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中國軍除了五大主力,還有哪些令人影響深刻的部隊?

甲殼蟲1

方先覺帶領的第10軍在抗日戰爭中被稱為泰山軍,其戰力應該排在五大主力軍之上。



1944年6月22日至8月8日,湖南衡陽48天保衛戰衡陽會戰是八年抗戰中一個地區作戰時間最長、戰鬥最慘烈、敵我雙方傷亡最多,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一次城市爭奪戰,震驚中外,載入史冊。

在衡陽會戰發起前,薛嶽在蔣介石面前造謠汙衊方先覺,方一氣之下棄職待命。1944年5月末,蔣介石讓方先覺重新擔任第10軍軍長,對他說“我信任你,你只要堅守衡陽兩週,就算完成了任務。”


方先覺為了國家利益,以大局為重,不計前嫌,欣然接受任命,率第10軍開拔,從日軍手中奪回湖南重鎮常德後,馬不停蹄,急行軍趕到衡陽前線,充當守城主力部隊。抵達當日,方先覺就親臨前沿陣地,指揮部隊構築防禦工事。原第10軍軍長、時任第七集團軍副總指揮李玉堂私下對第三師師長周慶祥說“衡陽是兵家必爭之地,日本人必然傾全力奪城。我們無論武器還是兵力都不及日本人,衡陽守不了幾天。你不要進衡陽,要保存實力。”

方先覺日夜奔波,實地觀察地形,研究防禦重點地段。他認為東南方五桂嶺前面雖是開闊地,但山嶺險峻,易守難攻。應作為防禦重點。美國顧問賀克不同意,經方先覺耐心解釋,這位美國將軍終被說服,後來證實方的主張是正確的。方先覺為了鼓舞士氣,同時便於指揮戰鬥,將前敵指揮所設在距五桂嶺僅200米處。

戰鬥打響後,五桂嶺成為日軍進攻的重點目標。日軍飛機、大炮輪番轟擊,危在旦夕,方先覺毫不畏懼,指揮若定。他向全軍將士發佈三不打”指示“看不見不打,瞄不準不打,打不準不打,每一顆子彈都要日本鬼子的命!”一次,一顆炸彈落在指揮所內前方先覺的身邊,所幸沒有爆炸。軍參謀長建議: 太危險了! 前敵指揮所應後撤。方先覺把手一揮,大聲說:“不撤! 我與陣地共存亡!”他早將生死置之度外。

衡陽保衛戰,打得昏天黑地,驚天地,泣鬼神。這次進攻的是日本關東軍精銳部隊,兇悍無比。因久攻不下,兵力由數萬人增加到21萬人之多。最初揚言“三天攻下衡陽”,結果兩個機械化師團猛攻,動用一切重武器,搞地毯式轟炸,乃至施放催淚毒氣彈、糜爛毒氣彈,衡陽城卻在方先覺部隊的拼死抵抗下巋然不動。

40天過去了,日軍死傷上萬人,敵人窮兇極惡,又調來11萬軍隊,共計5個師團1個旅團投入攻擊。這時敵方兵力相當於我軍兵力的5倍。原先估計方先覺部隊守城至多7天,而現在已守了40天。蔣讚揚“了不起!”美軍顧問更是驚呼奇蹟! 世界軍事史上的奇蹟!”

1944年8月2日,日軍發起了第3次也是最後一次總攻,共投入11萬兵力。這時方先覺指揮的第10軍戰鬥兵員僅1200 多人,其他6000人皆為傷兵。佩帶天照皇大神宮”神符的敵酋橫山勇親自指揮,動用了100餘內輕重炮,朝我軍陣地傾瀉了4萬發 炮彈,陣地幾乎全部成為焦土。方先覺指揮工兵構築的張家山高地“丫”高地和被稱作X”高地的虎形巢等3個高地,使日軍吃足了苦頭,每攻佔一個山頭,都丟下無數屍體,傷亡枕藉,伏屍沒脛,壕溝旁血流成河。

衡陽一戰讓日本人迷惑了半個世紀,當年的日本老兵1994年訪問臺灣時,問方先覺部下“衡陽張家山、五桂嶺等高地為什麼那麼難攻?”退役的原第十軍老兵們付之一笑“你們去問方先覺將軍吧!

