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駐東盟大使會念“三字經”!

這位駐東盟大使會念“三字經”!

問:當前中國-東盟關係發展勢頭良好,元首外交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來習近平主席對一些東盟國家進行國事訪問。對於習主席親力親為開展元首外交,展現的大國領袖風範和人格魅力,東盟方有怎樣的積極評價?

習主席高瞻遠矚地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理念已寫入中共十九大報告和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成為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根本遵循。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努力始於周邊,東盟是優先方向。去年8月,習主席就東盟成立50週年向東盟方致賀電,強調中國願繼續秉持親誠惠容理念,以2018年中國-東盟建立戰略伙伴關係15週年為契機,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使之成為亞洲命運共同體的典範。去年11月,習主席出席了APEC領導人與東盟領導人對話會,為中國—東盟關係發展進一步提出殷切期待。習主席為中國—東盟關係發展做出戰略設計,相關理念為雙方關係未來發展指出了一條康莊大道。

習主席對中國—東盟關係發展的引領作用,得到東盟方面的高度讚賞和積極響應。習主席本人的領袖風範和人格魅力,更是使許多東盟國家領導人都成為了中國的好朋友。東盟方很多朋友說,習主席對地區及國際形勢有著清醒深刻的認識,是一位具有強烈歷史擔當的大國領導人。在習主席的帶領下,中國愈發成為本地區和平與發展的穩定性力量,東盟—中國關係已成為本地區最強勁、最具活力的夥伴關係之一,相信定會迎來更加美好和廣闊的未來。

問:今年是中國-東盟戰略伙伴關係15週年,15年的成就與經驗,對新時期中國-東盟關係有何啟迪?

一是堅持真誠相待、相互信任。我們始終秉持“相互尊重、協商一致、照顧各方舒適度”等符合地區實際的“亞洲方式”,不斷密切高層往來,加強政策溝通,積累戰略互信。這種互信為雙方戰略伙伴關係打下了良好基礎。

二是堅持睦鄰友好、同舟共濟。我們都信奉和而不同的傳統價值觀,都奉行開放包容原則,堅持睦鄰友好理念。面對困難時,我們不是以鄰為壑,而是秉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理念,相互扶持,共渡難關,做唇齒相依、守望相助的好鄰居、好夥伴。

三是堅持聚焦發展、互利合作。我們都堅持以發展為中心任務,通過合作服務和促進各自發展,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緊密利益交融格局。

四是堅持維護穩定、妥處分歧。

雙方都深知穩定是發展的前提,共同致力於維護地區和平穩定。我們都主張通過對話協商妥善解決分歧,在此基礎上致力於制定共同的地區規則,完善開放包容的地區安全架構,使中國—東盟關係成為維護地區和平穩定的壓艙石。

“四個堅持”是我們從過去15年發展歷程總結出的寶貴經驗,對打造新時代中國—東盟戰略伙伴升級版具有重要的啟迪意義。習近平主席提出,要打造更高水平的中國—東盟戰略伙伴關係,邁向更加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去年11月,李克強總理與東盟領導人就制定“中國—東盟戰略伙伴關係2030年願景”達成重要共識。當前,中國和東盟國家正在按照雙方領導人的指引,加緊為中國—東盟關係未來中長期發展規劃新藍圖。我相信,只要雙方秉持“四個堅持”理念,堅持正確的發展方向,不斷深化戰略互信,加強睦鄰友好,對接發展戰略,密切人文交流,共同推進地區一體化進程,新時期的中國—東盟關係就一定能夠實現更大的互利共贏效應,越來越具有實質性和先進性內涵,愈發凸顯地區性和全球性意義。

問:您認為中國和東盟地區應如何更好合作推進“一帶一路”建設?

同時,正如習主席不久前在博鰲亞洲論壇年會發言時所講,“一帶一路”建設是全新的事物,在合作中有些不同意見是完全正常的。這就需要我們在共建“一帶一路”過程中注意加強與各方的溝通協調,對沿線國家和民眾進行更好的增信釋疑。我認為,相關工作需要著重做好以下幾點:

一要“沉下去”。就是要注重做好民生工作,開展“一帶一路”項目時,要切實做到互利共贏,從設計到實施,都要綜合考慮如何更好地惠及當地民生,使相關項目真正做到既有利於沿線國家建設,也能惠及當地普通百姓,讓草根階層也能從中收穫實利,真心誠意歡迎“一帶一路”。

二要“融進去”。就是要做好本土化工作,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中,不但資金、技術、人員要“走出去”,也要注重更深融入當地的社會、文化與生活,與沿線本土合作對象積極探索協作式、融合式發展,提升合作的開放性與包容性,從而促進“民心相通”,確保行穩致遠。

三要“揚起來”。

就是要講好“中國故事”,講好“一帶一路的故事”。要激濁揚清,深入挖掘“一帶一路”的共商共建共享內涵,充分展示“一帶一路”給當地經濟社會帶來的綜合效益,同時及時澄清不實傳言。開展相關工作時,注意換位思考,多從對方角度考慮問題,不光要把好事做好,還要把好事講好,讓好事真正深入人心。

問:中國正在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兩個構建”概括了中國外交今後努力的總目標。東盟方面對於中國的“兩個構建”有怎樣的評價?

答: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兩個構建”為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提出了總體目標,指明瞭大方向。

“兩個構建”理念與東盟方維護地區和平穩定和推動區域一體化的追求相融相通。構建新型國際關係,就是要走出一條國與國交往的新路,其核心內涵強調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和合作共贏。東盟和中國一樣,都致力於探索並堅持符合自身特點的發展道路,致力於內部加強團結、外部化解紛爭,推動本地區實現和平、穩定、合作與繁榮。半個世紀以來,東盟奉行獨立自主、中立和不結盟的外交政策,其引以為傲的“東盟方式”強調各方平等相待、互相尊重、協商一致、照顧彼此舒適度,這都與中國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係的理念異曲同工。東盟秘書長林玉輝就表示,中國是維護本地區穩定、促進共同發展與繁榮的重要力量,東盟讚賞中國致力於走和平發展之路,中國繁榮發展,東盟就會從中受益。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就是要推動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2013年10月,習主席訪問印尼時提出攜手建設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的倡議,此後又多次提出要構建更加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中國踐行講信修睦、親誠惠容周邊外交理念,致力於建設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這就是我們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區域性實踐,東盟可以成為相關努力的示範田。去年11月習主席訪問越南時,越共中央總書記阮富仲表示,越方歡迎習主席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主張,這體現了中國的全球視野和大國擔當。上述講話生動體現了東盟國家對“兩個構建”的客觀評價與普遍心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