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飛離開的10054天,都發生了什麼

阿飛離開的10054天,都發生了什麼

阿飛離開的10054天,都發生了什麼

1990年12月15日,[阿飛正傳]在香港上映。

10054天后,我們終於可以在內地大銀幕看到這部電影。

28年裡,發生了太多事情:

1996年2月15日,張學友與羅美薇在英國倫敦註冊結婚;

2003年4月1日,張國榮從香港中環文華酒店16樓跳下;

2004年9月1日,張曼玉主演的[清潔]在法國上映,此後宣佈息影;

2008年7月21日,相戀20年的劉嘉玲梁朝偉在不丹舉行婚禮;

2009年8月25日,劉德華與朱麗倩十指緊扣,公開了24年的地下情。

阿飛離開的10054天,都發生了什麼

[看電影]2003年四月下

只有王家衛看上去沒什麼變化,他仍然是那個不愛用劇本、喜歡戴墨鏡示人的重度拖延症患者。

阿飛離開的10054天,都發生了什麼

王家衛:一出生就戴著墨鏡

但實際上,王家衛已經從那個讓投資人跳樓的賠錢導演,變成了世界公認的文藝片大師——先後在戛納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北京國際電影擔任評委會主席。1997年憑藉

[春光乍洩]成為第50屆戛納電影節最佳導演,至今香港僅此一位。

正如廢名被評為“作家的作家”,王菲被稱為“歌手的歌手”,王家衛是典型的“導演的導演”,在圈子裡備受推崇:[月光男孩]的編導巴里·詹姆斯是他的粉絲;昆汀·塔倫蒂諾坦言看[重慶森林]喜歡到哭。

今年2018年5月的波士頓,兩位華語導演擦肩而過:21日,張藝謀剛被波士頓大學賦予人文藝術榮譽博士學位,三天後,王家衛被哈佛大學賦予藝術榮譽博士學位。

這兩位導演幾乎同時開始拍電影:張藝謀的處女作是1987年的[紅高粱],王家衛的是1988年的[旺角卡門]。

阿飛離開的10054天,都發生了什麼

1990年張藝謀的第二部作品[菊豆]入圍了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也是第一部提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中國電影。

1990年王家衛的第二部作品[阿飛正傳]上映,獲得了五項香港金像獎,六項臺灣金馬獎。

截至今日,張藝謀共執導了19部長片,豆瓣評分7.1;王家衛執導了10部長片,豆瓣評分8.1。

二人的風格有很大區別,張藝謀以鄉土中國和傳統文化著稱,而王家衛的作品則以藝術氣息見長。

有人把藝術氣息翻譯成了:看不懂

[2046]是“看不懂”的代表,在2004年上映後,媒體甚至用“梁朝偉坦言:看不懂[2046]”為標題進行報道。

要看懂王家衛,必須看懂[2046];要看懂[2046],必須要從[阿飛正傳]看起。

阿飛離開的10054天,都發生了什麼

[阿飛正傳]2018.6.25(中國大陸),1990.12.15(香港)

1990年,香港出現移民潮,這一年有61700名香港居民移民外國,佔總人口的1%。

阿飛離開的10054天,都發生了什麼

這一年最火的香港女歌手是林憶蓮,她獲得了叱吒樂壇女歌手金獎,在年底發佈專輯《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正式進軍國語市場。

最火的香港男歌手是劉德華,他獲得了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男歌星獎。

阿飛離開的10054天,都發生了什麼

也是這一年,鄧光榮投資了[阿飛正傳],這是包括[旺角卡門]在內他投資王家衛的第二部電影,也是最後一部。因為不久後,他成立的影之傑製作有限公司就破產了。

雖然在香港金像獎上獲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三項大獎,但投資

4000萬港幣和975萬港幣的票房,讓鄧光榮血本無歸,氣到住院。

阿飛離開的10054天,都發生了什麼

[阿飛正傳]片頭

阿飛離開的10054天,都發生了什麼

鄧光榮、張國榮、王家衛

為什麼[阿飛正傳]投資如此巨大呢?1990年香港年度冠軍,周星馳主演的[賭聖]票房也不過4123萬港幣。

原來鄧光榮的4000萬港幣是給王家衛拍兩部電影的,但王家衛一部[阿飛正傳]就花了3900萬。

這種高成本就有原因的。

在拍[阿飛正傳]之前,王家衛只有一個構想,然後邊拍邊寫劇本,最終用了60萬英尺膠片,相當於3部普通電影容量的總和。這個片子的剪輯師是譚家明,他剪片時王家衛從不過問,就連方向都不給。

