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與“90 後”過不去?

何必与“90 后”过不去?

90後

90

90後

前不久,一篇題為 《中國 “90後”已經沒有性生活了》的文章熱傳。文中言,接受相關調查的18歲至34歲的年輕人中,有43%的人從未有過性生活;未滿30歲的人中,更有50%的人未嘗試過約會。由此,“‘90後’沒有性生活了”及其所承載的各種信息、所引申出的各種內涵,轉瞬便昭告天下、廣為人知。

其實,“‘90後’如何如何”,這樣的傳播方式幾成一種模式,甚或可以說,這已經成為一個能夠預知並準確引發公眾熱議的窠臼。不是嗎?一個時期以來,《第一批 “90後” 已經出家了》《第一批“90後” 已經禿了》《第一批 “90後”的胃已經垮了》……此類文章連篇累牘, 一次風靡網絡, 讓 “90後”們一次次接受人們投去的狐疑的目光。

無疑,這些對“90後”的言說,都暗含貶義和譏諷。並且,對 “90後”隱私的調查與公開發布,還頗有那麼一點令其無比尷尬、根本就無法解釋的幸災樂禍。這些文章的熱傳,固化了社會對於“90後”的整體印象———無能、冷漠、猥瑣、早衰,總之就是消極負面、無可救藥。

“90後”最早的一批人,現今尚不滿30歲。二十幾歲,本是羽翼豐滿、擔綱社會的年齡段,本是風華正茂、血氣方剛的形象。遺憾的是,他們卻“不行了”、禿了、垮了,還出家了。這究竟是 “90後”一代人的真實寫照,還是社會上的一些人對 “90後” 形象的負面誇大渲染?這一切,又所從何來?

當今 “90後”及至 “00後”這些人,成長於科技飛速發展的互聯網時代,他們的身上,自然不乏這個時代的印記。譬如,超脫、淡定、不執拗、見怪不怪,由於“宅”的時間過長而致過於關注自我內心以及對於社會事務缺乏足夠的熱情,等等。當戴上有色眼鏡打量這一群體之時,加之這一群體身上確有有別於上一代的鮮明特色,則出現前述之 “90後”整體形象的認定,也就不足為怪了。

“90後”尚處於成長階段,免不了會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不能由此就以偏概全、以局部代替整體、以現象代替本質。前述對 “90後”的認定,忽視了成長的內涵,忽視了成長過程中的差異性,忽視了生命個體及其代際間的不同。實則,換一個角度看,誰說上述言及 “90後”的種種,不是他們引以為傲的優勢?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活法,每一代人都難以擺脫時代的侷限。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代際之間就有那麼深的隔膜、不解,就那麼水火不容。試問,戰爭年代火熱的歌曲,現在不是照樣能激盪起青春的心絃?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八九十年代少兒玩的遊戲以及流行的歌曲,現在不是照樣在風行?

何必与“90 后”过不去?

從本質上說,代際的概念本身即值得商榷,所謂的代際衝突也遠沒有想象的那麼激烈———我們每一個人、每一代人,都要循序走過兒童階段、青少年階段、中年階段以及老年階段,哪個青年人、甚或中年人不是童心未泯?誰又能說外表垂垂老矣的人不是有著一顆青春的心?與其說一些人是在與包括 “90後”在內的年輕人過不去,不如說其是在和自己較勁,是內心的糾結、扭曲的外化表現。

應該看到,挑起代際衝突、誇大代際矛盾的,總是年齡偏大、相對衰老的一些人,總是這些人中對於年輕、青春敏感而又 “羨慕嫉妒恨”的人。這些人由於自己的閉塞、落伍與不思進取,對於年輕人的一概盲目推崇、迷信,與對其看不慣、全盤否定並存,一個極端呼應另一個極端,致使在社會上人為出現了較嚴重的代際隔閡、衝突。

前述 “90後” 出現了這情況、那情況,其實更像是一種設計———一種為了引發輿論關注、 吸引眼球、製造話題,進而博取聲名的設計。而這些輿論的源頭,又多來自一些機構及自媒體,這也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這些機構及自媒體的浮躁。

其實, “90後” “不行了”、禿了、垮了、出家了,扯不平我們自己早已如此的殘酷現實,換不來大家彼此彼此、誰也別說誰、由此便可以相安無事的心理平衡。“比低”“比慘”、對積極進取及風華正茂拉扯嫉妒的不良風習,註定會傷害創造性與進取心,進而影響到社會光明的未來。

面對諸如 “‘90後’如何如何”的喧囂,我們不能有意無意地敲邊鼓、推波助瀾,做好自己的事情才是正道。要讓自己的身體年齡、心理年齡低於生理年齡,讓自己永遠保持進取狀態,讓青春的朝氣永存,這並不容易,需要心無旁騖、不斷努力。如此,我們看待包括“90後”在內的年輕人的目光,或就會少一些刻薄、多一些愛惜,少一些挑剔、多一些包容。社會的整體氛圍,也會由此而積極健康、充滿生機。

森林中,高大的喬木自有其挺拔之風采,何必存心遮蓋小樹之葳蕤?千峰競秀、萬木爭春方能欣欣向榮、薪火相傳。隔代人、同代人之間相互欣賞、扶持,相互切磋、砥礪,方為健康、和諧的社會大家庭當有的景象。正是在這樣的過程中,每一個個體也才會體現出自身的價值。

何必与“90 后”过不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