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常年虧損交易員的3千字血淚教訓:為什麼賺錢的人總是那麼少

這個市場中絕大部分人命中註定會永久性陷入迷茫,尋求各種手法、秘籍但終不能成功,有些方法別人就是能用,為什麼我學了卻不能用,甚至會死?這裡先說一段歷史故事。

1861年,第二次鴉片戰爭直接打下北京。皇帝出逃。清廷真正被震動了。當六王爺從熱河返回,他揹負的主要使命之一,就是向洋人“購買”這種威力強大的武器。洋人有二個,英國人和法國人。

六王爺心懷忐忑,不知道能哄能騙,六百萬兩白銀可以買3000把槍否。誰知道洋人一開口,還沒等英國人法國人互相競爭。奕欣立刻聽到了回覆;“洋人不僅肯出售武器,而且肯出售武器的製作方法”。六王爺不禁大喜過望。但奕欣拿到了大炮圖紙,攤開一看,不禁皺起了眉頭。大炮其實很簡單,就是一個圓筒形,塞入火藥炮彈,就可以發射。真正的難題,是鋼產量。一門大炮上千公斤,現代戰爭動輒幾百門,幾千門大炮。清廷上哪找這麼多純鋼去。而且因為大炮的膛壓非常高,這都要優質高爐的百鍊精鋼,不是鄉村裡的鐵匠鋪。鴉片戰爭表面上是熱武器對於冷武器的勝利。而實質上是鋼產量的勝利。奕欣雖然拿到了圖紙,可是他無法制造。因為他沒有那麼多鋼鐵。中國真正的工業革命,從1861年開始。如果你看看李鴻章當時的奏章,“唯今百計,首在鐵”。奕欣的重中之重,首先要造漢陽鐵廠。但是,鍊鋼需要用煤,所以還需要開平煤礦。從煤礦到鋼廠,需要運輸,於是有了津浦鐵路。等到鋼煉出來了,需要製造成槍炮。這才有了江南製造總局。在上海。以上就構成了“洋務運動”的主體框架。

看到這段歷史,我相信有靈性的人會有感悟,再仔細深入思考,或許還會感到恐懼。因為即使滿清大力推行洋務運動,洋務運動最後還是失敗的。直到八國聯軍之後,清政府實在忍無可忍,在全國興建了鋼鐵業。普及“新軍”。——然後武漢新軍譁變——再然後清政府滅亡。對!滅亡了!

現在對照著看交易歷史來看,很多人看到大神們的方法好賺錢啊(他們的武器先進),然後我也要學,學來了他們的方法(前提是有人願意給你看真正的武器圖紙),然後你會發現就是你得到了圖紙,你也根本造不出武器。因為你和別人的交易思維,交易框架根本不在一個維度上(一個農業化國家永遠都不會製造出工業化的武器)

所以你會發現真正正確的道路是從零開始先進行工業化,先去找鐵礦、找煤礦、修鐵路、開工廠,然後你就滅亡了。(當你從全方位完成知識、人性、心理、手法的積累,徹底滅亡了舊的交易體系、思維,你才上路,對!才上路。假設1861年是工業化的開始,中國基本完成工業化是在建國後。所以交易體系的建立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實際上以上一段話解釋了:為啥交易技術反而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重要。正真的財富是:交易體系,交易體系的建立是完全個性化的。正如每個國家工業化的過程都不一樣,每個人的體系也都不一樣。

所以結論開始了,在市場中死的N個情況:

1、首先大多數人根本沒意識到你的競爭者是何等的可怕,已經武裝牙齒。而你連武器長什麼樣都見不到。

2、你見到了武器,但你根本找不到真實的武器圖紙。

3、萬幸,你見到真實的圖紙,你發現有圖紙依然造不出武器,因為你是落後的農業化國家,你要迅速的進行工業化歷程。

4、萬幸你度過了各種天災人禍,活了下來,你會發現工業化路徑千差萬別。最後需要你一步一步自己走。

5、實際上就算你千辛萬苦完成了工業化,你會發現之後還有選擇路徑的區別。選錯了,還是會死。

所以看到這裡,應該能得出一個結論:對絕大多數人而言,終其一生都無法建立起一個行之有效,符合自己實際的交易體系。

真正的財富是什麼?是體系。一個正確的體系面對沒有體系的競爭才是真正的降維打擊。

交易體系的構建,是個異常複雜的工作。它需要一個投資者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思考、不斷的積累經驗。許多人都死在這三個“不斷”之中了。因為這個階段需要不斷投入精力、金錢來支撐的。

