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分析:史诗级抢劫犯逃过了法律的追捕,以犯贩卖经历为生!

心理学分析:史诗级抢劫犯逃过了法律的追捕,以犯贩卖经历为生!

案情回顾

从英国到澳大利亚,从巴拿马至巴西,他连续流亡了36年,尽管在这36年的时间里,英国警方一直在设法抓住他, 可他每次都能幸运地逃阳。为了谋求生存,他甚至想到了贩卖自己的传奇经历,他是谁呢?

他之前只是一个依靠小偷小摸来生存的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却因为一次重大抢劫案一炮而红。由于他的幸运,他甚至还成为了很多犯罪分子的偶像。但是在暮年,他也遭到了报应,他就是英国著名的列车大盗——罗纳德·比格斯。

罗纳德·比格斯于1929年8月8日出生在英国伦敦南部的兰贝斯小镇上。比格斯有一个温暖的家庭,他坦言他的妈妈对他呵护备至,尽管他已经长大了,母亲也会时常叮嘱他穿好衣服,戴好帽子。

可是这种幸福生活在1943年的时候结束了,因为这一年,比格斯的母亲去世了。从此比格斯变成了一个无人管教的孩子,他经常在外面游荡,进行小偷小摸。尽管比格斯在18岁的时候应召入伍,可是因为偷盗行为,在入伍的第二年,比格斯被军队开除了。

1960年,幸运的比格斯在坐火车的时候结识了出身于校长家庭的意木思.鲍威尔,两人很快坠入爱河并结婚。当时尽管鲍威尔的家庭对比格斯的出身颇有微词,但最终拗不过女儿的心意,他们勉强接受了比格斯。

婚后的比格斯似乎收敛了许多,他很少出去偷盗,而是以木匠的身份维持着自己的小日子。在将近三年的时间里,鲍威尔陆续为比格斯生了两个孩子,比格斯日后坦言,那段日子是最幸福的,他很享受作为丈夫和父亲的双重角色。

可是,在1963年,比格斯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孩子的增加以及自己生意的冷谈, 比格斯的经济状况开始变得结据。这时,比格斯想起了自己曾经的狱友——布鲁斯瑞诺德斯。

之前在狱中服刑的时候,比格斯就知道瑞诺德斯直小有名气, 他依靠做小额贷款来获取巨额利润。比格斯想,看在往日的交情上,兴许瑞诺德斯可以帮助他渡过难关。

就这样,比格斯充满希望地跑去看望瑞诺德斯,而此时的瑞诺德斯正在计划一件大事,即劫持英国皇家邮政列车。在此之前,瑞诺德斯已经打听清楚,这趟皇家邮政列车有自己固定的运行时间,它负责在夜间将英国中央银行的大量现金运送到省级银行的分支机构,这些钱被藏于12节车厢中的第二节。就在比格斯找瑞诺德斯帮忙的时候,瑞诺德斯已经找到了十几个帮手,考虑到比格斯对火车的信号灯很熟悉,这样可大大提高他们行动成功的可能性,瑞诺德斯趁机拉比格斯入伙。面对巨额的财富,比格斯心动了,他欣然加入了这个抢劫的团伙。

比格斯一伙人行动的那天是1963年8月8日,这一天正是比格斯34岁生日, 他扔下自己的老婆和孩子,心甘情愿地走上了条不归路。

那天午夜刚过,以瑞诺德斯为首的 一伙劫匪理伏在铁道两旁,耐心等待着皇家邮政列车的到来。在此之前,比格斯已经将铁路沿线的信号灯转换成了红色的停车信号。

就这样,没过多长时间,在看到铁路上红色信号灯的时候,不明状况的邮政列车司机在迟疑中慢将列车停在了预先并没有计划要停下来的地方。

列车停下之后,副驾驶走下列车,想搞清楚被迫停车的原因。这个时候,早就埋伏在铁路边的劫匪突然冲了出来,他们一拥而上,迅速将副驾驶击倒在地,紧接着,这帮劫匪又登上列车制服了其他人。

就这样,在短短的半个多小时之内,比格斯一帮劫匪将邮政列车上的125个邮包搬了下来,放在了他们预先准备好的车里,这125个邮包内有大约260万英镑。这起案件当时被视为二十世纪最大的抢劫案,而比格斯一共分到了14.7万英镑的赃款。

心理学分析:史诗级抢劫犯逃过了法律的追捕,以犯贩卖经历为生!

