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嶺村的三張紅色名片

孟嶺村位於石家莊市鹿泉區的西北部,距鹿泉城區19公里,西與平山縣交界,東臨黃壁莊水庫,石閆公路從村中通過。這個小村子見證過“石門市人民政府”“華北畫報”和“華北軍區文工團”的誕生,在中國革命史上深深刻下三張紅色名片的印記。  

孟嶺村的三張紅色名片

“石門市人民政府”誕生地

早在1925年,孟嶺村青年馬增玉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正定特委宣傳部部長,領導當地的反帝反封建鬥爭。1927年,他在天津被國民黨反動當局殺害。抗日戰爭時期,孟嶺村屬晉察冀邊區建屏縣,孟嶺人積極參軍參戰,一個村就可組成一個連的隊伍。解放戰爭時,晉察冀軍區政治部駐孟嶺村。1947年秋,晉察冀野戰軍在清風店殲滅戰中消滅了國民黨第三軍主力。在解放石家莊前夕,中共中央工委和中共晉察冀中央局從中央機關與各革命根據地抽調大批領導幹部準備到石家莊工作。一大部分新石門市的黨、政幹部在孟嶺集結。“石門市人民政府”的大牌子,首先在臨街的馬增禮家的門上掛了起來!村民們圍上來歡呼跳躍。村民解黑子等人還為這牌子站過崗。雖說那塊牌子在11月12日石門解放的當天,就隨野戰軍進了石門,但孟嶺人還是自豪地說:“石門市人民政府”最早在俺孟嶺掛牌成立。

《華北畫報》誕生地

石家莊革命老區的人們常提起沙飛與《晉察冀畫報》,但《華北畫報》卻鮮為人知。2015年春,在西柏坡紀念館舉辦的“中國夢·趕考行—紅色新聞展”上,展出了華北軍區政治部畫報社出版的《華北畫報》創刊號,人們這才知道,迎著新中國的曙光創刊的《華北畫報》,就誕生在革命老區的孟嶺村。

1947年11月,獲鹿縣(今石家莊市鹿泉區)和石家莊市相繼解放,晉察冀和晉冀魯豫解放區連成一片。1948年5月,中共中央決定將兩個解放區合併為華北解放區,兩個中央局合併為華北中央局,華北軍區也隨之誕生。晉察冀軍區政治部畫報社的《晉察冀畫報》與晉冀魯豫的《人民畫報》合併為《華北畫報》。華北畫報社在孟嶺村成立,沙飛、石少華為正、副社長。當時人民畫報社的一部分人員隨軍南下,一部分隨18團西進,只有苗毅徵、張慶鴻、馮士傑參加了成立大會,華北畫報社的主力還是晉察冀畫報社的原班人馬。所以《華北畫報》秉承了《晉察冀畫報》的辦報思路,仍堅持為戰爭服務、為士兵服務的方針;以軍事新聞攝影圖片為主,綜合報道一個時期的重大軍事新聞事件;以記錄革命戰爭歷史為主要內容,為了兼顧地方讀者,還輔以少量美術和文藝作品。此時,畫報的發行工作已發生了重大變化,除免費發放前線外,還通過當地新華書店向社會公開出售。

《華北畫報》創刊號於1948年10月出版,16開本,紅藍兩色封面,共58頁。這期的內容是“布拉格世界青年節”“為平分土地而鬥爭”“ 打開地獄救人民”“劉鄧大軍南征紀影”等專題照片169幅。當時正值解放戰爭的關鍵時期,戰場情況瞬息萬變,為了及時報道戰場新聞和華北部隊參戰的各種活動,華北畫報社克服重重困難,在孟嶺出版了這期《華北畫報》。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2月18日,華北畫報社隨軍區領導機關進入北平,為毛澤東率領中共中央機關“進京趕考”打前站。此時畫報社還派方弘到天津開展攝影與畫報工作,並在平、津舉辦了大規模的圖片展覽宣傳活動。

1948年8月1日,華北軍區創辦《華北解放軍報》,同時不定期出版《華北解放軍畫刊》,報紙、畫刊所用的稿件全部由畫報社供給。1950年,畫報社劃歸總政治部,《華北畫報》演變為《解放軍畫報》。

華北軍區文工團誕生地

解放戰爭時期,晉察冀軍區政治部駐孟嶺村,火線劇社隨機關也駐在該村。1948年,火線劇社組建為華北軍區文工團,可孟嶺人仍稱其為火線劇社。火線劇社在孟嶺的日子裡,為孟嶺帶來了歡樂。晚上經常演電影,白天也有曲藝、雜技等節目。其他村駐軍和機關的人們經常來孟嶺看演出,住在七畝村的董必武還來看過一次雜技。

除了演出之外,火線劇社還幫孟嶺村組建起一支文藝宣傳隊。1948年春節前夕,在村北打穀場上召開了一次“華北軍區軍民聯歡大會”。女戰士報幕,第一個節目是火線劇社演出的雜技《頂碗》,第二個節目是部隊8團演出的《炊事員的故事》,第三個節目由孟嶺姑娘演出《革命歌曲大合唱》,徐團長手風琴伴奏……臺下掌聲不息,後來還返了一次場。大軸戲是火線劇社專為孟嶺編導的活報劇《打倒杜魯門》。村民崔連華飾杜魯門,頭戴黑禮帽,手拄文明棍兒,穿著劇社房團長演魔術穿的燕尾服;村民崔京元飾蔣介石,穿的是劇社的國民黨軍官服,其他人物也都由村民扮演。崔連華口吃,更為“杜魯門”的塑造添了彩。活報劇演到高潮時,崔連華忘了臺詞,他就結巴起來,引得觀眾開懷大笑。扮蔣介石的崔京元馬上救場:“臺下的觀眾同志們,他說的是美國話,你們能聽懂嗎?”觀眾們異口同聲說:“不懂!”崔京元對“杜魯門”說:“你說中國話!”這麼一來,不僅緩解了崔連華的緊張狀態,竟然還激發了“創作靈感”,他就開始臨場“跑樑子”了:“我支持你槍炮,是讓你打日本鬼子呀,不是讓你打共產黨的。臺下的同志們!你們說蔣介石壞不壞?”觀眾說:“壞!”然後一同喊口號:“打倒蔣介石!打倒杜魯門!”這場戲就這樣結束了。

演員們到後臺卸妝時,導演說:“你們把這個節目演活了。比原來的臺詞還精彩,是塊演戲的好苗子。”隨後,徐團長告訴大家說:“聶司令員來看望你們來了。”聶榮臻握住他倆的手說:“你們演得很好……”後來鄉親們問他倆:“聶司令員和你們握手有什麼感覺?”崔連華說:“是我一生的光榮!”崔京元說:“是我一生的故事。”

至今,孟嶺人還念念不忘華北軍區政治部在孟嶺的日子,不忘火線劇社和華北畫報社,還有那“石門市人民政府”的大牌子。解放軍畫報社和戰友文工團的老人們也沒有忘記孟嶺這個根。孟嶺的鄉親們把三張紅色名片記入了《孟嶺村志》,向一代又一代的子孫講述著那段值得自豪的歲月。

郵箱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