更可怕的是,投入了之後還看不到回報,不知道這樣的煎熬的盡頭在哪裡。這個階段可能需要六年到八年。當然這是指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投資者的成長時間。放眼我們身邊,許多股票交易者虧了十幾年之後依然是個虧貨,因為他根本就意識不到這方面的問題。炒股炒了十幾年依然是最打聽消息,看股評買股的階段。這種人不在我們的討論範圍之內。

總之,經過這個時間段之後你才能體會到構建體系的重要並且開始嘗試著構建交易體系。

我想,好多進入交易這行的投機者的職業生涯,都是從聽消息交易開始的。慢慢的開始學習技術分析。可是慢慢的,發現學這些東西時候熱血沸騰,似乎已經找到了制勝的法寶,可是到了實際交易的時候還是會按聽消息、憑感覺來交易。

這時候你會發現是因為心理的因素導致你沒有按技術指標來的,所以你可能會找些靈脩、禪學之類的書來學習,以期克服掉心態上的毛病,擔此時的交易還是沒有起色,即使你按這些技術來交易,可是這些技術有時候靈有時候不靈。

這時候,大部分人會陷入苦悶之中,其中一部分的交易生涯到此結束。另外一小部分人知道自己一定還有什麼地方沒有做到。在經過不斷的求索之後,終於發現:原來技術本來就是有時候靈有時候不靈的,這和最終的交易成功並沒有必然的聯繫。

交易本就是個概率的問題,只要賺的時候賺得多,虧的時候虧得少一樣是可以成功的。理解到這一層之後,開始坦然接受交易中的虧損,賬戶權益也開始不斷增長。這時候又有一部分交易員開始自滿,以為終於找到了交易的聖盃。然而迎接他的是一次巨幅虧損,把以前賺的錢全部虧進去不算,把本金也折了大半,其中一部分的交易生涯到此結束。

一個成功的投資者,大概就是這麼樣,從學技術-學心態-學策略-學風控這麼一步步走過來的。當然這不是一個先後順序的問題,而是一個各方面互相糅合的過程。

所以,我以為,一個完整的交易體系,至少是由下面幾個方面構成的:

1, 交易技術。用來研判市場。

2, 心態。用來執行你的交易,關鍵時刻不手軟。

3, 策略。用來計劃你的交易。

4, 資金管理。用來做風險控制。

這四個方面互相支撐,缺一不可,少一個都無法帶你到達成功的彼岸。它們的關係可以用下圖來表示。

一位常年虧損交易員的3千字血淚教訓:為什麼賺錢的人總是那麼少

交易體系就是這麼一個三稜錐,缺了任何一個頂點,都不能稱之為一個體系。

下面是這幾個部分的更詳盡的關係:

一位常年虧損交易員的3千字血淚教訓:為什麼賺錢的人總是那麼少

下面再簡單做一些解釋,我覺得在交易體系中,交易技術是最核心的東西。技術提供了行情分析框架,用來研判行情;同時技術也形成了一套交易規則,用規則來進行交易。同時,一個交易員有了技術之後,心態自然也就會好了,因為你知道這是個行之有效的技術,離開了技術空談心態,只是無本之木罷了。

其次重要的是資金管理,它和技術共同形成交易規則,來控制加減倉位來控制風險。

心態和策略是技術和資金管理的衍生產物。因為好的資金管理也是形成好心態的基礎。總之,藝高才能人膽大。這個藝正是由技術和資金管理構成的。


MACD指標

一、MACD指標基礎知識

1、MACD與均線的關係

MACD屬於趨勢指標,是由均線變化而來的。MACD在應用上應先行計算出快速(一般選12日)移動平均值與慢速(一般選26日)移動平均值。以這兩個數值作為測量兩者(快速與慢速線)間的“差離值”依據。所謂“差離值”(DIF),即12日EMA數值減去26日EMA數值。