方先覺帶領的第10軍在衡陽保衛戰中讓日軍聞風喪膽。


文史經緯

我之前寫過一個五大主力的形成是一個過程:從三大主力到四大攻擊軍再到五大主力。裡面明確寫道五大主力是抗戰末期形成,抗戰結束後獲得認可的。也就是說很長時間裡國軍有其他優秀部隊也表現優秀。

我們來列舉一下:

中央軍

第一軍:出身最正,前身是黃埔教導團,後擴編為黨軍一師,在1925年8月和第2師(由教導4、5團編成)合併為國民革命軍第1軍,蔣介石任軍長。東征、北伐都立下赫赫戰功;在中原大戰、蘇區作戰,都有不錯的表現。抗戰期間,參加淞滬會戰,潢川作戰。之後駐防陝西。雖然因作戰有限,在諸軍中越來越淡化。但該軍出過多位上將,集團軍司令。

第八軍:雖然第八軍的番號一直有,但松山攻堅戰的第八軍到了1941年才成軍。1941年5月,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十一軍改編為第八軍。鄭洞國任軍長。1943年1月,何紹周接任軍長。2月,該軍由湖南開往貴州整訓。在1944年的滇西反攻中,該軍是攻擊主力,負責松山攻堅,前後攻擊多次,傷亡慘重,最終攻破松山,打破日軍的滇西防禦體系。《我的團長我的團》裡面的虞師就應該是該軍的一部分。

(竹內聯隊守德南天門就是遠征軍必須攻克的地方)

第十軍:泰山軍。抗戰時成軍,有豐富的作戰經驗,在三次長沙會戰中,該軍都擔任守衛長沙城的任務,在整個戰區的會戰中起砒柱中流作隊,三次都在十數萬日軍包圍之中,沉著應戰,力挫日軍鋒芒。在常德會戰時,給敵第3師團以重創。1944年6月-8月衡陽守衛戰,日軍前後三次總攻,耗時47天,傷亡慘重。在1年後的長沙受降,李玉堂將軍文日軍將軍日軍傷亡,回答在八萬。可見該軍戰鬥力。

第13軍:該軍成立時間也比較晚,成軍於長城抗戰。1933年夏,國民黨軍為加強長城沿線的抗戰力量,將第88、第89師合編組成第13軍,錢大鈞任軍長。1935年9月30日,湯恩伯正式任該軍軍長。13軍在抗戰初期參加南口作戰、太原會戰、臺兒莊戰役、蘭封會戰。之後長期駐防豫中,在1944年,豫中會戰失利。後調入貴州,參加雪峰山作戰、廣西反攻戰,重振雄風。

52軍:素有“國軍第六大主力”之稱,成立於1937年,基本戰力為第二師與第二十五師。抗日戰爭初期參與臺兒莊戰役、第一次長沙會戰等戰役,日軍進駐法屬越南,第五十二軍調防雲南南部,防止日軍攻擊滇南。是國軍最後推到臺灣唯一一支整建制的部隊。

71軍:成軍於抗戰。1937年7月,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國民黨軍隊進行整編時,以第87師擴編為第71軍。該軍組成後,先後參加了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等作戰。1938年5月初,該軍進行擴編,之後,參加了豫魯皖邊地區作戰和武漢會戰。武漢會戰結束後,第71軍隸屬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直轄整訓,下轄第36師、第87師、第88師。之後,長期駐紮四川,後又駐紮滇西,在滇西反攻戰中立下戰功。


地方軍

第四軍:北伐出身的部隊。北伐、內戰都立下大功。在第四次長沙會戰中,失敗被取消番號,軍長被槍決。告別歷史舞臺。

第七軍:桂系的核心部隊。有鋼七軍之稱。在北伐時期就立下赫赫戰功。龍潭戰役擊敗孫傳芳,保住了南京國府,之後討伐唐生智,寧漢合流。在抗戰中參加淞滬會戰、徐州會戰。後長期駐防大別山。抗戰後,軍長帶人率先進入南京,蔣很震怒。之後長期駐防與華中地區。

第三十五軍:傅作義的起家、看家部隊。參加過涿州、中原諸次大戰;抗戰前,百靈廟戰役打出國威;太原會戰時,死守太原五日;冬季反攻作戰,收復五原,擊斃日軍中將。是國軍中少有的在抗戰中對日軍進攻的部隊。

