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英國並不是一個統一的主權國家?

惟願盛世大中華

為何說英國更傾向是由英格蘭、蘇格蘭、北愛爾蘭、威爾士幾個主權國家拼湊起來的共主邦聯?而非中央集權的統一國家?

英國的全名“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英國由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與北愛爾蘭四個政治實體所構成,除了作為主體的英格蘭,其他三個部分其實都擁有獨立的地方議會,出於實際自治狀態,擁有很高的自治權。

英國各個部分的人都在一定程度上是離心離德的,它不像中國自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實行書同文,車同轂的局勢,以及自漢武帝之後獨尊儒術的進一步在思想上的統一,中國之統一是從物質到精神的完全統一,但是征服者沒有在文化上融入被征服者,最後的結局還是分崩離析。英國同樣是面臨這個問題,英國的蘇格蘭,愛爾蘭,威爾士都是原有統治者後撤,最後形成的今天的格局,在觀念上沒有融合,所以從某種角度來說,今天英國的四部分還是相互敵對的 。

挑戰英國主權統一性的主要來自於北愛爾蘭和蘇格蘭地區的獨立運動。北愛爾蘭並不隸屬於英國,但是英國人卻長期殖民了該島,受到全世界民族主義浪潮的影響,英國被迫允許愛爾蘭獨立,但是北愛爾蘭內部的民族主義者則主張脫離英國,最終在各方的妥協和努力下,英國和愛爾蘭政府在北愛爾蘭首府貝爾法斯特簽署了《貝爾法斯特協議》,北愛爾蘭在獲得更大自主權的前提下繼續留在聯合王國內。蘇格蘭人也一直謀求自身的獨立,因為在1707年英格蘭吞併蘇格蘭之前,蘇格蘭就是一個獨立的王國。二戰後,蘇格蘭獨立意識高漲,還成立了主張獨立的蘇格蘭民族黨,在與英國政府進行了長期的博弈和交涉以後,蘇格蘭在2014年舉行了歷史上第一次獨立公投,公投的結果是蘇格蘭繼續留在英國內。

英國的四個主要組成部分合併成了今天的英國。但是英國是一個統一的主權國家,因為它的特殊性以及四個部分的高度自治權,但主權歸英國中央政府,這才給人一種英國不是統一國家的印象,其實不是這樣的。這跟美國類似,都是由各個地方聯合起來組成中央政府。


環球熱點匯

英國的全名“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英國由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與北愛爾蘭四個政治實體所構成,除了作為主體的英格蘭,其他三個部分其實都擁有獨立的地方議會,出於實際自治狀態,擁有很高的自治權。


作為英國第一塊拓展領土,威爾士與英格蘭的關係已經算最親密的,英國儲君封號是“威爾士親王”而非“太子”,如今威爾士的國家領袖是“查爾斯王子”,並不是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但僅僅是象徵性的,威爾士政府首腦,也是摩洛迪摩根,而不是英國首相。



(雖然伊麗莎白是很多國家的國家領袖,比如加拿大、澳大利亞的國家元首都是她。)

英國對“蘇格蘭獨立”,“北愛爾蘭迴歸愛爾蘭”,也非常頭疼,只能積極勸說挽留,而不能強行干涉,這也是當年蘇格蘭獨立公投能夠順利進行的重要原因。


澹奕

英國全稱為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由英格蘭、威爾士、蘇格蘭和北愛爾蘭組成,而整個英國的歷史也就是由這四個區域的歷史交織組成。


古代人見人欺 絕大部分時間都是一個被歐洲邊緣化 無人在意的貧窮島國直到最近400年開始崛起 曾經戰無不勝 建立起人類歷史上最強大的帝國 至今影響著全世界改變人類幾千年的生活方式 讓英語成為全世界的通用語言但也給被佔領國帶來沉重災難。

英國曆史分為三個時期:

1 、史前歷史:英國5000年前就有人類居住 稱為古不列顛人

2 、英格蘭歷史: 1500年前 盎格魯(英吉利人)薩克遜人的入侵 “英”國曆史才開始 並帶來古英語 接著來自丹麥等地的北歐維京海盜入侵英格蘭 簡化了英語語法

3 、王權歷史:

1066年 法國的維京後裔(祖先同樣來自北歐)征服英國 英語擴展了很多的單詞 英王室開始王室血統從末中斷 但按照比例 主要血統來源很不同 來自不同的國家 姓氏也不同 因此戲稱為:

維京王朝(諾曼底王朝):王權開始

法國王朝 (金雀花王朝):玫瑰戰爭 英法百年戰爭

威爾士王朝 (都鐸王朝):文藝復興 宗教改革

蘇格蘭王朝(斯圖亞特王朝):光榮革命

德國王朝(漢諾威王朝):第二次英法百年戰爭 工業革命 日不落帝國

英德王朝(溫莎王朝):兩次世界大戰 日不落帝國瓦解

以上這些是英國曆史的一個簡單概述。

理論上,聯合王國指的是四個國家: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北)愛爾蘭。如果叫做“英國”也不適當,因為英格蘭只是其中一個。這“英國”一詞很可能是東亞特有的正式稱呼吧。

關於"Britain",這只是島名,所以不包括北愛爾蘭。然後British Isles指的是不列顛島+愛爾蘭島等等,不相當於當前任何政權。

所以Britain, UK, England等等要分得清楚。至少,如果在英國亂用,會傷感情的。

其實在某種理解上,西方文化下的國家,和我們中國文化理解的國家,並不是完全一致的。其實我們如果認真看英國的歷史,英國的歷史形成,和印度有一些相似的地方,也是入侵史!

