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希望的田野上——白銀市靖遠縣推進“三變”改革側記

(陳泳 萬永亮)從吳家川高速路口拐入國道109線,車行大約二十分鐘,便來到靖遠縣劉川鎮範窯村。駐足望去,山間溝壩上一座座鋼架大棚矗立其間。

這是當地規劃建設的1000畝設施蔬菜種植基地,已經有150戶農戶以“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形式入股靖遠新農興種植養殖農民合作社,由合作社統一發展設施蔬菜。

據介紹,今年,村裡通過引進企業,探索“訂單農業+合作社+貧困戶”的種植經營模式,由合作社統一提供籽種、技術,合作社統一銷售,農戶以每畝300元的價格將土地流轉給合作社,平時在基地務工,收入很可觀。

範窯村是靖遠縣推進“三變”改革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靖遠縣依據蔬菜、畜禽、瓜果三大特色產業分佈和脫貧攻堅目標,在東灣鎮、大蘆鎮等6個鄉鎮,大壩村、三合村等10個村開展“三變”改革試點工作。同時,堅持因地制宜、因村制宜,探索改革發展路徑。

走在希望的田野上——白銀市靖遠縣推進“三變”改革側記

“三變”+中藥材:永新鄉永新村通過土地入股的方式,推動農村資產股份化、土地股權化,形成資源疊加效應。

“三變”+枸杞林果:五合鎮白茨林村、東昇鎮柴辛村、永新鄉臥牛村圍繞“靖遠枸杞”地標品牌,將枸杞生態資源、土地和勞務入股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實現綠色、生態、有機的內涵式良性發展。

走在希望的田野上——白銀市靖遠縣推進“三變”改革側記

走在希望的田野上——白銀市靖遠縣推進“三變”改革側記

“三變”+設施蔬菜:東灣鎮楊柳村與農民專業合作社建立共同利益機制,採取“統一供苗、統一管理、統一銷售、優勢互補、互利互惠”的方式,示範引導種植農戶參與發展,脫貧致富。

“三變”+現代農業:東灣鎮大壩村、三合村以現代農業園區為引領,依託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形成園區、合作社、農戶利益聯結體系,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

走在希望的田野上——白銀市靖遠縣推進“三變”改革側記

走在希望的田野上——白銀市靖遠縣推進“三變”改革側記

“三變”+特色種植養殖:大蘆鎮莊口村、東昇鎮上淌村、靖安鄉新豐村以特色種植養殖為基礎,以村集體、農民的資源入股承接企業,按股份比例分享收益。

截至目前,全縣已累計流轉土地26.82萬畝、林地1572畝,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309家、家庭農場112家。經營主體為群眾提供固定崗位173個、臨時崗位504個,發放土地入股資金448.2萬元,接受務工人員9530多人次,發放勞務分紅760.4萬元,帶動貧困戶520戶,實現了企業、村集體、農戶“三位一體”合作共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