抢劫完列车之后,比格斯一伙人迅速逃离了现场,他们本以为自己的行为神不知鬼不觉,警方根本无法追查到他们的身上。可是正是这种大意和盲目的自信导致比格斯一伙人的行踪暴露,最终被警方绳之以法。

当时,比格斯一伙人认为警方发现皇家列车被抢劫之后,一定会觉得抢劫犯带着现金逃远了,他们会进行远距离追踪,所以,比格斯等人做出了和警察判断相反的行为,即将距离抢劫皇家列车现场仅二十英里的莱斯莱德农场作为他们的藏身之处。

比格斯等人以为自己聪明过人,等他们带着抢来的钱财到了藏身之处之后,便迫不及待地开始清点他们各自分到的赃款,他们甚至还用这些钱来为自己点烟和生火。就在这时,警察的搜捕行动队到了,这些人不得不仓皇逃跑。

尽管比格斯伙人逃走了, 但是警方在他们的藏匿处找到了所有人的指纹,并且还逮捕了他们中的一员。很快,一个月之内,在警方的严密布控之下,包括比格斯在内的其他十几名抢劫犯都相继落网。

最后,在奄奄息的副驾驶的当庭指证下(指证完之后, 副驾驶由于伤势过重而去世),针对比格斯等人所犯罪行造成的恶劣影响,英国最高法院期处比格斯等人35年徒刑,这是英国对列车劫匪最重的一次量刑。

被宣判并且投入监狱的比格斯不想就这样度过自己的余生,在监狱仅仅服刑了十五个月之后,比格斯策划了自己的越狱行动。

那是1965年7月7日的晚上,比格斯利用早就藏匿好的绳梯爬上了八米高的监狱外墙,并顺利越狱,比格斯后来躺在一辆运送家具的卡车上离开了服刑的城市。

最开始,比格斯为了便于藏匿,去做了整容手术并伪造了新的身份。等这一切办妥之后,比格斯来到了悉尼,并在悉尼的港口城市阿德莱德安顿了下来。等自己安顿好之后,比格斯将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也接到了身边。

心理学分析:史诗级抢劫犯逃过了法律的追捕,以犯贩卖经历为生!

在悉尼生活的日子,比格斯的化名是特里·库克,他又继续干起了自己的木匠活儿,并且比格斯的妻子还为比格斯生下了第三个孩子。本以为日子会如此平静地过下去,可是,一件突如其来的事情打破了他们的平静。

比格斯的一个同事在看报纸的时候了解到英国警方一直在追踪一个火车大盗的消息,根据报纸的描述,这位同事觉得这个大盗和自己的同事库克很像。

这名同事迅速将自己的怀疑告知了警方,可是,很可惜,等警察冲到比格斯家中的时候,比格斯就像提前预知了警察要来一样,早已不见踪迹。

逃离悉尼之后,比格斯又登上了去巴拿马的船,并从巴拿马偷渡到了南美洲。到达南美洲之后,比格斯伪造护照来到了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准备在此地开始自己的新生活。到了里约热内卢之后,白天不敢出没的比格斯只能在晚上流连于酒吧等地。在这种地方,比格斯认识了19岁的脱衣舞女郎——莱美达。 这次,比格斯似乎忘记了自己有妻子和孩子的事实,他开始疯狂追求莱美达,两人不久就住在了一起。

这时候,依旧在悉尼生活的鲍威尔因为缺少生活来源,艰难地抚养着孩子。因为久久没有丈夫的消息,所以鲍威尔将丈夫藏身于里约热内卢的消息告诉了自己报社的一个朋友,并希望这个朋友帮助找找自己的丈夫。

可是,令鲍威尔没有想到的是,她这位报社的朋友将这个信息提供给了英国警察。在英国警方的重重布控下,比格斯在一个小旅馆被抓获,英国警方将他暂时关在了巴西的监狱中。

心理学分析:史诗级抢劫犯逃过了法律的追捕,以犯贩卖经历为生!

