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小學家長會,屈尊?是榮幸!

參加小學家長會,屈尊?是榮幸!

文/申弓 圖/網絡

寫在實小家長會

申弓

晚七時半,準時來到實驗小學一(8)班,找到了孫子的座位,雖然那凳子矮些,那座位窄些,坐在上面,腿曲著,腰也駝著,可一種久違了的情愫油然而生,啊,多少年了,這曾經的座位,竟是如此的陌生了。

黑板上是紅色粉筆大字“歡迎家長”,下面是一排排密匝匝的大“學生”甚至於老“學生”,我當然也是老學生之一,因為有兩孫一起讀書,姐姐在三年級,今晚也開會,他們的爸爸忙於其他事,他們的媽媽一個人顧不了兩個班,便選上了我這個爺爺來作濫竽了。往後掃了一眼,家長們大多很年輕,其中女性佔了多數,一個個精神十足地傾聽著老師的報告。一個個望子成龍溢於言表。第一個上臺發言的是位中年女老師,說是姓楊,因為來得少,很是生疏,這楊老師是教數學的,一上來便是用一些竅門誘導家長如何如何幫助自己的孩子。便於心理想,這肯定不是班主任,哪有班主任報告不講表現不講成績的?果然,楊老師講完之後,輪到了一位年輕的老師上臺,告訴大家說她姓馮,是這個班的班主任。到底是角色不同,馮老師的報告內容比楊老師廣泛並存豐富多了,馮老師講了全班同學的表現情況,講了中考的成績情況,講了關心孩子的成長,講了安全問題及注意事項,其中表揚到了我的孫子,是5個100分學生之一。當然也有一個58分的學生存在。馮老師因為年輕,口若懸河滔滔不絕,總覺得,雖然如此,確實是做了實際的工作,比方說,全校老師她來得最早,這是事實。比方說,她年年都是先進班主任,這也是事實。當然,這個優秀班主任不是天掉下來的,而是她用自己的辛勞,用自己的愛心,用自己的心血積累而成。最為感人的是,她說到,全班所有的孩子都是她的孩子,她會象愛自己的孩子一樣愛所有的孩子。試想,要帶領60多個剛脫離幼兒園的孩子走上小學,走上自立,那是多麼的艱辛,沒有這份愛心是不可能達到的。因而馮老師領著這幫孩子,大到思想教育,知識傳授,小到穿衣吃飯飲水拉撒,無不言傳身教。馮老師還年輕,據說是教齡剛滿10年,也不知道她有沒孩子,或者孩子有多大了?不過,從她的言行看,這倒是十分貼切和稱職的。

參加小學家長會,屈尊?是榮幸!

這些年,會議倒是參加過不少,有別人主持的,也有本人主持的,但大多是坐在寬敞豪華的會議廳裡,有空調,有音響,有茶水,有小食,甚至還有紀念品,象今晚這樣的家長會,是好久沒有這樣坐過了。相信臺下許多人都會跟我一樣,甚至有些還在接打著電話。我卻早早地關了手機,專心致志地聽說老師的每一個發言。這個年級一共有11個班,我的孫子落在8班,去年報名之後,也沒有什麼選擇,兒子媳婦們都說,去找找你在學校的熟人,給孫子安排個好些的班級。學校是一個學校,教室是同樣的教室,所謂好與不好,這便是說老師問題了。可未經教育,你又會知道哪個老師比哪個老師強?中國有句話叫“出水才看兩腳泥”,現在看到泥了。從今晚的老師報告看,馮老師雖然年輕,這正是她的優點及長處,她的青春燃燒著,她的光芒四射著,她的活力散發著,她的熱忱洋溢著,她能以校為家,與學生打成一片,以教育好孩子為已任,而我的孫子是個生性緬典的孩子,一向以老師的話為聖旨,哪一天老師佈置的事情沒有做好,就連上學的勇氣也沒有,這樣就更需要善解人意的老師來帶領。有句話說是,選中了老師,受益一生。我慶幸,孫子有幸落在這個班,得一稱職的老師教誨,是小子的造化了。假如這要都不成材的話,那就是豎子的頑劣了。

參加小學家長會,屈尊?是榮幸!

申弓,原名沈祖連,中國作協會員,廣西小小說學會會長。已出版小小說集《男人風景》《做一回上帝》等14部。曾獲得廣西文藝銅鼓獎、中國小小說金麻雀獎。作品入選《世界華文微型小說大成》《微型小說鑑賞辭典》《中國新文學大系》等國家大書。部分作品譯為外文發表到歐美及東南亞等地,併入選日本、加拿大等國家大學教材,曾供職於欽州市文新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