後來當過第一軍軍長的陶峙嶽、第71軍軍長的陳明仁、第35軍軍長的董其武,在1955年,都授予共和國上將軍銜。


一枚明粉

迷彩虎軍事為您回答。其實除了國軍“五大主力”之外,國民革命軍還有五支部隊戰力也是十分的強悍,這十支部隊被稱為國軍十大王牌軍。不過在1947年起的國共內戰中,國軍十大王牌軍多被消滅,各高級將領多被俘或戰死。今天虎哥就為大家介紹下國軍除了五大主力之外,其餘的戰力比較高的部隊。

第二軍:第二軍系國民革命軍北伐時期主力部隊之一,初於1925年8月由湘系譚延闓的“建國湘軍”改編而成,軍長為譚延闓。北伐開始後,先後參加了南昌、杭州、南京、徐州等地的戰鬥。後寧漢分裂,第二軍投入武漢國民政府麾下作戰。寧漢合流後,第二軍於1927年底縮編為第十八師。其後先於1930年底在第一次剿共戰爭中遭到紅軍毀滅性打擊,後又在淞滬會戰中敗於日軍之手,一蹶不振。1929年3月以黃埔系國民革命軍第一軍第九師為基礎,擴編成第二軍,先後投入蔣桂、蔣馮、中原大戰、抗日戰爭。蔣鼎文、李延年、王凌雲、陳克非等先後擔任該軍軍長。該軍兵員充足,全部為美械裝備,以善於攻擊馳名。

第七軍:第七軍號稱“鋼軍”,是桂系李宗仁、白崇禧的看家部隊,為桂軍中的主力。前期以國械、日械為主。後期部分部隊獲有美式裝備。擅長山地作戰,以近戰夜戰出名,戰鬥力相當強,戰術也很靈活,作戰勇悍,在北伐戰爭中戰功最大的部隊。在“賀勝橋戰役”及“龍潭戰役”分別大敗吳佩孚及孫傳芳的部隊,從此享譽全國,而有“廣西狼兵”之稱。在抗戰中先後參加淞滬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後長期駐守大別山地區。

整編二十五師:整編二十五師系從第二十五軍整編而成,實際兵力約三萬人,為日械中的精銳,是從戰火中打出的主力。能攻善守,將領兇悍。配備快速縱隊,火力強大、兇猛。黃百韜接任軍長後,該軍先後參加1939年冬季攻勢作戰、第二次長沙會戰、浙贛會戰和湘鄂贛邊區作戰、贛西追擊戰,是第三戰區的主力部隊。日本投降後,在蘇北與八路軍作戰。1946年第二十五軍按照整軍會議整編為整編第二十五師。

第八軍:第八軍是抗戰中表現優秀的部隊,徵緬遠征軍的主力之一,轄榮譽第一、第一零三、第一六六師,四萬餘人,為半美式裝備。軍部有榴炮營,師部有山炮營,團部有戰防炮連及迫擊炮排,每個戰鬥單位都配備火焰放射器,火力遠比其他部隊佳,戰鬥力強大。該軍在國共內戰中是國軍的機動生力軍,解放軍有“打垮七十三,拖死第八軍”的口號。1947年第八軍按照整軍會議整編為整編第八師。1948年改編恢復建軍,轄第四十二、一七零、二三七師。

第三十五軍:第三十五軍前身系華北軍第五十九軍,於1933年初長城抗日中,傅作義急率所部防守獨石口、鎮嶺口、懷柔一線,負責掩護長城一線國軍北翼,與日軍西義一師團激戰兩晝夜不退。歷經百戰,攻守兼備,尤其以“善守城”出名,在抗戰中多次痛擊日軍,是著名的抗日常勝軍。它的軍力介於中央軍與地方軍之間。

第五十二軍:第五十二軍號稱“國軍第六大主力”。前身為1933年長城抗戰中抵抗日軍侵犯的國民革命軍第十七軍,軍長是徐庭瑤,下轄第二師、第二十五師與第八十三師。52軍首任軍長是關麟徵。在抗日戰爭中,轉戰南北,先後參與臺兒莊會戰、長沙會戰、中越邊境防禦戰,並滇南擔任國境守備4年之久。因其善於長途奔襲,有“千里駒”之稱。抗戰勝利後到越南受降,駐軍越南,1945年冬,自越南海防海運到秦皇島,下轄第二師、第二十五師、第一百九十五師三個師。而第二師的師長即後來第五十二的軍長劉玉章。是國共內戰中國軍將領裡少數能對解放軍造成威脅的人。


