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豐碑 井岡山雕塑園

永遠的豐碑 井岡山雕塑園

井岡山雕塑園位於井岡山根據地革命烈士紀念堂左側高山之巔,是全國第一座以革命歷史為題材的人物雕塑園,園標“井岡山雕塑園”由參加井岡山斗爭的老將軍蕭克上將題寫。

雕塑園內青松翠柏間聳立著毛澤東、朱德、陳毅、彭德懷、羅榮桓、譚震林、滕代遠、李燦、何長工、宛希先、王爾琢、張子清、何挺穎、陳正人、蔡協民、賀子珍和伍若蘭、王佐、袁文才、賴傳殊等革命先輩的20尊雕像。這些以青銅、漢白玉和花崗石材質製成的雕像,分別由劉開渠、潘鶴、葉毓山、程允賢等全國著名雕塑家創作。雕像真實地記錄了井岡山艱苦卓絕的革命鬥爭歷史,形象地再現了領袖人物當年的英姿。

永遠的豐碑 井岡山雕塑園

蕭克將軍題寫園名:井岡山雕塑園。

井岡山雕塑園中20尊雕像,再現了艱苦卓絕的井岡山斗爭一代先驅的英雄氣概和戰將風采,具有歷史觀瞻和雕塑藝術的雙重價值,是難得觀瞻到的雕塑珍品。

永遠的豐碑 井岡山雕塑園

第一尊雕塑是毛澤東同志。毛澤東,湖南湘潭縣韶山沖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主要創始人。1927年9月9日領導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後率部進軍井岡山,創建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曾任前委書記、師長、軍黨代表、軍委書記、湘贛邊界特委書記等職。1929年 1月,率紅四軍主力離開井岡山。建國後任中共中央主席和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等職。

永遠的豐碑 井岡山雕塑園

第二尊雕塑像是朱德總司令。朱德,四川儀隴縣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主要創始人。1927年參加領導南昌起義,1928年初領導了湘南起義,4月率部上井岡山與毛澤東部會師。曾任軍長、軍委書記、湘贛邊界特委委員、前委委員等職。1929年1月,率紅四軍主力離開井岡山。建國後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元帥軍銜。

永遠的豐碑 井岡山雕塑園

第三尊雕塑像是陳毅元帥。陳毅,四川樂至縣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主要創始人之一。1928年初,與朱德發動和領導了湘南暴動。4月率部上井岡山同毛澤東部會師。曾任師長、軍士委會主任、軍委書記、湘贛邊界特委委員等職。1929年1月率部離開井岡山,在贛南地區一邊養傷一邊堅持游擊戰。建國後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兼外交部長,中央軍委副主席等職。1955年被授予元帥軍銜。

永遠的豐碑 井岡山雕塑園

彭德懷,湖南湘潭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主要領導人之一。1928年7月發動和領導了平江暴動,12月率部上井岡山與朱毛紅軍會師。曾任紅五軍軍長等職。1929年1月第三次反“會剿”失利後,率部突出重圍。5月率部回到井岡山,恢復了井岡山根據地。建國後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兼國防部長、中央軍委副主席等職。1955年被授予元帥軍銜。

肅立在彭德懷同志塑像前的人分外多些,停留得也分外久些。他的塑像質樸厚重。目光如炬,注視著一切魑魅魍魎;胸襟似海,容納了種種猜忌讒言;心潮如沸,仍在為人民鼓掌與歡呼!人民心中都有一杆公平的秤。

永遠的豐碑 井岡山雕塑園

羅榮桓元帥,湖南衡東縣人。1927年9月參加湘贛邊界秋收起 義,10月隨部隊上井岡山。曾任工農革命軍特務連黨代表、紅四軍31團營黨代表等職。建國後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等職。1955年被授予元帥軍銜。羅榮桓逝世後,毛澤東有《七律:吊羅榮桓同志》:記得當年草上飛,紅軍隊裡每相違。長征不是難堪日,戰錦方為大問題。斥鷃每聞欺大鳥,昆雞長笑老鷹非。君今不幸離人世,國有疑難可問誰?評價之高,實屬少有。

譚震林,湖南攸縣人。1927年11月工農革命軍打下茶陵下,任茶陵縣委書記、縣工農兵政府主席。後隨部隊上井岡山。曾任湘贛邊界特委副書記、書記、邊界工農兵政府土地部長、前委委員、工農運動委員會主任等職。建國後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等職。