一般系統自帶的MACD指標源碼是這樣的,參數為short12、long26、mid9

一位常年虧損交易員的3千字血淚教訓:為什麼賺錢的人總是那麼少

2、MACD組成

MACD指標由diff線、dea線、MACD紅綠柱線和零軸這三線一軸組成。交易者主要是觀察這三線一軸的交叉、背離、突破、支撐線、壓力線等形態的變化來進行操作。

一位常年虧損交易員的3千字血淚教訓:為什麼賺錢的人總是那麼少

二、MACD背離:

背馳是MACD戰法最核心內容,實戰中所有的工作都必須圍繞背馳來進行,我們先來看一下背離的含義:

股票價格創新高、新低,而macd指標DIF不創新高、新低,同時macd後一段所形成的面積小於前一段,這兩個同時滿足就是標準的背離,只滿足一個也背離也成立。

1、頂背離:股價創新高,MACD指標走低,賣出信號

一位常年虧損交易員的3千字血淚教訓:為什麼賺錢的人總是那麼少

如上圖所示,探路者前期震盪上升,整體漲幅不小。2012年8月14日該股突破前高,看似新一輪拉昇的開始。不過此處的突破有一個重大隱患,那就是股價創出新高,MACD指標值卻遠低於前波峰值,呈現出明顯的背離,背離說明拉昇動能不足,很可能是假突破,意味著後市不久將反轉下跌。因此出現背離時要謹慎,千萬別追高,持股者甚至需要逢高減倉。該股此後果然反轉下行,階段性頭部形成,頂背離產生了巨大的威力。

底背離:股價創新低,MACD指標走高,買入信號

底背弛三大常性 :

一、事不過三。在大跌行情中,底背弛低點後連續出現2次順次的背弛時,基本可以確定下跌行情已快結束。但此時往往由於空頭力量的頑強而向下假突破,指標也隨其突破,雖然有可能打穿前兩次背弛的底部,也即相對前兩次沒有形成背弛,但其和最初的背弛原點仍是形成了背弛,而且是第三次背弛,操作上反而可大膽反手操作抄底。三背弛後的反轉行情幅度往往較大且安全性高,其中暴漲後期需要連續的大量支持。

二、對稱原理。在股市中,對稱原理的存在面很廣,MACD背弛也不例外。一般而言,出現底背弛尤其是多次背弛之後的行情見頂多以成交或者股價頂背弛結束。因為底背弛代表能量的過分集中,在反彈行情展開後壓抑的能量容易產生報復行情,而強大的慣性作用也就往往容易造成頂背弛。

三、形態分析。MACD屬於趨勢性指標,而傳統形態分析中絕大部分也都是根據趨勢理論逐步總結出來的,故此從原理上看兩者有較大的共通性,這也決定了MACD底背弛也可用一般的形態理論進行分析,如頭肩底、雙底、三底、圓弧底、平臺扎底等,此類形態分析中常用的量度幅度、阻力或支持位等評判理論也可適用,頂背弛則反之運用。

一位常年虧損交易員的3千字血淚教訓:為什麼賺錢的人總是那麼少

如上圖所示,江淮汽車2012年8月30日延續前面的綿綿跌勢, 當日最低下探到3.86元,創出階段下跌的新低,看似下跌沒完沒了。不過此時盤面上也有一個積極的變化,那就是股價雖在不斷創出新低,但MACD指標卻沒有跟隨創出新低,其數值遠高於前波低點時的數值。這說明下跌動能不足,有衰竭的表現。這種下跌往往是黎明前的黑暗,預示著 反轉在即。不過我們不能在出現背離時就進場,有些股票背離之後還背離,因此最好等一個明確的反轉信號。比如MACD指標再度產生金叉時可以適當介入。