当比格斯再次被关进监狱的时候,他想,这次自己的逃跑生涯或许终结了,可是没有想到,比格斯再次走了好运。在巴西监城中,比格斯从狱友那里得知,巴西在法律上有明文规定,

即该国不会引渡已有本国孩子的外国罪犯。

这项法律规定无疑让比格斯大喜过望,因为在他入狱之前,他正为小女友怀孕的事情苦恼着呢,现在看来,小女友的这次怀孕太及时了,无疑救了他一命。很快,英国警方懊恼地回国了,而比格斯则被允许在巴西正大光明地生活下来。

此时,得知比格斯下落的鲍威尔也由悉尼赶到了里约热内卢,她还没有因为比格斯找别的女人而大发雷霆,比格斯倒因为鲍威尔出卖了自己的行踪而恼羞成怒,他们大吵了一架之后,结束了这段婚姻。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巴西允许比格斯在这里生活,可是因为没有巴西的护照,比格斯被禁止在巴西工作。可是这并没有难倒比格斯,他竟然公开了自己的抢劫犯身份,依靠自己的名气开了一个露天烧烤,并通过在露天烧烤上分享自己抢劫邮政列车、越狱以及逃亡的传奇经历来招揽顾客。

心理学分析:史诗级抢劫犯逃过了法律的追捕,以犯贩卖经历为生!

一段时间,比格斯的日子还算过得富裕。在比格斯一生的前几十年,似乎他每 次都受命运之神的眷顾,可是在后几十年,命运之神却彻底将他抛弃了。在1999年的时候,比格斯因为

连续中风以及其他几种大病的折磨,瘦得只剩下了皮包骨头,并且连说话也不利索,再也没法向别人讲述自己的传奇经历了。

2001年,在英国报社的牵头下,比格斯回到了英国,并且立马被关进了高度设防的贝尔马什监狱。在这所监狱服刑的七年时间内,比格斯的健康状况持续恶化,他也以健康状况为由向监狱申请提前出狱。

终于在2009的时候,基于对比格斯的同情,英国司法大臣杰克·斯特劳宣布将比格斯释放,并让他一直居住在伦敦北部巴尼特的一家养老院。

犯罪心理分析

犯罪心理学家指出,抢劫行为的产生一般是由抢劫犯如下的心理因素导致的:

第一,主观需求与客观现实的矛盾,即犯罪者的主观需求高,而实际的客观情况满足不了自己。

在上面这个真实的案例中,比格斯之所以走上抢劫皇家邮政列车的道路,就是因为他当时经济的拮据。比格斯本来想向他的狱友贷款,却意外发现了一个快速赚钱的途径,这个巨大的诱惑激起

了比格斯犯罪的欲望。

第二,没有正确的价值观,追求享乐主义。

一般来说,抢劫犯和盗窃犯一样,存在投机取巧的心理,他们无法通过踏踏实实的谋生方式生存,总是想着走捷径。从比格斯的成长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自小顽劣的比格斯有着漫长的犯罪史,在他的母亲去世之后,他经常在外面小偷小摸,并且曾多次被关进监狱。

第三,受到周用不良风气的影响。一般来说,把那分子靠油内心不管定,周围稍微有人怂恿,他们就会受到影响。

案例中的比格斯本来是去向狱友贷款的,可是看到他们密谋的计划,比格斯心动了,再加上周围人的劝说,比格斯很快就加入了这个抢劫犯罪团伙,成为了他们中的一分子。

在以上不良心理因素的影响之下,抢劫犯会表现出如下行为特征:

第一,凶残性。

抢劫犯往往会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财富而不惜干出任何事情,大多数时候,当他们面对被害人的反抗,会痛下杀手。比如,在比格斯伙人抢劫皇家邮政列车的时候,他们重伤了列车司机,最终导致这名司机丢掉了性命。

第二,强制性。

抢劫犯通常都会采用威胁或者恐吓的手段,胁迫当事人服从自己的意志。比如,在当时的皇家邮政列车上有几十个银行职员,比格斯一伙人的行动之所以能得逞,就是因为他们采取了暴力胁迫的方式,一旦有人反抗,他们就会立马伤害反抗者。

第三,团伙性。

抢劫一般属于团伙作案,抢劫犯罪不同于偷盗,他们是在当事人知情的状态下发生的,所以需要多个人的配合。比如,比格斯的狱友当初之所以极力劝说比格斯入伙,就是因为比格斯对火车的信号灯熟悉可以帮助他们顺利作案。后来的事实也证明,比格斯的参与使得对皇家邮政列车的抢劫行动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第四,行为对象。

抢劫行为的目的是非法占有公私财物,抱着这样的目的,抢劫犯首选的犯罪目标往往都是钱多的地方,比如银行、金店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