迷彩虎軍事

現在抗日的部隊,很多人只知道五大主力,千里駒師,趙子龍師以及鋼七軍等等這些抗日正面戰場上的國民黨軍隊。

殊不知,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正是化整為零在敵後進行抗日的八路軍和新四軍。

拿出八路軍和新四軍的戰績,五大主力在內的國民黨軍隊全部都都要靠邊站!

抗日戰爭中,八路軍和新四軍的抗日根據地,總共殲滅日軍52.7萬,偽軍118.7萬,根據地土地面積100萬平方公里。不論是殲滅敵人還是收復失地,八路軍和新四軍始終都是抗日第一王牌!

代表性的介紹一下敵後抗日根據地的抗日戰績。

1,晉察冀根據地



八路軍115師一部由聶榮臻元帥帶領,3000人深入敵後建立根據地。八年時間,與日偽軍戰鬥6萬次,殲敵30萬。到抗戰結束,晉察冀軍隊發展到32萬人。

2,晉冀魯豫根據地。



八路軍129師劉伯承元帥率部在晉東南建立,這個根據地殲滅日偽軍共42萬人,我軍力量最終擴大到30萬人。

3,晉綏根據地。



八路軍120師賀龍元帥建立,這個根據地,在極其艱苦的環境下堅持抗戰,殲敵10萬人,隊伍擴大到了4.5萬。

其中《亮劍》李雲龍的故事,就出自晉綏根據地。

4,華中根據地。



這個根據地由八路軍和新四軍共同創建。八年抗戰,華中根據地共殲滅日偽軍31萬,新四軍一萬多人也發展到了21萬。

以上只是八路軍和新四軍建立的較大的根據地,還有大大小小的根據地,游擊隊很多很多。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日軍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即使美蘇不對日不開戰,日軍也必定最終被消滅!

八路軍和新四軍,以最差的裝備,主動呢到抗日最危險的地方去,主動面對數十倍的日偽軍,並且打出了人民的抗日軍隊,收復了我國領土。所以抗日第一王牌是八路軍,第二王牌是新四軍,五大主力只能拍第三到第七。


歷史知事

菸酒閣文章,五大主力外的國軍精銳部隊。抗戰勝利後,為適應軍事指揮需要,在1946年對陸軍進行整編,指揮系統依次為綏靖區-整編軍-整編師-整編旅建制,撤銷原戰區-集團軍-軍-師建制。在整編會議上,提出了五大主力的稱號,即國軍作戰力最強,裝備最為精良的五支部隊,分別為:孫立人新1軍、廖耀湘新6軍、邱清泉第5軍、 張靈甫整第74師,胡璉第18軍。當然很多作戰部隊對這個名單並不認可,認為還有一些軍級單位不弱於五大主力。


五大主力:新1軍軍長孫立人。

天下第1軍:第一軍是蔣介石和黃埔系起家的血本,號稱天下第一軍,也是胡宗南的絕對主力。抗戰開始的時候該軍下轄第1師、第78師,軍長鬍宗南。歷任師長李鐵軍、陶峙嶽、丁德隆、韓錫侯、張卓、羅列繼任。該軍為抗戰期間4個攻擊軍之一,裝備訓練都很好,在抗戰期間除初期參加過淞滬會戰、南京會戰和武漢會戰及末期參加對日作戰,其餘時間都針對延安無所事事,白白浪費了1支精銳。


第7軍軍長、第3兵團司令官張淦。

桂系張淦第7軍,號稱鋼軍:第7軍是桂系起家部隊,首任軍長李宗仁,號稱鋼7軍。穿草鞋大短褲,極擅長山地作戰,翻山越嶺能力很強,作戰靈活兇猛,也是在大陸最後一個被消滅的王牌。中將軍長張淦,非常迷信羅盤和卜卦,每逢行軍打仗都要算上一卦,白崇禧稱其為羅盤,後張淦升任第3兵團司令官(轄第7軍、第48軍),在湖南青樹坪讓4野吃虧不小。隨即被林彪、陳賡合力包抄,在衡寶戰役擊敗張淦,第3兵團退往博白被殲滅。


