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的經典,每看都會捧腹大笑……

三毛,一個身世淒涼,飢寒交迫,受盡欺辱,貧窮得只剩下三根頭髮的中國兒童形象,於1935年誕生於中國傑出的漫畫家張樂平之筆。片中三毛參了軍,並與日寇作戰。

兒時的經典,每看都會捧腹大笑……

《三毛從軍記》是根據作家張樂平的同名漫畫改編、由上海電影製片廠出品的喜劇電影。由張建亞執導、張樂平、張建亞編劇,賈林、魏宗萬、孫飛虎、李穎、朱藝、張名煜、蔣雯、石靈聯袂主演。於1992年10月在中國大陸首播。影片播出後先後獲得第1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故事片、第1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兒童片獎、第50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參議院特別獎等國內外獎項。

1937年,日寇悍然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無家可歸的三毛也參了軍。三毛穿著完全不合身的大號軍服,神態莊重地排在隊伍中,參加新兵訓練。但在手榴彈實彈投擲訓練中,人小力弱的三毛不慎失手,把手榴彈投進隊伍中。一聲巨響後,排長露出滿是怒氣的焦黑麵孔。終於上前線作戰了,三毛非常勇敢,卻又鬧出了許多笑話,他莫名其妙地參加了一個敢死隊,竟然將日軍一網打盡。蔣介石親臨前線慰問將士,三毛非常意外地被蔣看中,不長時間後,一紙調令將三毛派到師部去任勤務兵。但沒過多久,給師長當“保姆”的三毛因師長自殺又重返軍營,與老夥伴們並肩作戰。他們按上級命令組成了一支突擊隊,然後被空投到叢林中。但飛機卻再也沒來接他們,三毛和戰友老鬼衣衫破爛幾乎成了野人。突然有一天,一架飛機從叢林上空飛過,並撒下無數傳單。原來戰爭已經結束了。三毛成為第一批覆員的士兵,他摘下軍帽露出了久違的三根白毛,心頭彷徨、不知何去何從。

兒時的經典,每看都會捧腹大笑……

沒有看過這部電影的人絕對不會知道這部後現代喜劇會如此經典,它雖然拍攝於1992年,其拍攝剪輯的手法放到現在來看也是比較前衛的。其劇情深度在諸多戰爭喜劇中首屈一指,不是歷史,卻有著歷史的穿透力。而作為喜劇,其笑果也到了一個極致,但並非為笑而笑。

1.開始,他正在被警察追殺,突然看到了一個地方正在招兵,他心血來潮不怕被人笑話,當上了兵,不過他這兵當得可搞笑了,衣服太大穿不下、吃飯被人擠進飯桶裡、學習扔手榴彈時一不小心用真的手榴彈把教官炸成煤炭、打仗時掩護坑挖的太高他看不見敵人,突然一發子彈在他的頭盔上打了一個窟窿。不過別看他什麼都不行,在日本人的追殺下他和大叔發揮他的聰明才智幹掉了日本鬼子一個小隊的敵人。

2.三毛看師長們吃飯:"不該看的不看,不該聞的不聞.."一吸氣結果褲腰帶掉下來了(因為太瘦)比較可憐卻很搞笑.

3.日本鬼子追殺三毛,一氣之下挑戰地心引力橫著從欄杆上了樓,兇悍!!恐怖!!

4.慰問演出,女演員往下扔禮包,三毛搶到後發現卻是梳子...

5.師長的:小人物小角色小把戲.經典的臺詞....

一句“再議”讓牛師長延誤軍情,成了替罪羊,牛師長反覆問三毛誰是小把戲,師長,司令,委員長?三毛只是一個普通小兵,當然說自己是小把戲。可是牛師長說這不對,他才是小把戲。最後,兩人喝了酒,冒出一句:“我們都是小把戲。”而後,牛師長飲彈自盡。(牛師長與三毛的對話可以作為全篇的一個主題。也就是小人物的悲劇)

兒時的經典,每看都會捧腹大笑……

三毛為什麼從軍?

因為他想成為嶽武穆!

大人物發出了號召:要以無數的無名華盛頓,來造就一個有名華盛頓;要以無數的無名嶽武穆裡造就一箇中華民族的嶽武穆。

華盛頓是誰?嶽武穆是誰?那都是歷史名人,那麼放到現在呢?就是像三毛一樣的千千萬萬的小人物,三毛明白他就是那無數無名的嶽武穆之一,這也就註定了他的命運……

這一年,國軍98師76旅5團4營3連2排1班士兵三毛第一批光榮復員,結束了動盪的軍旅生涯,等待他的會是什麼呢?

兒時的經典,每看都會捧腹大笑……

結局三毛流淚說了一句:“完了,完了,真的完了。”一語雙關。既是影片黑色幽默的一部分,意味著影片的結束。同時,也意味著三毛這樣的小人物徹底被歷史的遺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