阿飛離開的10054天,都發生了什麼

譚家明是香港新浪潮代表作[烈火青春]的導演

所以張國榮出場時一個買汽水的動作王家衛可以用八個角度拍,再由著譚家明憑直覺剪。

阿飛離開的10054天,都發生了什麼

王家衛遇上譚家明,一個能拍,一個能剪。

出名怕老鼠的劉德華在鼠窩拍了幾天,一個鏡頭都沒用上;出動了8架直升機拍張國榮在菲律賓跳橋自殺,最後剪成被人拿槍打死在火車上;梁朝偉在九龍寨苦熬了三個星期,只剪成了片尾三分鐘。

阿飛離開的10054天,都發生了什麼

當然,誰紅找誰演的王家衛請來張國榮、張曼玉、劉德華、劉嘉玲、張學友、梁朝偉這六個巨星開銷同樣是極大的。

1992年張國榮拍[家有喜事]的片酬是295萬港幣,這樣算下來六位演員的片酬保守估計就要花費1000萬左右。

阿飛離開的10054天,都發生了什麼

王家衛本來很有野心,想用1960年和1966年的兩個故事表現二戰後香港年輕人的狀態,但血賠直接導致了[阿飛正傳]續集的流產。

[阿飛正傳]是發生在1960年的旭仔的故事。

阿飛離開的10054天,都發生了什麼

這一分鐘,成了2046裡的一部分

其實1966年的主人公我們也看到了,那就是梁朝偉。

為了配合梁朝偉的檔期,

[阿飛正傳]兩部曲是同時拍的。放棄了第二部以後,王家衛挑了梁朝偉最有力量的表演,放在了第一部的片尾。

“那是我所有電影中最有光彩的結尾。 ”

阿飛離開的10054天,都發生了什麼

這場戲梁朝偉被王家衛折磨得很難受

這為後來的[花樣年華]和[2046]埋下了伏筆。

2005年梁朝偉接受採訪時表示:“[阿飛正傳]的最後一場戲和[2046]的第一場戲可以產生一種關聯,好象它們都發生在同一個晚上。但是12年的時間讓它們已經根本不同了。 ”

周慕雲,貫穿了[阿飛正傳]、[花樣年華]和[2046],使之成為了一個完整的作品。

阿飛離開的10054天,都發生了什麼

[阿飛正傳]和[花樣年華]還有時間關係可循,[2046]則是徹底顛覆了秩序。

[2046]如同在展現記憶與想象碎片的非線性敘事,使影片陷入混亂:時而獅城,時而香港;時而當下,時而過去;時而現實,時而科幻,彷彿是在展現不同狀態下的氛圍。

[2046]梁朝偉的出場就是一個賭徒,看著像是直接從[阿飛正傳]片尾走出來的。可是與王家衛最初設定的1966年有出入,是發生在1963年的事情,實際上承接的是[花樣年華]。

但[花樣年華]裡的周慕雲還不是賭徒。

阿飛離開的10054天,都發生了什麼

[花樣年華]講述了1962至1963年間的事情,主人公是周慕雲和[阿飛正傳]裡的蘇麗珍。這部電影在歐洲評價極高,名列英國電影學院電影史上最佳影片第24位、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影史百大必看電影第4位。

香港學者馮睎乾曾說:“王家衛的電影總隱約有一把張愛玲聲音。”我很贊同,只是覺得還應該加上一點施蟄存的細膩感覺與潮溼梅雨。

阿飛離開的10054天,都發生了什麼

阿飛離開的10054天,都發生了什麼

王家衛作品中總是在下雨,帶來潮溼感

與[阿飛正傳]生長於澳門的蘇麗珍不同,[花樣年華]中的蘇麗珍是上海女人。她在片中的形象氣質老讓人想起張愛玲那句“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不過不要後半句。