第8軍軍長、13兵團司令官李彌。

李彌第8軍:1941年5月,國軍新編11軍改編為第8軍,首任軍長鄭洞國,繼任軍長何紹周、李彌。其中李彌任期最長,在第8軍基礎上擴編出第9軍、第39軍,得以任13兵團司令官後(轄第8軍、第9軍、第39軍),周開成繼任軍長。第8軍全美械裝備,戰力強大,一直在華東戰場作為主力作戰,華野有句口號:打垮73、拖垮第8軍。淮海作戰中,華野普遍認為第8軍作戰能力強於第5軍。華野在圍殲黃百韜兵團中損失不小,以致粟裕對圍殲戰鬥力更強的第8軍產生擔憂。徐州集團被困陳官莊後,第8軍抵抗到49年1月10日被殲滅,李彌隻身逃出。



18軍長鬍璉一手組建新第10軍。

覃道善第10軍:第10軍抗戰中英勇作戰,擅長防守,號稱泰山軍,李玉堂守長沙、方先覺守衡陽都顯示了第10軍作戰能力。方先覺投降後,第10軍編為偽軍,抗戰後被編為整編3師,在定陶被全殲。由胡璉從18軍分出軍官和部隊重新組建第10軍,全軍美械裝備,軍長覃道善,所以第10軍可以看做18軍的姊妹軍,戰力強大。12兵團組建後,轄第10、14、18、85軍,黃維出任兵團司令。淮海戰役中,第10軍應變迅速、作戰迅猛,首先與18軍在雙堆集建立防線,併成為雙堆集守軍主力。



第13軍軍長石覺。

石覺第13軍:1933年,88師、89師組建成第13軍,屬於中央軍嫡系,軍長錢大鈞,歷任軍長湯恩伯、鮑剛、張軫、王仲廉、張雪中、石覺、駱振紹。抗戰勝利後,石覺率全美械的13軍從海路運往秦皇島,歸東北保安司令杜聿明指揮,充當進攻東北的先鋒,攻克山海關、錦州,佔領承德、熱河。1948年13軍歸屬華北剿總建制,石覺升任第9兵團司令官,駱振邵接任軍長,並將部隊擴編為5個軍,北平和平解放後,該軍高級軍官乘飛機離開,部隊改編為人民解放軍。



第25軍軍長、第7兵團司令官黃百韜。

黃百韜第25軍:黃百韜出身雜牌,沒有上過軍校,不屬於任何派系,是唯一一個靠戰功晉升兵團司令官的雜牌將領,其25軍號稱雜牌軍中的王牌軍。黃百韜善於練軍,第25軍原由東北軍、川軍組成,戰力紀律堪憂,經黃百韜訓練後不僅軍紀嚴明,而且是國軍中罕見的擅長近戰、夜戰的部隊。1947年第25軍作為第1兵團主力掃蕩蘇北,調走後第1兵團再無戰績,在豫東戰役,黃百韜以兵團司令官之尊,手持衝鋒槍帶頭衝鋒。淮海戰役前全軍換裝美械,由於劉峙臨陣亂命,黃百韜措施撤退時機,被圍在碾莊,堅守14天后全軍覆沒,黃百韜自殺身亡。



郭景雲第35軍:第35軍是傅作義的嫡系王牌起家部隊,戰鬥力強大,在綏遠打敗日蒙聯軍,並擔任太原守衛任務。抗戰後傅作義擔任華北剿總司令,郭景雲接任軍長,並改編為摩托化軍,是華北戰場的主力。毛澤東認為平津戰役的關鍵,就是打掉第35軍,責令各部圍殲35軍。郭景雲自恃戰鬥力強大、速度快,又與友軍104軍不睦,錯誤判斷形式,錯過撤退良機,35軍2個師被華北野戰軍9萬多人圍殲於新保安,郭景雲開槍自殺。35軍被消滅,最終促使傅作義選擇起義道路。

