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过北京798吗?

听说过北京798吗?

文/申弓 图/网络


申弓

到北京参加中国当代小小说50强新闻发布会,上午为报到时间,下午晚上才是会议活动。趁着别人报到的当儿,看看还有两个小时的空隙,便拉上常德朋友老白,打的直奔早已仰慕的798。

临行时,会议主持者说,中午12时统一开饭,你们一定不能拉下了。也就是说,这一趟游览798,总时间只有两个小时,除去来回打的一个小时,实际就只有一个小时的时间了。心想,只要走得勤,一个小时应该也够了。可当出租车将我们抛下来时,简直分不清东南西北,出现在面前的是一条条纵横交错的街巷,一件件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就站着或躺着在街巷边上,这时深感爹娘生的眼睛太少了――那么多的东西,只一双两只眼睛如何看得过来!

798座落在北京的东北角,是一个以上个世纪50年代建成的工厂命名的艺术区,这就是798艺术区。它位于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街道大山子地区,故又称大山子艺术区(英文简称DAD––Dashanzi Art District)。此区域西起酒仙桥路,东至京包铁路、北起酒仙桥北路,南至将台路。面积60多万平方米。

听说过北京798吗?

目前叫798艺术区的这片厂区,是原电子工业部所属706、707、718、751、797、798等6个厂的区域范围。从50年代末到1964年,这个区域曾经叫做“718联合厂”,全称为“国营北京华北无线电器材联合厂”。上说的6个厂是联合厂的分厂。1964年,这6个厂开始独立经营,由联合厂一家一下改变为6个厂,直到2001年。2001年,除了751厂以外的5个厂与华融资产公司(控股)与751厂联合组成七星华电集团,统一管理这片区域。

至少有300位以上的艺术家直接居住在798艺术区或者以798艺术区为自己的主要艺术创作空间,其中还有一些来自国外的艺术家,他们分别来自法国、美国、比利时、荷兰、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等。进驻798艺术区的既有大名鼎鼎的艺术家如刘索拉(作家、音乐人)、洪晃(出刊人、出版家)、李宗盛(音乐人)、李象群(雕塑家)等,也有名不见经传的无名之辈。

艺术家及其公司租用798艺术区的面积,从几千平方米到几十平方米不等。其中,租用面积最大的是世界知名的、全球最大艺术品收藏与展览公司之一的––比利时尤伦斯艺术品公司(租用面积4500平方米)和美国南加州建筑学院(租用面积4000多平方米),其次是李霞租用的从事画廊和展览的空间(2000平方米)、洪晃、杨小平合租的为出刊《I LOOK》、《SEVENTEEN》、《LE》等杂志而租用的空间(1610平方米)、史金松画廊(1350平方米)、徐勇租用的《时态空间》(1000平方米)、李莫维租用的艺术工作室(1000平方米)。最近,世界知名的古根海姆艺术品公司拟在798艺术区租用5000到10000米的场地,但目前798艺术区已经没有这么大面积的地方可以出租。

作为中国的文化中心,作为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中国的首都,除了在世界上产生巨大影响和吸引力的故宫等文化遗产外,798艺术区作为一个新的、有中国特色的旅游吸引物? 798艺术区作为北京有特色的高端旅游区和高端旅游项目。

听说过北京798吗?

第一次身陷这样的艺术区,第一次接触这样的艺术,开始真有如刘姥姥进入了大观园,摆放在那里的每一件艺术品都充满着神奇,是十分奇妙、生动、传神的。下车伊始,就有两尊铁像,一尊为工人及农民,共同手举着一本《毛泽东著作》,一尊为一个工人阶级,手拿大笔,一下子将我拉回了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的时代里,似乎耳间听到了朗朗的读毛著及大批判的声音。再过来,是一尊造型别致的四人头像,艺术师将四个欢乐的头像叠在一起,一个个笑口大开,却又神态各异,让人一见就笑。我们匆匆的脚步,走进一间蜡人管,里边全是与真的一样大小的社会各阶层人物,一个个摆着各自的职业姿态,粗看还真分不清真假,有意思的是,我也站到了他们的中间,让老白帮按下快门,拍出了一张合影,回来让小孙辨认,还差点认不出来呢。还有表现情感的,表现生活的,表现风格的,表现性的,各种雕塑、绘画甚至于一些废铁屑废钢渣,都可以做成妙不可言的艺术品。我们还看到,一些工厂留下来的电机、吊车、铁轨、龙门架等,组成了一个实物的艺术构架,让人觉得既生活在上世纪的工业空间,又分明感觉到一股艺术氛围。

据说,2004年以来,瑞典首相、瑞士首相、德国总理(施罗德)、奥地利总理、欧盟主席(巴罗佐)、比利时王妃、安南夫人、法国总统希拉克夫人等都先后参观访问过798艺术区。施罗德在参观798艺术区时感叹:几十年前的包豪斯建筑在德国都很少发现了,今天居然在北京存在,真是太难得了!比利时王妃则花了几万美元购买了艺术品。来过798艺术区的国外领导人或他们的夫人都一致认为,798艺术区很好,没有想到中国还有这样的表现活跃思想的好地方,体现了中国的改革开放的成果。

听说过北京798吗?

2003年,798艺术区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全球最有文化标志性的22个城市艺术中心之一。同年,北京首度入选《新闻周刊》年度12大世界城市,原因在于798艺术区把一个废旧厂区变成了时尚社区。2004年,北京被列入美国《财富》杂志一年一度评选的世界有发展性的20个城市之一,入选理由仍然是798。

近两三年来,到798艺术区来参观、访问、观摩、学习、交流、购买艺术品的人是越来越多。据抽样调查,2004年,大约有45万人,2005年,大约有超过50万以上的人访问此区。境外来访者和国内来访者的比例大约是4:6。我也十分相信,这阔绰的艺术区域一定会成为北京打向世界的新标志,一定会在世界展示其熠熠的艺术光华。

我们的到来,纯属慕名,虽然刷新不了那个4:6的中外比例,可我却是实实在在地享受了一次全新艺术的熏陶,拓宽了视野,活跃了思维,改变了观念,于文学创作不无好处。

听说过北京798吗?

申弓,原名沈祖连,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小小说学会会长,中国小小说金牌作家得主。1981年起,曾在国内外报刊发表中、短篇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等1000多篇(部),已出版小小说集《蜜月第三天》《粉红色的信笺》《邀舞者》《沈祖连微型小说108篇》《圣洁》《男人风景》《申弓小说九十九》《做一回上帝》《母亲的红裙子》《有奈无奈》《得意忘形》《前朝遗老》《广西当代作家丛书.沈祖连卷》《青山秀水》等14部。曾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文学最高奖铜鼓奖、中国小小说最高奖金麻雀奖。部分作品入选《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大成》《百年百篇经典微型小说》《微型小说鉴赏辞典》《中国新文学大系》《21世纪微型小说排行榜》等国家大书。有作品被译为外文发表到欧美及东南亚等地,并入选日本、加拿大、土耳其等国家大学教材。曾供职于广西钦州市文化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