的層次,也是難識的。作為一個普通人,能夠保持一顆平靜的心,遇到悲歡離合,坦然處之,已實屬不易。

古琴,寧靜致遠

古琴,是一件很獨特的器物。它能夠讓人暫時遠離現實的世界,在琴聲中與古人對話,與自己的內心對話。每當撫琴的時候,很多琴友都有所感觸,原本很是浮躁的心,漸漸平息下來。

古琴的聲音不同於其他的樂器,它追求的是中正平和,追求的是清微淡遠,那些豔麗的,那些悅耳的,那些鶯鶯燕燕的,都不是古琴的調兒。在古代,這些都是“淫靡”之音,是腐化人的精神的。現在雖然說百花齊放,追求與國際接軌,追求宏大的場面,追求極致的效果,但古琴仍然不改初衷,保持著自己的特色,守住自己的底線,讓流傳幾千年的“正統”之音發揚光大。

舒緩、平淡、清幽,似乎與外在喧鬧的世界格格不入,古琴,它只追尋內心的平靜,寧靜以致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