約公元前13世紀,伊比利亞人從歐洲大陸來到大不列顛島東南部定居。



公元前54年,凱撒兩度率羅馬軍團入侵不列顛,均被不列顛人擊退。公元43年,羅馬皇帝克勞狄一世率軍入侵不列顛。征服不列顛後變其為羅馬帝國的行省。到409年,羅馬駐軍被迫全部撤離不列顛,羅馬對不列顛的統治即告結束。


5世紀初,羅馬人撤離後,居住在德國易北河口附近和丹麥南部的盎格魯撒克遜人以及來自萊茵河下游的朱特人等日耳曼部落,征服不列顛。


從8世紀末開始,以丹麥人為主體的斯堪的納維亞人屢屢入侵英國。


英王愛德華死後無嗣,法國諾曼底公爵威廉於1066年率軍入侵,同年10月進入倫敦,加冕為英王威廉一世(1066-1087年在位),史稱“征服者威廉”。


1337年 - 1453年間英國和法國的為了領土擴張和王位爭奪的戰爭,是世界最長的戰爭,斷斷續續進行了長達116年,當時又是黑死病流行的時代,在戰爭和疫病的雙重打擊下,英法兩國的經濟大受創傷,民不聊生。英格蘭幾乎喪失所有的法國領地,但也使英格蘭的民族主義興起。戰爭結束時,英國已走上中央集權的道路,之後英格蘭對歐洲大陸推行“大陸均勢”政策,轉往海外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帝國。

所以我們可以看出英國各個部分的人都在一定程度上是離心離德的,它不像中國自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實行書同文,車同轂的局勢,以及自漢武帝之後獨尊儒術的進一步在思想上的統一,中國之統一是從物質到精神的完全統一,元帝國的歷史可以告訴我們,土地可以征服,但是征服者沒有在文化上融入被征服者,最後的結局還是分崩離析。英國同樣是面臨這個問題,英國的蘇格蘭,愛爾蘭,威爾士都是原有統治者後撤,最後形成的今天的格局,在觀念上沒有融合,所以從某種角度來說,今天英國的四部分還是相互敵對的 。但是我們在今天的中國,很難看到某個省的人跟另外一個省的人對立,這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秦始皇的書同文,首先在文化上消除了他們的差別性,讓帝國土地上的所有人都認同一個文化中心!而英國沒有能夠做到這樣的結果。


板山豫先生

英國當然是一個統一的主權國家,英國的國名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從國名就可以看出英國至少包含兩個大的部分即北愛爾蘭和大不列顛地區,而大不列顛島從北到南又分為蘇格蘭、英格蘭和威爾士三個部分,所以英國一共由四大塊組成。英國的四個組成部分都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權,而且北愛爾蘭和蘇格蘭地區都有獨立的傾向,因此才會有人質疑英國到底是不是一個統一的主權國家。

判斷一個主權國家的標準即看其國家權威的對內對外的實效,主權國家的主權屬性按照國際法應該符合對內的至高無上性和對外的獨一無二性,英國很明顯是符合這樣的特點的,雖然內部有幾個地方都在鬧獨立,但是卻沒有一個能夠真正付諸實踐的。

而挑戰英國主權統一性的主要來自於北愛爾蘭和蘇格蘭地區的獨立運動。首先來談一談北愛爾蘭獨立運動,愛爾蘭島曾經是獨立的一個地區,並不隸屬於英國,但是英國人卻長期殖民了該島,1609年,英格蘭開始殖民愛爾蘭島,愛爾蘭成為殖民地期間,曾經受到北美大陸革命的影響,進行過反抗,但是被英國人鎮壓了,一直到1921年,受到全世界民族主義浪潮的影響,英國被迫允許愛爾蘭獨立,但是愛爾蘭北部的部分地區仍然留在聯合王國內,但是北愛爾蘭內部的民族主義者則主張脫離英國,迴歸愛爾蘭,因此與主張留在英國內部的親英派產生了激烈的衝突。主張獨立的北愛爾蘭人組織了愛爾蘭共和軍,最終在各方的妥協和努力下,英國和愛爾蘭政府在北愛爾蘭首府貝爾法斯特簽署了《貝爾法斯特協議》,北愛爾蘭在獲得更大自主權的前提下繼續留在聯合王國內。

蘇格蘭人也一直謀求自身的獨立,因為在1707年英格蘭吞併蘇格蘭之前,蘇格蘭就是一個獨立的王國。二戰後,蘇格蘭獨立意識高漲,還成立了主張獨立的蘇格蘭民族黨,在與英國政府進行了長期的博弈和交涉以後,蘇格蘭在2014年舉行了歷史上第一次獨立公投,公投的結果是蘇格蘭繼續留在英國內。

因此,英國留給世人的普遍印象就是內部並不是完整的一塊。


青年史學家

首先,英國是一個統一的主權國家。

英國,全稱“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由大不列顛島上的英格蘭、威爾士、蘇格蘭和愛爾蘭島上東北的北愛爾蘭和一些島嶼再加上14個海外領地組成。



英國的歷史就不提了,總之,到最後英國的四個主要組成部分合併成了今天的英國。四個組成部分擁有極高的自治權,但主權歸英國中央政府,這才給人一種英國不是統一國家的印象,其實不是這樣的。這跟美國類似,都是由各個地方聯合起來組成中央政府。


風車車看天下

英國是是一個統一的主權國家,頭條小便在意淫而己,只不過,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有高度自治權。英國是個高度民主的國家,連‘蘇格蘭獨立’這樣的大事,都可以讓民眾來投票決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