劉玉章第52軍:1937年,在陸軍軍官學校6個教導團基礎上成立第52軍(號稱國軍第6大主力),首任軍長是大名鼎鼎的關麟徵,52軍作戰勇猛,擅長長途奔襲,是著名的飛毛腿軍,行軍速度沒有一支部隊能比肩,在抗日戰場屢立奇功。1946年,第52軍登陸秦皇島,與第13軍一起進攻東北民主聯軍。1948年4月劉玉章接任軍長後,負責守衛東北海上門戶營口,是遼瀋戰役唯一逃脫的國軍部隊,後劃歸李延年兵團指揮,在上海戰役中,劉玉章再次率軍全身而退,成為臺灣國軍僅存的王牌軍。




劉震湘第64軍:第64軍是粵系部隊,前身是粵軍第八路軍一部,該軍歷練成長於抗戰中、戰績不俗,內戰時一度是華東戰場國軍救火隊,哪裡吃緊去哪裡。在山東整64師與黃百韜整25師是進攻主力,粟裕吃虧不少。南麻戰役中,整64師作戰積極,炮兵步兵配合默契,其後又在臨朐打的出色,華野認為其戰力不在25師之下。所以日後把64軍編入黃百韜第7兵團,劉震湘心裡不服,以致淮海戰役到碾莊後,傲氣的劉震湘提出不走了,要和華野打一打。主力軍如此一說,黃百韜只好同意,結果64軍雖然很猛,給華野重大傷亡,13天后也是全軍覆沒。



陳明仁第71軍:1937年9月12日以第87師編成,軍長為王敬久,該軍編成後隸屬第九集團軍參加淞滬會戰。歷任軍長宋希濂、陳瑞河、鍾彬,1944年底副軍長陳明仁代理軍長,1945年6月實 任。71軍最著名的戰役為血戰四平,陳明仁撒豆成兵,硬頂林彪大軍圍攻,守住四平,成為城市巷戰經典。後陳明仁遭陳誠排擠離開71軍,被林彪消滅。


菸酒閣大學士

抗日戰爭的主角不僅僅是中央軍,除了中央軍,地方軍的貢獻同樣巨大,今天我要介紹的就是雲南的滇軍第60軍。

滇軍的前身為清末雲南編練的新軍第十九鎮,該鎮參加了雲南的“重九起義”,成為了推翻清朝統治的掘墓人。雲南辛亥革命之後,雲南陸軍第十九鎮改名為滇軍,1915年這支軍隊在蔡鍔的率領下,參加了反對袁世凱稱帝的“護國戰爭”。抗戰爆發後,為了抵禦外侮,時任雲南省主席的龍雲將滇軍合編為第60軍,由盧漢任軍長。

60軍合編完成後,立馬被調往南京參加了南京保衛戰。1938年,該軍又被調至魯南,參加了徐州會戰。第60軍的武器裝備購自法國,加之繼承了雲南新軍的傳統,是一支頗有戰鬥力的軍隊。在臺兒莊戰役中,第60軍以禹王山為中心,堅持了20多天的陣地戰,粉碎了日軍的多次進攻,給了日軍沉重打擊。因此,臺兒莊能取得勝利。滇軍第60軍功不可沒。之後。60軍又參加了武漢會戰、南昌會戰、第一次長沙會戰、1939年冬季攻勢、滇南邊境保衛戰、第二次長沙會戰。

最後推薦一部電視劇《煉刀》,這部電視劇主要講滇軍抗戰的故事,值得一看。


歷史軍魂

國軍給我們的印象一直是一支作戰能力不怎麼強的部隊,其實真實情況並不是這樣,尤其是抗戰中的國軍在國仇家恨面前更是爆發出了驚人的戰鬥力,其中尤以國軍五大主力為最,但除了五大主力,國軍裡面還有很多能打的部隊。


比如獨立第95師,新22師”,第四十八軍,第一快速縱隊,此外還有“鋼軍”—-桂系主力第7軍,“鐵軍”—-第4軍,“銅軍”—-粵軍第64軍等等,這些都是在抗戰中用實打實的戰績打出來的部隊,他們的實力可以說是一點不弱於五大主力。

但我今天想說的這支部隊不是這其中的任何一支,而是籍籍無名的一支川軍部隊,他們沒有外號,也沒有掌聲,更沒有鮮花,但他們把自己的鮮血灑在了中國的土地上,這支部隊就是川軍第122師,這個師的師長是王銘章。


臺兒莊戰役爆發,122師奉命駐守滕縣,他們面對的將是日軍主力師團板垣師團。這場保衛戰爆發以後,日軍就以優勢火力轟炸川軍陣地,川軍死傷無數,當時師長王銘章打電話給李宗仁“給川軍留個種吧”,李宗仁因為對日軍的包圍馬上就要完成,沒有同意王銘章的請求。

退無所退,只能一戰!

