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黨代會|代表風采(一)

喜迎黨代會

“代表風采”系列報道

喜迎党代会|代表风采(一)
喜迎党代会|代表风采(一)

陳勇:帶領ARJ21飛機團隊南征北戰

喜迎党代会|代表风采(一)

代表名片:陳勇,中國商飛公司ARJ21型號總設計師,第一批國家“萬人計劃”科技領軍人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曾獲國家五一勞動獎章,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二等獎各一項,中國航空學會科技進步一等獎、三等獎各一項,上海科技領軍人才。

喜迎党代会|代表风采(一)

作為ARJ21飛機型號總設計師,這些年來,陳勇帶領著ARJ21團隊成員到過加拿大五大湖“尋冰”、去過冰島凱夫拉維克機場“追風”……從研發製造到試驗試飛再到商業運營,他一路跟隨著ARJ21飛機的腳步,南征北戰。

從大學開始,陳勇就立志成為一名優秀的飛機設計師。曾先後參加過殲轟七系列、空警預警機等國家重點型號的設計和科研管理工作,後轉向民機研製。經過多年磨鍊和積累,逐步成長為飛機總體設計和航電綜合集成的技術專家。從軍機到民機,陳勇在飛機設計這個領域一干就是30年。2008年中國商飛成立後,受命擔任ARJ21項目總設計師,領導設計團隊開展了首飛技術攻關、適航取證試驗和試飛技術攻關,攻克了393項適航條款的驗證。2015年ARJ21飛機交付首家客戶,他帶領設計團隊,3年駐紮運營現場,主動蒐集運營問題,建立了持續適航技術體系,組織開展了28項提高飛機運營優化設計攻關。

ARJ21飛機如今已是國內首款走完了研製、取證、批產、運營全過程的噴氣式客機。陳勇帶領設計團隊,勇闖國產噴氣客機研製、適航、運營的科研“無人區”,每一項設計、試驗、試飛都是從失敗中,有的甚至是從幾次反覆的失敗中,不斷探索直到成功,為中國民機產業探索了技術道路,積累了技術經驗,建立了技術體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ARJ21飛機現已開始批量生產,安全運營載客近10萬人次,建立了覆蓋西南、華東、華中、東北地區的多條航線,填補了我國民航市場國產噴氣客機的空白。

喜迎党代会|代表风采(一)

王海:一個“老航空”32年的無悔選擇

喜迎党代会|代表风采(一)

代表名片:王海,上飛公司C919事業部黨(總)支部書記,曾獲上海市勞動模範、中國商飛公司年度“先進個人”“最美商飛人”等榮譽稱號。

從1986年參加工作開始,王海這位“老航空”就把自己的命運與祖國的民機事業緊密聯繫在一起。2017年5月C919事業部成立以來,王海帶領事業部全體職工闖難關、涉險灘,克服了重重困難,兩架C919飛機先後飛上藍天。

工作中,王海深知凝聚眾智、發揮眾力,建立良好管理機制,才能為現場裝配工作提供堅實保障。他探索形成了車間固定的例會機制,每週召開生產工作作業會,提前對計劃任務的各項生產和技術做好充足準備,認真履行工藝、質量、操作“三結合”工作,以周彙報形式,摸清現場生產情況。現場生產任務重,他每天召開午餐“圓桌會議”,召集班組長對生產計劃拉條掛賬,及時捋清當日任務,做到當日事當日畢。

“C919總裝衝刺,車間加班,大家都累了,王書記讓我們先休息,之後再來替他,他都五十多歲了。”車間工人的話有點動情。30多年的風雨航空征途,練就了王海堅韌的品格。他說,團隊領導必須在關鍵時刻敢於承擔。在型號攻堅過程中,他充分發揚黨員領導幹部作用,靠前指揮,全程跟產,統籌協調,逐一落實現場技術支持,有序按生產計劃推進節點任務。保障C919大型客機首架機首飛的那些日子裡,王海每週三、五、六都要帶領職工工作到深夜兩三點鐘,每天都到現場全面瞭解研製進展,掌握型號推進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問題。

“青年人有幹勁,我們就是把方向。”王海注重放權,抓總不抓細,讓青年人大膽工作,敢於協調,勇於協調,接觸更多工作。車間青年人均可與他直接溝通工作,一起判斷分析,共同解決問題。在王海悉心培養下,一支思想作風過硬、技術基礎紮實的年輕隊伍正快速成長。

校對|孫力

出品|中國商飛新聞中心

◆ ◆

喜迎党代会|代表风采(一)
喜迎党代会|代表风采(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