MACD的8種買入形態

1.金叉後上行下調再反彈

如圖所示,DIF與DEA金叉後,隨股價的上行而上行,而後,隨股價的回調而下行。當主力洗盤時,股價回調,而DIF線回調到MACD線0值附近時,DIF線反轉向上,使形成了金叉後上行下調再反彈形態,此時是買入的機會。

一位常年虧損交易員的3千字血淚教訓:為什麼賺錢的人總是那麼少

2.零軸下金叉後越死叉再次金叉

DIF在零軸之以下金叉DEA線以後,並沒有上穿零軸或上穿一點就回到零軸之下,然後向下死叉DEA,幾天以後再次金叉DEA線(如下圖)。該形態為股價在下跌探底之後,拋盤窮盡之時呈現的底部形態,應該理解為見底反彈信號,可擇機入市。

一位常年虧損交易員的3千字血淚教訓:為什麼賺錢的人總是那麼少

3.死叉穿零軸反彈便金叉

死叉穿零軸反彈變金叉指的是DIF線在零軸以上死叉DEA線,然後下穿零軸,然後在零軸或零軸以上金叉DEA(如下圖)。該形態形成是股價在探底回升途中做盤整,也有的是築底形態,呈上攻之勢,應理解為積極介入信號,應果斷入市。

一位常年虧損交易員的3千字血淚教訓:為什麼賺錢的人總是那麼少

4.金叉零軸下無死叉回調反轉

金叉零軸下無死叉回調反轉指的是DIF在零軸以下金叉DEA線,隨後沒有上穿零軸就回調,向DEA靠攏,MACD紅柱縮短,但沒有死叉DEA就再次反轉向上,同時配合MACD紅柱加長。該形態的形成多為底部形態,是股價在下跌探底之後,拋盤窮盡之時呈現的底部形態,應理解為主力建倉區域,可擇機介入。

一位常年虧損交易員的3千字血淚教訓:為什麼賺錢的人總是那麼少

5.金叉越軸線回調後兩線黏合後分離

金叉越軸線回調後兩線黏合後分離指的是MACD指標中的DIF之前在零軸之下金叉DEA線,之後在零軸之上運行一段時間,然後隨股價回調,DIF也開始向下回調。當DIF調到DEA線的時候,兩條線黏合成一條線,當它們再次分離,多頭髮散的時候,形成買入時機,新的漲勢開始(如下圖)。該形態的出現多為上檔盤整和主力洗盤所為,股價在上升途中作短暫的盤整後,呈現強勢上攻形態,應理解為積極介入信號,果斷買入。

一位常年虧損交易員的3千字血淚教訓:為什麼賺錢的人總是那麼少

6.零軸上死叉後金叉

零軸上死叉後金叉主要指DIF線在零軸之上死叉DEA線,但不下穿零軸,過幾天即再次在零軸以上金叉DEA(如下圖)。該形態的出現多為上檔盤整,主力洗盤所為。股價作短暫調整後,呈現強勁上升動力,可理解為積極介入信號,可果斷買入,如能連續放量更可堅決看多。

一位常年虧損交易員的3千字血淚教訓:為什麼賺錢的人總是那麼少

7.0值下直線運行後金叉

0值下直線運行後金叉形態主要指DIF和DEA一直在0值以下呈直線運動(如下圖)。此時股價多處於持續下跌階段,在持續一段時間後,DIF和DEA形成黃金交叉,這時形成買入機會。

一位常年虧損交易員的3千字血淚教訓:為什麼賺錢的人總是那麼少

8.零軸下二次金叉

零軸下二次金叉指DIF在零軸以下產生的二次金叉(如圖),表明該股打底完成,開始走出底部,可以擇機介入。從下圖中我們可以看到,該股在零軸以下產生兩次黃金交叉,並且在中間還有一次死亡金叉,所以在第一個黃金金叉後要觀察是否為真正的反彈,在出現死亡交叉後要謹慎進入,當出現第二個黃金交叉後,漲勢已經確認,要果斷買入。