日軍用重炮飛機轟炸開滕縣城牆以後,王銘章親自指揮部隊巷戰,不幸被機槍射中,當場身亡。王銘章殉國以後,122師官兵逐步抵抗,戰鬥到最後一人,傷兵們不願意做俘虜用手榴彈和敵人同歸於盡。滕縣一戰,122師5000餘人基本上全部陣亡,川軍最後也沒能留下種。


滕縣保衛戰是抗日戰爭中唯一一次“以少戰多以弱戰強”的戰役,也是抗日戰爭中最慘烈最悲壯的戰役,是川軍122師用全師5000餘名官兵用自己的血肉之身軀譜寫的英雄讚歌。我承認拿這支部隊不要說五大主力可能連上面所說的幾支部隊都打不過,但那又怎樣,他們打出了中國軍人的氣概,打出了中國不亡的聲音!!!

奮戰守孤城,視死如歸,是革命軍人本色;決心殲強敵,以身殉國,為中華民族增光。這是毛主席寫給王銘章的輓聯,我想這是對忠魂最好的告慰了。



一樹梅花一放翁

中國軍隊堪稱王牌主力的是張靈甫的74師,陳誠,胡璉的十八軍,整十一師,孫立人的新一軍,廖耀湘的新六軍,杜聿明的第五軍,和中共的十八集團軍。除此之外,象陳明仁的71軍,桂系的第7軍,傅作義指揮的35軍都是王牌主力部,還有一個52軍。

共的十八集團軍在抗戰也建了不朽的功勳,著名戰鬥有,平型關伏擊,雁門關戰鬥,夜襲陽明堡機場,神頭嶺伏擊,七庚村戰鬥等等一系列伏擊戰,阻擊戰。還有41年的百團大戰,42年的反秋季大掃蕩,反日軍9路圍攻等。

國軍在抗戰時確為反侵略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建立了功勳,人民永不會忘記,但他們處在了一個反動腐朽的國民政府之下,註定了最終悲劇的結局。抗戰勝利,本應修養生息,戰後重建,國共合作,建設一個真正民主的共和國。但老蔣的政黨不允許異黨存再,要解散共產黨而不惜將槍口對準自己的同胞,發動內戰,將劫後餘生的國民又拖入戰亂中,

三年內戰從蔣的失敗而告終,國民黨,國府逃臺,曾經英勇的國軍晚節不保,失去了往昔的光輝,前面說的各主力王牌,張的74師在孟良固覆滅,十八軍,整11師在淮海被殲,新一軍,新六軍在遼瀋覆末,35軍在平津戰役前段於新保安被殲,桂系鋼7軍在衡寶戰役被殲於湖南西部,而陳明仁的71軍大部隨國軍一兵團在湖南起義,倒向了人民。只有一個52軍堯幸逃脫,逃去了臺灣,成了國軍後來唯一的老牌主力,後該部整編成臺軍第一軍團,駐防澎湖地區。


wany135273742

第一、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第18集團軍、新編第4軍,即八路軍、新四軍,在華北華東各大戰場開展以面帶點的戰略性大會戰,牽制了數以十萬計的日軍和百萬計的偽軍!

第二、第19路軍

最早與日軍交戰的部隊,1932年在上海閘北與日本海陸軍大戰兩個多月,斃傷其數千人,迫使其三次更換指揮官。

第三、第29軍

原屬西北軍序列,

1933年3月到5月參加長城抗戰,扼守喜峰口、羅文峪,是參戰各部中裝備最差的一個,卻又是殲敵最多的(斃傷日軍5000人),尤其以大刀隊打出了軍威,令日寇膽寒。後來29軍駐防北平,因為國民政府對抗日問題舉棋不定,因而在平津抗戰中打的極為被動。七七事變後,29軍擴編為第1集團軍,所轄的4個師擴編為4個軍,其中的59軍在軍長張自忠率領下參加徐州會戰、武漢會戰,殲滅日軍無數,立下赫赫戰功!

