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城市共享汽車或迎來春天,不過困難依然太多

北京即將實行新的外地車限行政策,從2019年11月1日起外地車進京必須辦理進京通行證,並且每輛車每年最多辦理進京通行證12次,每次辦理的進京通行證有效期最長為7天,這意味著為緩解北京的交通將採取更為嚴格的限制政策,目前一線城市當中都採取了一定的限制政策,隨著北京限行政策升級其他一線城市會不會也跟隨推出更嚴格的限制政策,這對於當下面臨發展難題的共享汽車顯然是一個重大利好。

一線城市共享汽車或迎來春天,不過困難依然太多

共享汽車在中國面臨的機會

中國的共享汽車興起的時間較晚,畢竟中國的汽車市場快速發展也是近20年時間,這並不奇怪。中國的共享汽車行業大約自2011年起開始發展,不過中國的共享汽車行業卻顯示出了後來居上的勢頭,據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在中國以外的市場運營的共享汽車為5萬輛左右,而到目前中國市場運營的共享汽車已達到10萬輛。

中國的共享汽車行業快速興起有其特殊性,中國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改革開放近四十年來中國快速推進城市化,大量人口湧入城市,截止2016年中國有13個城市的人口超過千萬,對比一下歐盟最大的城市--倫敦的人口也不過是800多萬,可見中國這些大型城市的人口集中度之高。

高度集中的人口,讓中國的城市出現了嚴重的交通擁堵問題,特別是在一線城市;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的百姓開始步入小康階段,私家車開始盛行,這加劇了城市的交通擁堵問題。正是因為這些情況,中國的共享經濟成為近幾年的投資熱點,網約車迅速崛起了滴滴這個巨無霸,共享單車行業迅速誕生了摩拜、ofo兩個巨頭,如今共享汽車開始受到用戶和資本的青睞。

共享汽車受到各方的關注也與這幾年中國興起的互聯網+有很大關係,互聯網正在快速改變中國人的生活,網約車、共享單車、移動支付、電商等無不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很大的便利,自然作為新興行業的共享汽車也開始受到各方的關注。特別是資本的加入成為這個行業快速發展的催化劑,從去年至今共享汽車行業獲得的融資筆數達到25筆,超過2016年之前的累計融資筆數,資本的支持讓共享汽車行業開始試圖複製其他互聯網行業的模式,那就是先佔領市場再考慮盈利。

中國龐大的共享汽車市場吸引了眾多創業者湧入,而資本的支持又加速了這個行業的發展,看起來共享汽車行業正迎來光明的未來,而北京即將新推出的外地車限行政策正為共享單車行業帶來新一輪的發展動力。

共享單車行業面臨的困難

相比起網約車的輕資產運營模式、共享單車的車輛成本較低來說,共享汽車行業可以說是重資產運營,需要投入巨量的資本,這就導致共享汽車企業的風險奇高,資本實力不足的投資機構不敢介入這個行業,這成為共享汽車行業發展緩慢的其中一個重要因素。

影響共享汽車行業發展的還有場地問題,共享單車佔用的空間有限,當前的共享單車企業普遍無需考慮車輛的停放問題,而共享汽車企業為了尋找合適的場地絞盡腦汁,尤其在停車位緊張的一線城市共享汽車企業尋找停車場地極為困難;在一線城市,停車位極為昂貴,這部分也是共享汽車企業所需要付出的一大筆成本。場地成為限制共享汽車發展的又一個因素。

共享汽車的場地問題給用戶帶來了較差的體驗,這正阻礙用戶使用共享汽車,而資本之所以青睞互聯網行業是因為它們迅速獲取的用戶增長,而獲取用戶困難將影響資本的投資熱情。

高昂的購車成本和運營成本,導致全球市場的共享汽車企業至今都尚未找到盈利的模式,而中國的共享汽車企業在獲得資本的投資後如今有不少共享汽車企業倒閉,這導致資本在熱潮過後正重新思考對共享汽車的投資,即使在一線城市持續推出限行政策之後,相信資本對共享汽車行業的投資也會趨於謹慎,如果未來資本熱情不再,共享汽車行業將迅速進入冷靜期,會出現更多的共享汽車企業倒閉現象。

總的來說,在一線城市的限行政策之下,共享汽車企業將獲得新的發展動力,不過對於這個行業來說它也面臨著各種困難,只能在發展中尋找到相應的解決辦法,或許未來的自動駕駛技術的成熟會解決這些問題,到那時候共享汽車才會真的紅火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