阿飛離開的10054天,都發生了什麼

這部電影從故事到畫面都是極致的東方美感

蘇麗珍在1960年追求的安穩生活,在1962年都得到了,感受卻變成了:也許沒結婚,過得更快樂

阿飛離開的10054天,都發生了什麼

阿飛離開的10054天,都發生了什麼

與蘇麗珍沒有結果的周慕雲,在1963年去了新加坡,報館工作不順利的時候,他開始賭博。

在1963至1966年間,他遇見了露露,[阿飛正傳]中的舞女露露。她說周慕雲像旭仔,就跟他說了好多旭仔的事情。

這和我們對[阿飛正傳]結尾的印象是一致的,周慕雲很像旭仔。

阿飛離開的10054天,都發生了什麼

露露也沒能離開2046

周慕雲還認識了另一個叫蘇麗珍的女子。

新蘇麗珍是職業賭徒,賭場流傳著關於她的傳說。周慕雲總和她講舊蘇麗珍的事情,她幫周慕雲在賭場翻本,二人越走越近。

當他們選擇用賭的方式決定要不要在一起時,終於還是意識到,新蘇麗珍左手戴著的黑手套,就像周慕雲心中的舊蘇麗珍一樣,是無法釋懷的過往。

露露也一樣。

阿飛離開的10054天,都發生了什麼

阿飛離開的10054天,都發生了什麼

1966年,周慕雲回到了香港,在旅店寫出了一部叫作“2046”的小說。

阿飛離開的10054天,都發生了什麼

“大致是講一群痴男怨女,千方百計要去一個叫作2046的地方。我儘量寫的香豔離奇,樂而不淫......雖是天馬行空,卻是我生活上的點點滴滴。”

王家衛的電影可以有無數種解讀,他說過:“其實我拍電影很簡單,沒有什麼我一定要去表達的東西,我只是想去拍那些讓我有些感動的事情。”

這就留下了很自由的空間。

比如可以從政治的角度分析[2046],王家衛也說過“2046”靈感源於香港迴歸“50年不變”政策,2046年將是不變的“最後一年”。

阿飛離開的10054天,都發生了什麼

比如可以從文化尋根的角度理解[阿飛正傳]的故事,旭仔無腳鳥的比喻和尋找生母的主題,除了對上個世紀60年代香港年輕人生存狀態的描寫,還有90年代在中英政權交替過程中的文化尋根與迷茫。

包括現在,紅色教育下成長起來的年輕人仍然面臨著傳統與信仰的雙重缺失。不過是無結果的愛情變成了無休止的消遣,雨夜與風扇變成了網吧和手機,一樣沒有足夠的確定點可以依靠,一樣是無根無腳。

城市角落中的打工二代,在長椅上灌著清藍水醉生夢死,不問明天。

新世紀的大學生們,在中國最高等的學府裡獨自論證存在沒有意義。

快手上14歲少女的炫耀資本是懷孕產子,成為未成年人的崇拜偶像。

微博上有種狂歡叫作直播打賞,金錢、權力、慾望互相變現。

他們只要眼前這一分鐘的歡愉,他們對未來沒有期待,這些都和旭仔沒有區別。

再比如從王家衛電影內部提取母題:時間、愛情、記憶。從[阿飛正傳]到[重慶森林],再到[花樣年華]、[2046],時鐘的影像總是出現,時間的概念總在重複。

[阿飛正傳]裡的一分鐘,和[花樣年華]裡的一個時代,都成為2046裡的一部分:無法改變,也無法離開。

蘇麗珍對旭仔就和周慕雲對她一樣,他們都曾試圖離開2046。

阿飛離開的10054天,都發生了什麼

[重慶森林]最著名的臺詞

阿飛離開的10054天,都發生了什麼

[阿飛正傳]一分鐘朋友

阿飛離開的10054天,都發生了什麼

[阿飛正傳]忘記旭仔

阿飛離開的10054天,都發生了什麼

[花樣年華]時代過去了,但生命體驗永遠存在

看王家衛的電影,不該有一致的感受。因為體驗如同記憶是主觀且隱秘的,牽動的是每個人的2046。

那種潮溼感卻是自始至終的。

阿飛離開的10054天,都發生了什麼

6月22日,王家衛發了一條微博,以很王家衛的方式宣佈了梁朝偉與澤東電影公司合約期滿。

阿飛離開的10054天,都發生了什麼

阿飛離開的10054天,都發生了什麼

很多年前,在談到與梁朝偉的合作時,王家衛說道:“我迫切想看到你在那場戲裡會怎麼演,結果你一出來就光彩奪目。就在那一刻我知道,我一定要跟你合作:我必須給你這個角色創造所有可能的外部環境。”

這場戲就是1990年[阿飛正傳]最後的三分鐘,這一合作就是近30年。

這一說,又感受到了那種記憶的潮溼。不知道下次看到王家衛和梁朝偉的合作是什麼時候,但很清楚王家衛、梁朝偉、張國榮、張曼玉是再也不可能同時出現了。

2018年6月25日,[阿飛正傳]首次在內地公映,逝去的10054天都不復存在,故人的音容笑貌卻仍在目前,帶給我們的觸動歷久彌新。

阿飛離開的10054天,都發生了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