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世奇書-謹身要法》為官處世古籍「謹始,戒偏,習儉,遠嫌」收藏

謹身要法

——(清)石成金

謹始

選有官職,不論大小,以貴為民上。當即立志,要做好官,專為百姓伸冤理枉。惟以清廉自誓,不獨已有受用,沒冤家,即子孫亦昌盛遠大矣。奈為官者,見利生貪。雖或暫富,猶若冰山。其子孫非但貧賤,且而果報,有難忍言者。試看多人,指不勝屈,總因喪心。損人之財,豈能享用?甚可畏哉!

戒偏

持身須要檢點清白,切不可輕與人交,恐一有濡染,動遭鉗制。不獨賄賂可以戒偏

汙人,即如好技藝,則星相醫卜者投之;好奇玩,則古董書畫者中之。嗜好一偏,或投機阱。雖詩文之交,亦有怡情敗事者,不可不謹。況偏人之材質不同,而溺於意向所偏,自己不覺人將以偏處乘之。投吾所喜,激吾所怒,敗事常必由此。隨我氣質所偏,便當力治。前人弦韋之意,亟宜知也。

充量

有容德乃大,有忍事乃濟。蓋容則恕人,忍則耐事。一毫之拂,即勃然而怒;一事之違,即僨然而發;一善之長,即為炫暴;一言之譽,即為動容。皆無涵養之力,薄福之人也。昔人謂量隨識長,聞事不喜不驚,乃可以當大事。

習儉

一切酒色服食器用,凡可娛心悅目者,一旦登仕,隨意為之。只圖眼前快樂,不顧帑俸虧虛。更有喪心受浦以供揮灑。又有一種,多方饋營上司,以買虛浮之體面。一朝事敗,罪犯難逃。何如節儉淡泊之上計耶?

遠嫌

嫌疑之事,易生讒謗,當防於未然。雜流之人,不可交;嫌疑之地,不可往;非禮之饋,不可受。內言不可出,外言不可入。富戶徘優一切外人,尤不可私見、私語。要知一涉嫌疑,則奸詭得以指名誑索,仇疾得以造言嫁禍。凡吏胥巧滑,每能先意規伺,若樂其便於使令,少加辭色,則為下民耳目所歸。狐假鼠偷,奸欺萬狀。須要六房書吏,值日輪流。門隸細人,隨便差遣。小事呼喚,不必專名。公務往來,動宜稽察。當堂問斷,毋許假公諮稟。私衙封閉,勿令無事出入。到家迎接者,尤宜遠嫌。出路跟隨者,務嚴約束。如此則上聽不偏,下民無惑矣。

勿炫

凡為官雖欲興利除害,與民造福,俱要渾厚深沉,不可炫露,致人窺測。如知我欲抑豪強,則牽涉士豪名色;知我欲清賦額,則巧誣詭寄錢糧;變換情詞,投我意向而啟釁多矣。如欲申事,先府後司,不可攙越。其呈稟之詞,亦宜謹慎詳確。

功歸於上,令其孚信不積,則事行無阻矣。雖旁縣同僚,亦不可炫暴己長,致生嫌妒。事成之後,視為分所當然,韜晦不矜。至於行事,務須詳審,不可輒立新法,恐不宜人情,後難更改。

防騙

目今騙棍最多,或誘夤謀高升,或誘代積貨物,生放大利,一墮其術,竟有挪移庫項通融為之。思獲名利,多付烏有。罪害罹己,追悔無及,可不戒哉。

●人無志,非人也。但君子用心,所欲準行,自當量其善者,必擬議而後動。若志之所之,則口與心誓,守死無二,恥躬不逮,期於必濟。若心疲體懈,或累於外物,或累於內欲,不堪近患,不忍小情,則議於去就,議於去就則二心交爭,二心交爭則向所見役之情勝矣。或有中道而廢,或有不成一簀而敗之,以之守則不固,以之攻則怯弱,與之誓則多違,與之謀則善洩,臨樂則肆情,處逸則極意,故雖繁華熠耀,無結秀之勳,終年之勤,無一旦之功,斯君子所以嘆息也。若夫申胥之長吟,夷、齊之全潔,展李之執信,蘇武之守節,可謂固矣。故以無心守之,安而體之,若自然也,乃是守志之盛者可耳。

所居長吏,但宜敬之而已矣,不當極親密,不宜數往,往當有時,其有眾人,又不當獨在後,又不當前。所以然者,長吏喜問外事,或時發舉,則恐為人所說,無以自免也。宏行寡言,慎備自守,則怨責之路解矣。

立身自當清遠,若有煩辱,欲人之盡命,託人之請求,當謙言辭謝。某素不預此輩事,當亮耳。若有怨急,心所不忍,可外違拒,密為濟之;所以然者,上遠宜適之幾,中絕常人淫輩之求,下全束惰無玷之稱,此又秉志之一隅也。

——(晉)嵇康:《嵇康集》

[譯文] 人不立志,不能算人。君子考慮事情,應當效法好的,認真思考籌劃後,再付諸行動。立志要做的事,就在心裡發誓做好,始終不二。只怕自己力量不濟,期於必鹹。如果放鬆懈怠,或因外物的牽掛,或受私慾的拖累,對眼前小事或

私情擺脫不開,就會考慮去做還是不做,心裡引起矛盾鬥爭,那麼小事私情就會佔上風,妨礙立志所要做的事,或半途而廢,或功敗垂成。這樣用於防守則不堅固,用於攻取則膽小懦弱,和他立誓約則相違反,和他商量事情則多洩密。碰上歡樂的事情則多放縱情感,自處安逸則極意聲色,所以表面上雖繁華閃耀,而無實效,無結果,這是君子所為之嘆息的。

至於申包胥到泰國哭援兵救楚,伯夷、叔齊餓死在首陽山,魯國柳下惠守信不欺,西漢蘇武持節不降,可稱矢志不移。他們認為這樣做才心安理得,出乏自然。這是立志特別堅定的表現。

對於縣中長吏,對他表示尊敬就行了,不要很親密,不要時常去,去時要有個選擇。和別人一同去,不要獨自在前或獨自在後;其所以要這樣,是因為長吏喜好打聽外事,恐怕有所舉發,被他人猜疑,不能自免。多做少說,謹慎自守,就免受埋怨責備。

立身處世,自然應當清高淡泊,如有煩勞之事矚託於我,要使人盡力,或託人之請求,應當婉言謝絕。我向來不干預這些人的事,當可取得諒解。如果事情急迫,不幫助心裡不忍,可外面表示拒絕,而私下秘密幫助。這樣做的原因,上者可以遠離善惡是非的機兆,中者可以杜絕平常人的許多請託,下者可以保全收入清廉的名聲,這也是立志的一個重要方面。

《處世奇書-謹身要法》為官處世古籍「謹始,戒偏,習儉,遠嫌」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