第四、第35軍

原屬晉綏軍序列,

軍長傅作義,1936年10月在綏遠抗戰中痛殲日偽軍,取得百靈廟大捷。全面抗戰爆發後,傅作義率35軍參加太原會戰,作為預備隊。在太原城防保衛戰中死戰不退,斃傷日軍無數,為掩護主力部隊撤離贏得了時間。

第五、第2集團軍

原屬西北軍序列,轄滇軍第60軍、川軍第122師,

總司令孫連仲,1938年在藤縣和臺兒莊,背靠運河與日軍精銳第10師團死戰不退,將其完全拖住,為主力部隊圍殲日軍爭取到寶貴時間。

第六、第52軍

屬中央軍序列,號稱國軍第六大主力。

1937年8月組建參加平漢路北段作戰,以後又相繼參加徐州會戰、武漢會戰、長沙會戰,斬殺日軍無數。

暫時想到這麼多


20世紀戰史大揭秘


民國的戰狼們

納粹衝鋒隊王牌上校教官勃羅姆,南京丹霞山訓練蔣介石總統8000人衛隊,用特種部隊的標準,不怕死的精神,極端環境下自我生存能力和綜合進攻能力,從憲兵旅長易安華外,其餘官兵一律同仁,進行訓練淘汰留用。

蔣介石的總統衛隊是百萬軍中遴選的出類拔萃的佼佼者,每個人都身懷絕技,只不過是缺乏國際先進戰術能力訓練,經過波羅姆魔鬼訓練,8000人被砍掉了一半剩下4000人組成了精銳憲兵部隊,成為了蔣介石手中秘密部隊。


抗戰爆發之後,華北五省自治,日本軍隊從陸上和海上包圍了華東江蘇及浙江,國民政府遷居重慶,唐生智被任命為南京守備總司令負責斷後任務,與10萬國軍一起留下的還有易安華的4000人精銳憲兵部隊,但是蔣介石對憲兵部隊留有命令:憲兵部隊,沒有他的手令,任何人不得調用。

日軍聚集海陸空部隊猛攻南京,唐生智手頭部隊都被派到了前線且損失嚴重,最嚴重的時候張治中的軍部警衛連都頂上去了。唐生智想到了這支部隊,於是給易安華打電話,央求黨國的精銳特種部隊支援,不過沒有委員長的手令易安華不敢出兵。



中華多慷慨悲歌之士

憲兵部隊的營長楊峰主動請纓,私下扛下了所有責任,易安華同意他帶領800壯士奔赴雨花臺前線接訪。楊峰面對的是日本甲種兵團梅村師團擁有2萬人,並且有裝甲車輛和空軍掩護,楊峰部隊每個人要負責守衛800米的防線,對付40名日軍。憲兵部隊配備的是德軍衝鋒槍和手雷,日軍步兵的三八大蓋就成了燒火棍,經過一天整天的激戰,日軍扔下了2000具屍體在中國憲兵防線前。楊峰發起了衝鋒,與日軍展開了白刃戰,憲兵們刀法嫻熟,手起刀落,如切瓜剁菜,日軍梅村師團長被砍傷,憲兵們奪回了蔣委員長祖傳的寶刀(蔣介石在東京士官學校留學期間與同學梅村比武,輸了自己寶刀。)。

我在設想如果易安華4000人出動,有可能殲滅梅村整個師團,那麼按照楊峰與梅村戰場損失比例:1:40計算,日軍至少要損失16萬人才能搞定這支部隊,國軍陸續增援120個師作配合得力的話,很有可能擊潰日軍南下戰略,將雙方進入戰略對峙的防線拉回到山海關附近。當然歷史是不能假設的,蔣委員長得到了家傳寶刀奪回消息不甚欣慰,但是當他得知自己王牌部隊上了前線,又大為光火問候了唐生智和易安華的母親。

日軍司令部偵察到憲兵部隊駐紮地後,出動了轟炸機乘著夜色出動了,4000國家精銳國防力量在睡夢中灰飛煙滅。唐生智不敢上報,憋了好久終於硬著頭皮上報了委員長,最後免不了耳提面命的被問候了父母。蔣介石做夢也沒想到,自己的特種部隊還沒有使用就消失了,痛哭流涕,悲憤不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