永遠的豐碑 井岡山雕塑園

滕代遠,湖南麻陽縣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主要領導人之一。1928年7月與彭德懷一起發動領導了平江暴 動,12月率部上井岡山與朱毛紅軍會師。曾任紅五軍黨代表等職。1929年1月第三次反“會剿”失利後,率部突出重圍。5月率部回到井岡山,恢復了井岡山根據地。建國後任鐵道部長、全國政協副主席等職。

永遠的豐碑 井岡山雕塑園

何長工,湖南華容人。在井岡山斗爭中,他是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設計軍旗,改編王佐和袁文才所部,堅守井岡山……為革命,他丟了一條腿,妻子和兩個年幼的兒子慘遭殺害。他早年漂洋過海,赴法留學,能文能武。1927年9月參加湘贛邊界秋收起 義,二團黨代表、紅四軍28團黨代表、32團黨代表、寧岡縣委書記、湘贛邊界特委常委等職。建國後任地質部長、軍政大學副校長、全國政協副主席等職。

永遠的豐碑 井岡山雕塑園

李燦,湖南宜章人。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生。1918年入湘軍第2師6團1營2連當兵,編在彭德懷任班長的第2班,後又與營部文書黃公略相識。三人志同道合,遂成好友,於1920年成立革命團體救貧會。1930年春率部轉戰,打開了鄂東南武裝割據的局面。同年6月奉命投入紅3軍團的籌建工作,被任命為紅8軍軍長。由於在作戰中多次負傷。1932年初李燦赴上海請求中共中央分配工作,被國民黨特務逮捕入獄,不久被殺害,時年31歲。

永遠的豐碑 井岡山雕塑園

陳正人,江西遂川縣人。1925年以後任中共遂川縣委書記,後曾任湘贛邊界特委委員,特委副書記、特委秘書長等職。1929 年1月紅軍主力下山後留在湘贛邊界繼續開展革命鬥爭。建國後任中共江西省委第一書記、八機部部長等職。

永遠的豐碑 井岡山雕塑園

蔡協民,湖南華容縣人。1928年春參加湘南起 義,4月隨朱德部上井岡山。曾任紅四軍軍委委員,紅31團黨代表等職。1929年1月下山後曾任紅四軍政治部主任、福建省委秘書長、臨時省委書記。1934年4月在廈門不幸被捕,5月在漳州英勇就義。蔡協民曾與曾志結為夫妻,生有一子,後失散,解放後才找到。1952年12月,毛澤東在烈士遺像上題字:“蔡協民烈士遺像”,以表達對烈士的深切懷念。

永遠的豐碑 井岡山雕塑園

張子清,湖南益陽市人。1927年9月參加湘贛邊界秋收起 義,10月隨部隊上井岡山。曾任工農革命軍營長、團長、師參謀長、紅四軍31團團長、紅五軍參謀長等職。1929年1月紅四軍主力下山時,因負傷留在井岡山。1930年5月在永新病逝。

永遠的豐碑 井岡山雕塑園

王爾琢,湖南石門縣人。1928年1月協助朱德、陳毅發動領導湘南暴 動。4月底上井岡山,曾任紅四軍軍委委員、軍參謀長兼28團團長。8月在江西崇義思順圩,為追回叛徒袁崇全帶走的部隊而犧牲。8月28日,28團二營營長袁崇全率部投敵。聞訊,王爾琢騎上馬就去追趕。黑夜中袁崇全惱羞成怒,舉槍掃來一梭子,王爾琢當場倒在血泊中。1928年10月,紅四軍在寧岡會師廣場舉行了隆重的追悼大會。毛澤東萬分痛惜,含淚寫下了一副輓聯:一哭爾琢,二哭爾琢,爾琢今已矣!留卻重任誰承受?生為階級,死為階級,階級後如何?得到勝利始方休!據說毛澤東一生只為三個人的開過追悼會:一個是張思德,一個是王爾琢,另一個是陳毅。據說朱德在井岡山斗爭時期,只流過兩次淚。第一次是哭愛妻伍若蘭不幸犧牲,第二次是哭摯友王爾琢。

永遠的豐碑 井岡山雕塑園

賀子珍少女時被稱為“永新一枝花”。她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次年轉入中國共產黨,是井岡山第一位女黨員,曾任共青團永新縣委書記,中共永新縣委、吉安縣委婦委會書記。1927年參與組織永新農民暴動後上井岡山。1928年在湘贛邊界特委和工農紅軍第四軍機關任毛澤東秘書。後與毛澤東結婚,共同度過最困難的十年歲月,是中央紅軍長征中“三十女傑”之一。建國後任全國政協委員等職。