一位常年虧損交易員的3千字血淚教訓:為什麼賺錢的人總是那麼少

MACD指標對於背馳的判斷

A、黃白線離0軸遠近的判斷

這個指標主要是指,股價創出新高或新低,但黃白線卻沒有創出新高或新低,而是呈現出的與股價走勢相背的方向。

下圖是股價創出新高,而黃白線卻不能跟著股價向上運行,而是慢慢變低的背馳走勢。

一位常年虧損交易員的3千字血淚教訓:為什麼賺錢的人總是那麼少

從上圖中可以看出,股價在不斷新高的過程中,MACD黃白線指標,卻是不斷走低的,這顯然與股價的走向是背道而馳的,也就是背馳了。

一位常年虧損交易員的3千字血淚教訓:為什麼賺錢的人總是那麼少

上圖是下跌過程中MACD指標的背馳情況,股價不斷新低,但MACD指標的黃白線,綠柱長短和麵積,都是變小的,就是說,它是與股票走的完全背馳的走勢,這就是下跌過程中的背馳現象。

B、紅綠柱長短的判斷

前面已經講過,柱子的長短,是由白線(快線)和黃線(慢線)之間的乖離度決定的,行情變化較快時,白線和黃線的乖離度就大,柱子就長;行情變行遲緩時,白線和黃線乖離就小,柱子就較短。這就是造成紅綠柱長短(或高低)的原因。

紅綠柱的長短,也可以用於對背馳的輔助判斷。如下圖中,000912瀘天化在股價創出新高之後,下面的黃白線高低目測基本變化不大,但紅柱卻是明顯的變短的,呈現出背馳或盤整背馳的走勢。

一位常年虧損交易員的3千字血淚教訓:為什麼賺錢的人總是那麼少

在絕大部分情況下,柱子的長短與黃白線的高低是呈正相關的。也就是說,對於上漲,若股價創新高,紅柱卻變短,這時對應的黃白線也離0軸變近;對於下跌,若股價創出新低,但綠柱變短,這時的黃白線也大數離0軸變近。

下圖是002571兩波下跌時的低點對黃白線尤其是綠柱的對應走勢,股價在波段的最低時,黃白線不最低,最明顯的是綠柱明顯變短,甚至前一波是變的非常的短。呈現出與股價明顯的背馳走勢。

一位常年虧損交易員的3千字血淚教訓:為什麼賺錢的人總是那麼少

背馳,說白了就是背道而馳的意思,股價新高或新低時,某一技術指標卻呈現相反的走勢,不能新高或新低。在常規的股票技術書籍中,背馳就是背離,叫法不同,意思一樣。

C、紅綠柱長短對次級別的輔助判斷

紅綠柱長短還有一個重要作用,就是對次級別的輔助判斷上。在本級別圖譜中,若股價上漲創出了新高,這時的黃白線也略高於前面的高點,但紅柱明顯比前高點時的紅柱變短,此時,次級別背馳。

下圖是601668中國建築的日線圖譜,且也是一個較為特殊的例子,說它特殊,是因為股價上漲途中三根陰線調整,並沒有使黃白線死叉,沒有出綠柱,股價再度新高時,紅柱雖然結束變短並再度伸長,卻伸長無力,總體呈現股價新高,紅柱不最長的形態。

一位常年虧損交易員的3千字血淚教訓:為什麼賺錢的人總是那麼少

下圖是其30分鐘圖譜,在這個圖中,可以明顯的看出來本級別是背馳的。

一位常年虧損交易員的3千字血淚教訓:為什麼賺錢的人總是那麼少

絕大多數情況下,股價經過一波的上漲之後,回調的較為明顯,最主要表現在黃白線有一次死叉過程,出現了綠柱。然後再上漲,創新高,黃白線在離0軸較遠的上方再度金叉,並新高,但紅柱卻較短,本級別不背馳,次級別背馳。因為前面我們說過,黃白線在MACD的三個指標中是最主要的,它與股價同時新高,說明本級別是不背馳的。若此時股價新高時,紅柱不能最長,則次級別是背馳的。

一位常年虧損交易員的3千字血淚教訓:為什麼賺錢的人總是那麼少

上圖是長亮科技的日線圖譜,股價上漲,黃白線也跟著新高,但紅柱卻沒能伸長,每次回調均出現了綠柱,說明黃白線在股價回調時死叉了。尤其是股價最高時,雖然黃白線最高,但紅柱最短,這時,就能斷定,次級別背馳了。下圖是其三十分鐘圖譜,在此級別中股價最高時,黃白線也不最高,且紅柱只有兩根小小的。本級別背馳。

一位常年虧損交易員的3千字血淚教訓:為什麼賺錢的人總是那麼少

在絕大多數情況下,若背馳出現,表現的均為黃白線和紅柱同時不新高的情況,前面說的是較特殊的且是較少的情況,下面也給一個大眾圖譜。這種情況是最多的。

一位常年虧損交易員的3千字血淚教訓:為什麼賺錢的人總是那麼少

D、紅綠柱堆面積

利用紅綠柱面積來判斷背馳,並不常用,多出現在一些特殊的個股走勢中,且量不多,因此,只作為了解內容。下面給一個圖譜,大家自己看看就行了。

一位常年虧損交易員的3千字血淚教訓:為什麼賺錢的人總是那麼少

在大多數情況下,若判斷一隻個股某一級別的走勢是否背馳,主要是先看黃白線離0軸的遠近,再看紅綠柱子的長短,然後觀察一下柱子面積,若有一項背馳,就要注意,若是黃白線背馳,則注意程度加大。若有兩項同時背馳,則基本就確定是背馳了,若三項財時背馳,那必定是背馳了。


交易中,只有贏家與輸家

凡是進入交易的人不論贏家還是輸家,他們都有相同之處:腦子裡全部是交易,非常專注於交易,不管盈虧,不管身處何地,在投入的時間和精力都是一樣的,在交易方面兩者都是極端主義者。

但為什麼有的會一直在市場裡生存下去,而另一類人卻虧損收場,我想可能是兩類人的生活方式和信念都是走向極端的,所以在市場上進行交易時候都比較全身心的投入到每一筆交易中,但是由於這筆交易一開始可能就是錯的,所以會導致一直錯下去的原因吧。

輸家的一些通病:很多人都幻想著拿100元在市場裡可以很快賺到1000甚至是1萬,而且是越快越好,追求暴利是他們進入市場的首要理由,他們不希望在場外觀望,一心只想進入市場裡快速的發家致富,用以他們僅知道哪一點可憐的基礎技術技巧或者指標類神馬東西進入交易中。而且他們一點也不注重交易策略和資金管理的重要性,在他們眼裡交易沒有那麼多的條條框框,而是關於對與錯的遊戲,最終結果不是輸就是贏。最後就是經歷了大幅度的資金縮水之後,他們開始不相信市場上是否真的有人靠交易為生,開始換老師、換市場、換著換著就對市場說拜拜了。

贏家的共同之處:他們是屬於資金管理和交易策略的技術派,對於每一筆下單都要裝上層層的保護罩,因為他們忘不了之前的某筆交易沒有止損帶來的重大損失。執行力深深刻進他們共同的骨子裡。他們堅信自己堅持到最後一定會賺錢,策略是他們的保護環,保護著他們、不讓他們做輸家的那些蠢事。

◆世人皆為漲跌苦,唯有線圖最清楚。

在股票市場裡,風險是要自己承擔,而獲利當然也是自己享受。如何享受獲利?如何承擔風險?只在買賣之間。買進然後持有,似乎是獲利的不二法門。當然,買到下跌股或者是不漲股者除外。

買賣之間其實平淡無奇,鼠標一按就解決了,問題是決定做上面的動作之前,你的決策過程,恐怕不是平淡無奇的,它是你對公司基本面的瞭解,它包括你對股價的預期,它當然也需要很多技術面的佐證,然後,在你認為最適當的時刻按下快門。