永遠的豐碑 井岡山雕塑園

伍若蘭,湖南耒陽縣人。畢業於湖南省立第三女師。1926年參加共產黨,1928年3月參加紅軍。先後擔任過耒陽縣婦聯主席、紅四軍政治部宣傳員、前委工農運動委員婦運科長等職。伍若蘭在紅軍中有“雙槍女將”的美名,井岡山人無人不知。1928年2月伍若蘭與朱德結婚。1929年2月2日,伍若蘭在一次激烈的突圍戰鬥中腿部中彈被俘。她身懷六甲,受盡酷刑,於2月12日被敵人殺害於江西贛州。殘忍的敵人在她的腹部刺了6刀,還把伍若蘭的首級,掛在贛州城門示眾。

永遠的豐碑 井岡山雕塑園

賴傳殊,江西贛州人。1929年跟隨朱德、毛澤東出擊贛南,參加紅四軍第九次黨代表大會(即古田會議)。會後升任第四支隊政委,在縱隊政治委員羅榮桓的指導幫助下,積極貫徹古田會議決議精神,政治工作做得很有生氣。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1958年10月,賴傳珠同志調任北京軍區政治委員。1959年10月調任瀋陽軍區政治委員,所樹立的雷鋒等先進典型對具有重大意義。1965年12月24日因病在瀋陽逝世。

永遠的豐碑 井岡山雕塑園

何挺穎,陝西南鄭人。1927年9月參加湘贛邊界秋收起 義,10月隨部隊上井岡山。曾任工農革命軍團黨代表、師委書記、紅四軍軍委委員、團黨代表、湘贛邊界特委委員等職。1929年1月隨紅四軍主力下山。24日在大餘戰鬥中受傷,轉移時不幸犧牲。

永遠的豐碑 井岡山雕塑園

宛希先,湖北黃梅縣人。1927年9月,參加湘贛邊界秋收起義,10月隨部隊上井岡山。1929年1月紅四軍主力下山時,留在井岡山堅持開展鬥爭。曾任前委委員、工農革命軍營黨代表、紅四軍軍委委員、湘贛邊界特委委員、常委、巡視員等職。1929年冬,宛希先同志被錯殺於江西永新大灣。解放後被恢復名譽,追認為革命烈士。

永遠的豐碑 井岡山雕塑園

王佐,江西遂川人。井岡山地方武裝首領。1928年2月,所部與袁文才部改編為工農革命軍。曾任工農革命軍二團副團長、紅四軍32團副團長兼二營營長、軍委委員、湘贛邊界特委委員、防務委員會主任等職。1930年2月被錯殺於江西永新城。全國解放後王佐被平反昭雪,恢復名譽,追認為革命烈士。

永遠的豐碑 井岡山雕塑園

袁文才,江西寧岡地方武裝首領。袁文才與王佐一起,將秋收暴動的部隊迎上井岡山。1928年2月,袁文才率部改編為工農革命軍,曾任工農革命軍二團團長、紅四軍32團團長、軍參謀長、軍委委員、湘贛邊界特委委員、邊界工農兵政府主席等職。1930年2月,袁文才被錯殺於江西永新城。全國解放後,袁文才被錯殺的歷史陳案平反昭雪,恢復了名譽,追認為革命烈士。1956年5月,毛澤東同志重上井岡山,接見了袁文才的妻子謝梅香,稱她“袁文嫂子”並一起照了相。

永遠的豐碑 井岡山雕塑園

這20尊革命先烈雕塑是井岡山革命先輩的代表,是我們永遠敬仰和緬懷的英雄。遊客在每一尊偉大的雕像前佇立默哀。身後是蒼翠的松柏樹林,腳下是鮮血染過的紅土地,遠處是逶迤的山巒峰壑,心中是千軍萬馬在奔騰、千言萬語噎咽無聲……革命先烈們為了崇高的信仰而獻身,為執著的追求流盡鮮血犧牲生命而無怨無悔,甚至也並不希望世人銘記他們的什麼。然而,他們有的人曾經長久地被人們誤解,被潑上汙穢。革命的道路上充滿了艱難曲折,血雨腥風,刀光劍影。革命的先烈為了今天的勝利,他們付出了寶貴的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中國革命的光輝篇章。這一切的一切,我們都應該永誌不忘!

革命先烈永垂不朽!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