什麼時候是最適當的時刻?不計較最低點,不計較最高點,重要的是安不安全。可以防守的點,看得見就是安全,看不見就是危險。不信,一樣的磚頭擺在地上和擺在懸崖邊,你站在上面看看,這樣你就知道什麼叫做危險。

現 在的盤,安不安全?分線級數的下殺對短線客來說可能是重挫,分線級數的上漲也可能是噴出,但是對長期投資的人來說呢,也不過是小小的漣漪。所以安不安全完 全在你的機制和你的認知。以本人的方法來看,短、中、長都還沒有立即的危險,但是要我買進,現在...還不夠安全。買賣之間真的很難拿捏嗎,也未必,專心 看圖,時間到了它自然會告訴你。

完整的交易系統應該包含那些方面?

1 市場----買賣什麼

2 頭寸規模----買賣多少

3 入市----何時買賣

4 止損----何時退出虧損的頭寸

5 離市----何時退出贏利的頭寸

6 策略----如何買賣

市場----買賣什麼

第一項決策是買賣什麼,或者本質上在何種市場進行交易。如果你只在很少的幾個市場中進行交易,你就大大減少了趕上趨勢的機會。同時,你不想在交易量太少或者趨勢不明郎的市場中進行交易。

頭寸規模----買賣多少

有關買賣多少的決策絕對是基本的,然而,通常又是被大多數交易員曲解或錯誤對待的。

買賣多少既影響多樣化,又影響資金管理。多樣化就是努力在諸多投資工具上分散風險,並且通過增加抓住成功交易的機會而增加贏利的機會。正確的多樣化要求在多種不同的投資工具上進行類似的(如果不是同樣的話)下注。資金管理實際上是關於通過不下注過多以致於在良好的趨勢到來之前就用完自己的資金來控制風險的。

買賣多少是交易中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大多數交易新手在單項交易中冒太大的風險,即使他們擁有其他方面有效的交易風格,這也大大增加了他們破產的機會。

入市----何時買賣

何時買賣的決策通常稱為入市決策。自動運行的系統產生入市信號,這些信號說明了進入市場買賣的明確的價位和市場條件。

止損----何時退出虧損的頭寸

長期來看,不會止住虧損的交易員不會取得成功。關於止虧,最重要的是在你建立頭寸之前預先設定退出的點位。

離市----何時退出贏利的頭寸

許多當作完整的交易系統出售的“交易系統”並沒有明確說明贏利頭寸的離市。但是,何時退出贏利頭寸的問題對於系統的收益性是至關重要的。任何不說明贏利頭寸的離市的交易系統都不是一個完整的交易系統。

策略----如何買賣

信號一旦產生,關於執行的機械化方面的策略考慮就變得重要起來。這對於規模較大的帳戶尤其是個實際問題,因為其頭寸的進退可能會導致顯著的反向價格波動或市場影響。

在每個人建立股票交易系統的時候,都有必要回答下面的問題:

1你有多少資本?

很少,少到 不會對目標市場的任何股票走勢產生影響;

2這些資金的情況?

這些資金既不是我的生活費,因為我有固定收入,也不會在未來3年內用到;

3你每天在交易上能花多少時間?

我不能每天都盯盤,但能做到每天晚上有超過10分鐘的看盤時間;所以我不能忍受太過短線的操作,只能進行中長線的操作;

4你的計算機水平,只是接受能力如何?

我計算機水平很好,能夠編程;我對一些較為負責的指標和知識理解接受能力很好;能夠很容易看懂一些較為負責的知識。

5你在個人紀律方面的優勢和劣勢是什麼?

我只對我堅定的信念持有很好的紀律感,但平時紀律感不是特別強,但是要好於一般人。

6你能忍受多大的資金損失?

我想最大20%吧。

7你對你將來的交易系統的目標期望是多少?

我想最起碼應該跑贏大盤,平均每年獲得40%以上的收益率。

回答完這些問題以後,我的股票交易系統雛形就可以建立了:

具有平均每年40%以上收益率的穩定的中長線交易系統,且具有十分固定的交易策略,以防自制力差而加入人為交易因素對系統產生干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